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我與村莊》 資料圖片

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馬克·夏加爾 資料圖片

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窗外的巴黎》 資料圖片

【深度解讀】

近日,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馬克·夏加爾”大展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展出。參展的155件作品中,包含了畫家1925年至1981年創作的28件繪畫真跡。馬克·夏加爾,這位在現代繪畫史上足以與畢加索和馬蒂斯媲美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藉由細膩的筆觸與夢幻般的絢爛色彩,向世人吟誦一段以愛與離愁為主題的敘情詩,正如他所說,“我的畫就是我的記憶”。

Ⅰ·從維捷布斯克到巴黎

1887年7月7日,馬克·夏加爾出生於白俄羅斯東北部的一個偏遠小城,這個名為維捷布斯克的城市裝載了畫家日後藝術創作的大量素材。在他1915年至1922年間陸續完成的自傳《我的人生》中,畫家細緻描繪了童年生活的清貧與窘迫。父親扎哈爾是個臉上充滿憂愁的苦工,身上散發著醃製鯡魚的鹽滷氣味,永遠疲憊不堪、心事重重;母親菲嘉·伊塔開了一間雜貨鋪,每月賺取20盧布補貼家用。這個對禁令過分執著的猶太家庭,無法理解和容納“藝術家”這個陌生的職業身份。

畫家的母親為他過早規劃好了循規蹈矩的人生,但夏加爾從來是一個大膽的夢想踐行者。他想當音樂家、舞蹈家、詩人,“幻想著到另一個世界當藝術家”,他日後種種大膽的藝術嘗試也確實印證了一個藝術家的無限可能。夏加爾既是油畫家,又繪製了大量素描、水粉畫和蝕刻畫,做過戲劇舞臺的美術和服裝設計,並在晚年創作了大量教堂玻璃彩繪和瓷磚鑲嵌畫。藝術實踐的豐富性,讓我們難以對夏加爾的作品一言以蔽之,用畫家自己的話做註解:“我的畫是對我內心形象的鋪陳”。

鄉村生活給畫家帶來了鮮活且豐富的記憶給養:教堂的唱詩,馬戲團的表演,勞碌奔波的猶太人、乞丐和傳教士們……天地萬物間最質樸和溫暖的人和事,悉數轉化為畫家筆下的詩意隱喻,為他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土壤。在他茫然無措的流亡年間,維捷布斯克如同一雙來自遠古的抓手,支撐著畫家疲憊的身軀,使其脫離困境。於是,我們看到了《我與村莊》《鄉村生活》等一系列直接以家庭和故鄉為主題的繪畫。

1906年,夏加爾離開維捷布斯克,揣著父親給他的27盧布前往聖彼得堡。在此之前,他在家鄉的耶烏達·潘繪畫設計學校學習,積累了一些入門知識和臨摹技巧。他在聖彼得堡與俄國先鋒派藝術不期而遇,他的老師列昂·巴克斯特是當時藝術活動的領導者,後出任俄國芭蕾舞劇團的服裝與佈景設計師,頗享盛名。在巴克斯特的影響下,夏加爾感受到“歐洲氣息”,並開始對巴黎心嚮往之。

他學習克勞德·莫奈、文森特·梵·高和愛德華·馬奈等人的藝術技法,試圖摸索出一套獨有的影象符號體系。猶太傳統與俄國民俗風情,融合於當時歐洲藝術的表現風格,夏加爾逐漸建構起一個色彩感強烈的影象王國。在他這一時期完成的《自畫像》《出生》《死者》等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畫家對“色彩精神價值”的強調與偏愛,簡潔粗放的線條、大色塊的填充、原始的變形、戲劇性的敘事主題,都為作品增添了神秘氣氛。

1910年8月,一直資助夏加爾的猶太議員馬克思·維納弗爾慷慨解囊,幫助畫家離開俄國,踏上前往巴黎的藝術之路。

Ⅱ·“從沒有作品會如此魔幻”

初抵巴黎的夏加爾很快融入了城市濃烈的藝術氛圍。博物館、畫廊、沙龍、熙攘的人群和車水馬龍的街道都給他帶來了強烈的感官刺激,“我從俄國而來,心中懷揣著目標,而巴黎讓它熠熠生輝起來”。1912年,他搬到屠宰場附近的一間簡陋畫室“蜂巢”,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著波希米亞式的藝術氣息”。那是20世紀初,強調個人主義與自我意識的先鋒派在歐洲大行其道,以巴勃羅·畢加索和喬治·布拉克為領袖的立體主義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夏加爾這一時期完成的作品,如《詩人,三點半》《七個手指的自畫像》等都明顯帶有立體主義風格。但是,立體派強調的嚴謹構圖讓夏加爾感受到掣肘,他一方面嘗試進行立體派創作,一方面排斥固定的審美程式,斥責教條的藝術觀念。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夏加爾有意識地遠離立體派審美,畫作中開始出現非理性的超現實影象符號。

夏加爾將巴黎稱為生命中“第二個維捷布斯克”。《窗外的巴黎》是1913年完成的作品,也是畫家以巴黎為主題創作的最後一幅畫作。色彩和光線平面交疊、混亂而神秘的意象並置給畫面增添了魔幻氣息。雙面人、長著人臉的貓、倒置的火車、迷離的色彩,共同構成了巴黎的城市幻象。彼時,夏加爾的色彩與光影處理顯然受到了好友羅伯特·德勞內的影響,後者認為色彩本身就是形式與主題。異質性的影象並置使夏加爾的畫作伴隨著大膽的變形、象徵和創新,形成一套原創符號系統。極強的色彩表現力與形式化的隱喻提供了大量可被解讀的空間。但我們的畫家拒絕解釋,他將自己的繪畫直觀表述為“狂野藝術、感情強烈、瞬息萬變,藍色的靈魂在畫布上一閃而過”。

起草了《超現實主義宣言》的藝術理論家安德烈·布勒東對夏加爾的作品讚賞有加,認為這些不著邊際的影象符號“極為成功地將當代繪畫中的隱喻外化”,在此之前,“從沒有作品會如此魔幻”。最具有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符號是神秘的掛鐘和飛鳥影象,如1914年的油畫《鍾》就描繪了懸浮的掛鐘和德維納河水面上飛翔的怪鳥。《時間是一條無岸之河》完成於1930至1939年,被認為是夏加爾最具有超現實主義特色的油畫。畫家再次繪製了一隻懸浮於河面的搖擺掛鐘,以及長著翅膀在空中演奏提琴的飛鳥與魚,整個畫面運用了經典的“夏加爾藍”,模糊了水面和天空、現實與映象幻影之間的界限。超乎尋常的影象疊置形式將遨遊天際的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畫家對驚奇、幻象、夢境、非理性和超自然的偏愛,應合了超現實主義“尋找不相容的物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合起來作為象徵”的慣用手法。在一場時間的夢境中,夏加爾的筆觸如河流般延展,“藝術中的一切都應迴應我們血液中的每一次律動”,他沉迷於“繪畫是詩歌真正的語言”的觀念,在繪畫中探究時間、生命和救贖的真意。在一場充滿了象徵和隱喻的時光之河中,我們看到縈繞在畫家心中的影象佈局。

現在,人們慣於將夏加爾稱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然而,在超現實主義大放光彩的時代,受到邀請的夏加爾並沒有選擇加入這個團體。在他看來,超現實主義者進行“無意識的自由寫作”,過分依賴於對潛意識的挖掘,而無意於流派限制的夏加爾則聲稱,“沒有弗洛伊德,我就已經睡得非常好了!”

Ⅲ·玻璃花窗上的流動詩歌

很長一段時間中,夏加爾試圖拓展藝術媒介的多樣性,比如陶瓷、雕塑和掛毯。自1956年起,彩繪玻璃的適用性使夏加爾出神入化的色彩闡釋達到極致,他開始接受大量委託,在哥特式大教堂、禮拜堂、歌劇院等公共建築上繪製玻璃花窗。1963年,他為巴黎歌劇院設計了巨幅天頂畫。次年,畫家接受委託為聯合國秘書處大樓創作玻璃窗畫《和平》,站在玻璃前,我們能夠看到陽光穿過玻璃窗上靜謐的天藍色,譜寫出神聖的詠歎調。正如德勞內所讚歎的那般,玻璃上的“透明顏色與光線交織產生流動的詩歌”。

1937年,尼斯的夏加爾美術館開館時,世人才恍然發現,這個曾經落魄不堪的維捷布斯克少年,已然成長為全方位的藝術實踐者,他的創作涉及玻璃彩繪、馬賽克、石版畫、雕版畫、水粉、素描、雕塑等等。夏加爾,其名在俄語中意指“大道直行”,見證了近一個世紀的時代變革。他以旺盛的創作精力觀照著整個時代的悲喜,以詩歌和繪畫的圖文符號,向世人傾吐著爛漫的想象和神聖的隱喻,觸動了整個世界。離世時,夏加爾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的大十字勳章,自此安詳地長眠於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正如一幅畫作的名稱所言,“生命的盡頭是一朵花”,夏加爾用生命與愛為人們奉上詩意與夢幻的精神盛宴。詩人讓·波朗曾如此歌頌畫家不尋常的一生:

“夏加爾熟悉泉水和雨水。

他與太陽平起平坐。他什麼都不拒絕。

顯然,他畫他關注的一切,

從烈焰中的飛馬直至大眼睛的精靈。

他始終一成不變,無論是愉悅或是憂傷。

或者寧可說,他在經憂知窮的極度幸福中,

也依然故我。”

(作者:陸穎,系浙江師範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