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前幾天我帶女兒出門,路過一家童裝漢服店,女兒看起來饒有興致,我便帶她進去逛了逛。

女兒試了一件粉紅色的漢服裙子,樂呵呵地轉了好幾個圈,看起來很喜歡。

我剛準備問問價格,女兒突然湊過來小聲問我:“媽媽,這個會不會很貴啊,要是貴我就不要了。”

我聽完很吃驚,問她為什麼這麼說。女兒回答:“媽媽不是你說的嗎,我的學費要錢,培訓班要錢,水電費都要錢,還要擠出錢給我買玩具,家裡太困難了。”

沒想到,我隨口抱怨的幾句話竟然被孩子記在了心上,怪不得最近她都沒有提出要買衣服買玩具的要求,甚至跟我連話都變少了。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其實我說那些話,是想讓孩子體諒賺錢的不易,不要一味的索求,但沒想到孩子卻因此壓抑了自己的需求,不敢爭取也不懂拒絕了。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父母用哭窮換來的“懂事”孩子,最讓人心疼。

看過一個影片,記者問一群小學生,父母有沒有哭過窮?

孩子們紛紛點頭。

一位女孩,常常和哥哥共用東西,每當她想擁有獨屬於自己的玩具時,媽媽就會說:“學費要兩份,衣服要兩份,家裡的錢都要被你們花光了。”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還有一位女生說,媽媽每次為她交完舞蹈學費,就會抱著她假哭:“家裡已經沒錢了,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這樣的哭窮,無疑是讓孩子揹負上了巨大的壓力,給他們上了一把無形的枷鎖,導致孩子不論做任何事,都容易陷在自卑、自責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清華教授彭凱平曾說:

“如果總是告訴孩子家裡‘缺’,我們沒有別人好,其實是一種貧窮感的灌輸。”

陷入貧窮思維的孩子,哪怕再怎麼富有,也是潛在的窮人。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帶女兒去買了那條漢服裙,並對她說:

“寶貝,雖然我們家裡的經濟條件確實不富裕,但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努力工作賺錢。

你長大了也是一樣,想要什麼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明白了嗎?”

“哭窮教育”看起來好像很管用,但長時間如此,只會養出一個心窮的孩子。

正確的金錢觀教育,應該是讓孩子認識到金錢的來之不易,學會珍惜金錢,以及學會科學的掙錢花錢。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塑造廣闊的眼界和積極豐盈的內心世界。

在這裡,淘媽要向家長們推薦

一套好書—

《寫給孩子的財商啟蒙書》(全5冊)

非常適合3-12歲孩子閱讀,培養他們健康的金錢觀。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在書中一個個故事裡,孩子

3-12歲

比如,《錢是從哪裡來的呢?》中,就告訴孩子: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爸爸媽媽去上班,公司會支付工資,這樣爸爸媽媽就有錢了。

再比如,在

培養他們健康的金錢觀。

裡,孩子能夠學會借錢與還錢的智慧。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做任何事都要講信用,欠別人的錢要按時歸還。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當別人向你借錢時,說“不”也是你的權利。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跟著主人公學習花錢、賺錢、存錢。

透過短篇的小故事,

《學會攢錢、借錢和還錢》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花錢還有這麼多學問》

透過講述巴菲特等財富名人的故事,讓孩子學習他們的理財智慧。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書裡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活潑有趣,孩子讀起來津津有味~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書中還

設定了很多問題讓孩子來解答,

真正

引導孩子理智消費。

做到活學活用。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許多孩子和家長試讀這套書後,都給予了滿滿的讚譽: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淘媽認為,

《藏在財富大亨背後的秘密》

“媽媽,這個貴嗎?”最失敗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

《寫給孩子的財商啟蒙書》 (全5冊)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