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交談時,孩子心跳飆到190次?青少年生命教育先從父母開始

父母交談時,孩子心跳飆到190次?青少年生命教育先從父母開始

今年秋季新學期,生命和健康教育正式進入中小學課堂。護航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通力合作、找準育人的著力點至關重要。

《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近日釋出,其中一組調查資料引人關注:抑鬱症患者群體中,有五成為在校學生,其中18歲以下的抑鬱症患者佔總人數的30%;而導致學生抑鬱的原因中,人際關係佔77。39%,家庭關係佔69。57%。

孩子小小年紀,到底有什麼煩惱?

“家庭關係一直是對青少年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我遇到過很多國內外不同家庭‘生病’的孩子,每一個孩子背後似乎又都是同一類家庭。”日前,知名心理學專家、亞洲家庭治療學院與上海家之源家庭研究院臨床總監李維榕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李維榕與全國各地精神衛生中心的兒童診療部門都有密切合作。在她看來,那些讓孩子“生病”的家庭,幾乎都“演”著同樣的劇本。而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首先需要從家長開始——家長要先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成為孩子的榜樣。

兒童的壓力:守護“令人擔憂”的家庭關係 

“現在,總有人說孩子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多是因為學業壓力大,事實不完全如此。”李維榕稱,兒童非常需要依附於照護者,如果家庭環境是愉快、和諧的,他們往往會有很大的能力應對外界壓力;但如果家庭生態被破壞,照護者的情緒會對映在孩子身上,照護者的問題也會體現在孩子身上,這才是兒童真正的壓力來源。

李維榕曾總結過一個導致孩子“生病”的方程式:孩子是父母關注的焦點,揹負著父母的無限期盼;父母之間發生問題、一直擱置不解決,卻開始共同“專注”於對孩子的教育。

“這些因素疊加,父母的問題就會反映在孩子身上,造就‘問題孩子’。很難想象,這20多年來,世界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但是在我們的治療或評估的診室裡,我看到的卻好像是同一個家庭,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幾乎都是如此。”

在李維榕的診室裡,她遇到過20多歲考上大學卻無法去上學的“宅家”年輕人,在經過多次治療後,這名年輕人告訴她,自己是原生家庭存續的理由,所以她無法離家;她也遇到過小男孩平時面部不斷抽動,幾乎從不開口說話,但一看到媽媽被爸爸指責後流淚,就立刻衝上去不斷地說“媽媽不哭”。

“其實,兒童才是家庭的守護者。很多時候,那些被認為‘有病’的孩子,講述自己父母的關係時甚至比專家還條理清晰,因為他們太投入家庭關係了。同時,有些家庭關係疏離或者有問題的父母往往會從孩子身上收穫滿足感。這也導致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難以產生太大的興趣。”李維榕說,兒童本身就比較脆弱,承受來自家庭層面的壓力後,他們往往失去自我發展的機會,從而應對外界的能力越來越差,一旦遇到問題,就很容易因為不堪心理壓力而出現抑鬱等身心症狀,甚至出現更極端的情況。

聽父母談話時,孩子心跳竟達每分鐘190次

如何得知孩子“生病”是父母之間的問題造成的?李維榕的專案組發展了一項家庭評估專案,評估“生病”的孩子是否真的是因為父母的影響。專案組對1000多個孩子進行過評估。在父母交談的30分鐘內,測量這些孩子的心跳、面板電阻、體溫變化等。

結果發現,

有孩子在聽父母談話時心跳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190次,因為他時刻擔心父母的矛盾會爆發出來。即便是父母在規定的半小時談話時間中只是沉默端坐,16歲的孩子心跳也達到了每分鐘180-190次。

“這孩子在接受我們問詢時說,父母彼此沉默‘正是他們關係死亡的前奏’。”在李維榕看來,如果孩子每天都為了父母的關係擔驚受怕,難以想象他們會處於身心健康的狀態。

她還做過一項研究調查顯示,

孩子們最擔心的問題是父母的關係問題,父母對自己的批評、抱怨反而排在第二位。

她的課題組發現,儘管父母的爭論中只有34%的衝突討論話題是關於孩子的,但他們卻經常透過談論孩子來互相抱怨。

在調查的1000多個家庭的父母爭論中,只有4%的爭論沒有表現出父母對彼此的不滿。

李維榕告訴記者,已有大量研究報道父母矛盾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尤其是父母如何表達及處理相互間的矛盾對孩子的影響。在此之前,學術界總認為只有家庭暴力或語言暴力才會影響孩子的精神健康。經過近年來的生理和心理學的發展才發現,影響孩子的絕不只有這些。在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就增加了一項“受父母關係影響困擾”的診斷專案。

父母有正確的生命觀,孩子才可能陽光開朗

“要開展生命教育,不能僅僅侷限在學校裡為孩子開展生命教育,要從父母開始,每一個父母必須學會讓自己的生命更好,學會經營好自己的家庭關係,這樣,孩子才可能有正確的生命觀,才能陽光開朗、有應對壓力的能力。”李維榕特別提到,所謂父母要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就是每位父母都要讓自己的生命好起來,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心安。她坦言,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身處各種順利的關係中——能夠獲得這份幸運的人很少。事實上,家庭承載著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各種期望,維護好的家庭關係,需要善加經營、悉心呵護。”

“究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生命是一輩子的事,關照好自己的生命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把孩子的生命教育做好,需要家長把自己的生活安置好,讓家庭達到真正的和諧。”李維榕說。

作者:姜澎

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PEXELS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