斯皮爾伯格就是“圓夢巨人”

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圓夢巨人》上週末上映以來,三天收穫了9000多萬票房。和其他進口大片相比,純真、真誠、寬容和博愛精神讓《圓夢巨人》受到觀眾的喜愛,但平淡無味、少了新鮮的創意也是70歲老導演暴露的槽點。

這是他經典片的“主題提煉”

王菲

評分:

當我們在討論《圓夢巨人》時我們在討論什麼?這部童話電影情節不復雜,主題不高深,雅俗共賞、老幼咸宜。這部電影最令人驚訝與難忘之處,莫過於其導演斯皮爾伯格。今年,那個曾帶我們與ET外星人、大白鯊和霸王龍一路狂奔的斯皮爾伯格已經70歲了,他現身北京時已是銀髮銀鬚,但《圓夢巨人》這部滿載童真與哲理的童話電影恰恰出自這位老者之手。

光陰似箭,斯皮爾伯格為我們打造的那些比現實更精彩的電影故事彷彿還是昨日之事。我們期待著,斯皮爾伯格繼續來點燃我們的生活。然而《圓夢巨人》卻是一部風格恬淡的童話電影,斯皮爾伯格接手該片大概讓很多影迷深感意外。

再看該片的故事:孤女索菲遇到了唯一一個吃植物的“好心眼兒巨人”,他們身高差異巨大,性格上也毫無共同之處。這一對相處不快的朋友卻為著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他們要共同阻止巨人吃人。為了這個目標,他們竟消除了隔閡,走進了彼此的內心。《圓夢巨人》的“純真風”讓很多影迷難以相信該片出自斯皮爾伯格之手。乍看上去,《圓夢巨人》像是一位老者對年輕人的諄諄教導。

斯皮爾伯格說,《圓夢巨人》最吸引他的莫過於兩個沒有共同之處的人消除隔閡的過程。細細想來,《圓夢巨人》像是對斯皮爾伯格經典電影所做的一次“主題提煉”。他在《ET外星人》中展現了地球人與外星人消除隔閡友好相處的情景,他在《侏羅紀公園》裡探討了人類如何與自己的慾望和諧相處,他在《辛德勒的名單》裡展現了不同階層的人在法西斯屠殺面前如何迅速突破階級藩籬,在去年的新片《間諜之橋》中,斯皮爾伯格又展現了一位美國律師戰勝社會偏見救下前蘇聯特工,身處兩種完全不同社會形態中的人,最後卻在內心身處建立起了友誼。幾十年來,斯皮爾伯格在銀幕上為我們帶來的是一次次不可能中的可能,是主人公一次次在隔閡與差異中的求同存異達成理解與互愛。

《圓夢巨人》是對斯皮爾伯格電影主題的一次童真表達,對我們而言,斯皮爾伯格便是一位屬於全世界的“圓夢巨人”,他不僅給了我們一個神奇的科幻世界,還一直在告訴我們,打破隔閡藩籬,與世界和諧共處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夢想。

可以寬容斯導的這次任性

李嚴

評分:

在當今電影界,斯皮爾伯格也許是最富有童心的大導演。導演是個造夢者的角色,這在即將70歲的斯導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商業大片來執導,但這次他帶來了卻是不怎麼商業的《圓夢巨人》。這部電影的名字原來叫“吹夢巨人”,正像是他的夫子自道——一個把電影構造的夢吹進觀眾腦中的電影巨人。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公司安培林的logo,再一次出現在他的電影的開頭。那個少年騎著單車衝上月球的剪影,來自他的代表作品《ET》。斯導將這個極度具有孩童夢想色彩的logo使用至今,不難讓人瞭解他對童真主題的熱衷。

其實轉念一想,《圓夢巨人》也不妨看做斯導的重溫童夢,這部電影與34年前的《ET》,在作品氣質、故事構架、角色設定等方面有頗多相似之處。

然而歲月不饒人,近些年裡,斯導已經呈現出老態,他的電影越發像一個技藝純熟的老匠人的拼接成的作品,少了新鮮的創意,少了動人的力量。《圓夢巨人》也不例外,這部電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更多是電影製作技術以及來自原著的一些惡趣味——在女王宴會上的集體放屁,逗得兒童觀眾哈哈大笑。從其他方面來看,《圓夢巨人》就顯得過於平淡無味、波瀾不驚,在斯導近幾年的作品之中也屬於平庸之作。所以不難理解,這部電影在北美和中國都是反響平平。

即便如此,斯導的這部電影也沒有淪落到“爛片”的地步。《圓夢巨人》也許更適合當做他本人的一部任性之作,試圖為紛擾的世間增加一份對童真的信念。

不過,斯導的童真這次還被他的第一次來華宣傳賦予了不少商業的意味。這次他搭上了馬雲,安培林有了阿里巴巴這個不愁錢的大鱷入股,可以更深入地開拓中國市場。阿里也可以藉助斯導的資源,進一步去好萊塢掘金。

也許,斯皮爾伯格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的人,他非常純真,他也超級精明。

哦,還有,這部電影裡還有84歲的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威廉姆斯與斯皮爾伯格應該是這個星球上最持久的電影搭檔了。兩人的合作可以追溯至1974年,斯導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找威廉姆斯配樂,之後透過斯導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等經典電影,威廉姆斯的配樂成為斯導電影的標配。

對影迷來說,這兩位大師級電影人合作的作品,可以說是且看且珍惜了。所以,老斯的這次任性,或許他的影迷可以寬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