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文\陳萍、江左梅娘

對於社交和獨處,作家周國平是這樣說的:

相比於社交,獨處絕對是一種能力。”

的確,能夠習慣孤獨,並享受孤獨的人,一定是一個活通透的人,也是一個靈魂境界很高的人。

對於這種高人來說,獨處並不是孤獨,而是一種自我享受,是生命的一種修行。

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些人喜歡獨來獨往,看似不合群,其實是因為他們真正領悟到了社交的本質和獨處的好處。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01。注重精神世界的豐盈,討厭無用社交的喧囂

聖人莊子曾說過:

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可見,看似孤獨的人,往往是大智之人。當一個人越來越喜歡獨來獨往的時候,不是他失去了合群的能力,而是活出了另一種境界。這種境界便是精神豐盈。

著名錶演藝術家陳道明就是一個喜歡獨處,精神豐盈的人。他在接受楊瀾採訪時曾說過:

一上酒桌應酬,就是煎熬。尤其是當一個人喝醉了,一句話跟你說了四五遍,一張名片遞給你八次時,你就會感到一種窩火,一種憤怒,特別煩。現在社會在強調競爭,往往忽略和忘記了獨處的美德。”

陳道明的話和周國平在《當你學會獨處》中提到的一段盧梭的名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閒聊才是我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可見,在境界高的人看來:低質量的社交,還真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在陳道明獨處的時光裡,他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看書、練字、彈琴、畫畫,非常充實。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就連國學大師季羨林也給予他如此之高的評價:

陳道明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是啊,一個內心精神世界無比豐盈的人,怎麼會不享受如此美妙的獨處時光呢?

可是生活中,有很多人還是喜歡享受群居生活的熱鬧。一旦迴歸自己的小天地,就覺得身心孤獨,百無聊賴。

他們寧願徘徊在所謂的社交中,為迎合亂七八糟的人而費神費力,也不願意在獨處中享受恬淡舒適的清歡,而這恰恰反映出這些人靈魂的浮躁與虛榮。

其實,在喜歡獨處的人看來,安靜不等於簡單,相反蘊藏著豐富;獨處不代表寂寞,相反載滿了愉悅。因為獨處時的生活自由又愜意;獨處時,內心淡定又從容;獨處時,精神富足又愉悅。

如果你還學不會獨處,你真是浪費了生命中最美妙的時光。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02。看透了垃圾社交的本質,不想再浪費金錢和時間

法國哲學家盧梭說過:“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因為它是被迫的;孤獨生活中的閒逸是愉快的,因為它是自由的、出於自願的。”

的確如此。比如在舞會、派對上,看似每個人舞姿翩翩、瀟灑閒逸,實際上都需要自己投入一定的金錢。在聚餐、宴會上,看似每個人吃喝玩樂,好不愜意,而哪一餐你不是隨了千八百的禮?這樣的“享受”,何嘗不是一種被社交綁架了的受罪?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我們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參與社交,是毫無意義的。

在周國平《當你學會獨處》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一針見血地寫出對垃圾社交的評價:

我對一切太喧囂的事業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心存懷疑,它們總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亞對生命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裡面空無一物’。”

深以為然。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圈子和人脈都是一種假象。酒桌上的稱兄道弟、推杯換盞能換來對方的吹捧恭維,卻未必能換來肝膽相照的友誼。很多時候,別人的話都是言不由衷的。要麼是因為客套,要麼是因為對你有所圖。

老同學聚餐、生日派對,還有五花八門的“聯誼會”,呈現的也是自欺欺人的“假繁榮”。因為,其中藏著每個人參與的目的。

要麼是為了獵取情色,要麼是為了金錢利益。吃喝玩樂過後,很多潛藏的“東西”漸漸浮出水面。有的“東西”會讓你心寒,而有的“東西”則會讓你噁心。

當你一旦意識到一些垃圾社交的本質,與那些人也就到了曲終人散的地步。這時你也會真正明白,消除孤獨的方式並不是參與社交。更糟糕的是,當你被垃圾社交遺棄後,你會愈加孤獨,愈加愁悶。

正如拉布葉所說:

我們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而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正是因為看透了垃圾社交的本質和後果,所以選擇了在獨處中尋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03。獨處更能夠提升自己,吸引到高質量的圈子

對於社交和圈子,香港富豪李嘉誠曾這樣告誡年輕人:

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應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多見見你的客戶。”

這段話啟發我們:當你還不夠優秀的時候,就不要急著拉攏人脈,建立圈子,提升自己才是關鍵。

如果你一無所長,平凡無奇,就別往你羨慕的圈子裡擠。即使你彎著小腰、陪著笑臉在人家面前極力討好,那些人也未必會正眼看你。與其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自討沒趣,不如回到自己的世界默默努力。多讀書來充實自己的靈魂,多鍛鍊來提升自己的技能,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時,才能吸引來優秀的人,才能進入到高質量的圈子裡。

周國平在《當你學會獨處》中寫:

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沒錯,那些整天忙於學習和實踐的人,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放棄了無用的圈子,遠離了社交的喧囂,他們不用擔心會不被高質量的圈子接納,因為一旦他們自身變得出類拔萃,高質量的圈子會主動接近你的。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是的,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有本事的人,而是有多少有本事的人注意到你。只有當自己真正強大時,你才會像磁場一樣吸來人脈,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合作共贏!

所以,獨處除了能夠讓你擁有無上的精神愉悅之外,無上的靈魂自由之外,它還能夠讓你擁有俗世的成功。

04。梅娘說

人們往往把社交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獨處不是與世隔絕,而是為自己保留一個成長的空間,讓自己在獨處中不斷靠近理想中的自我。

周國平的力作《當你學會獨處》,對“社交”和“獨處”就做了深刻的分析。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來獨往”,多半是由於這些心態

當你學會獨處 【慧福】

檢視

這本書分為“自我”“命運”“靈魂”“讀書”“性格”“反思”六個主題,多個角度,如一條條心流,匯聚成一條條自我和解的生命之河。讀完該書,你會真正感受到獨處的樂趣,也能夠找到如何獨處的方法,它能讓你從更高層次上去認識人生,感受生活,讓你超越凡塵俗世,找到真正豐富的自己,走向真正的成功。

願你往後餘生,不在喧囂的社交中虛度,常在獨處的世界裡成長。讓靈魂有所依,讓精神永有樂!

-END-

我是梅娘,你最貼心的情感諮詢師,如果你有情感上的困惑,請點選下方的“立即提問”,梅娘會帶您走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