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昨天吃過晚飯,去附近的公園遛娃,恰好碰到和女兒同班的晨晨媽媽。孩子們在歡快追逐玩的不亦樂乎,我和晨晨媽則坐在公園的石凳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

突然她嘆了一口氣一臉無奈的說:

“哎,現在孩子越大越難管了,我家大寶現在剛上二年級,就學會撒謊了,竟然還嚴重到偷拿同學的東西。”

我一臉驚愕,問她怎麼回事,她說了上週女兒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

她家有倆娃,小寶晨晨和女兒同班,大寶彤彤暑假開學後已經在上小學二年級了。彤彤媽說孩子最近特別喜歡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橡皮,在去文具店買學習用品時,都嚷著要媽媽給她買一塊。

起初她也沒在意,但後來彤彤每次去文具店都要挑選一塊與之前不同的橡皮。這時彤彤媽就和孩子講,家裡已經有好幾塊,都可以用很久了,再買不是浪費錢嗎?可孩子不聽,依然堅持要買,彤彤媽自然也沒順著孩子,堅決不理會她的這種無理要求。

後來每次放學回家,媽媽在檢查孩子書包時,經常會發現文具盒裡多出一塊橡皮。在詢問她時,孩子卻說是同學送的,媽媽也沒再追問。

有天接孩子放學,班主任老師把彤彤媽叫住了。反應彤彤最近總是拿同學的橡皮,老師當時說的委婉,在彤彤媽看來這不就是偷嗎?她當時恨不得地上有個洞立馬鑽進去,滿臉歉意的和老師保證不會有下次了,回去一定好好的教育孩子。

出了校門,彤彤媽對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沒敢說。後來回到家,媽媽仍然沒有心平氣和的和女兒溝通,孩子不僅捱了一頓打,還在媽媽的要求下寫了一份檢討,最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道了歉,歸還了同學的橡皮,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大多數做父母的,幾乎都會發現孩子有撒謊的時候。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撒謊是不對的,面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家長也是最不能忍受的。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其實我們只要耐心的深入瞭解一下,就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只需多花一些心思找到問題所在, 才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做一名合格的領路人。

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為撒謊埋下種子

首先彤彤在要求媽媽給她買橡皮時,媽媽認為她已經有好幾塊了,就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然而她卻並沒有和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開啟孩子心結,進行有效的引導。

在孩子內心對某件事物的渴望找不到出口時,她往往會想到用其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於是孩子便想到了去偷拿同學的橡皮。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在被發現後,為守住心中的自尊,往往都會用謊言來掩蓋。

這讓我想起了上小學時的一位同學。因為家裡條件不好,爸爸媽媽很少給他零用錢,每當看到別的同學在校門口買零食買玩具時,他都心生羨慕。但只要他和父母開口,他們總會一句話回絕,你能不能懂點事,家裡這麼窮,不好好學習,淨想著跟別人攀比。

直到有一天,他像發了“橫財”一樣,請好幾個同學到校門口買零食吃。我們問他哪裡來的錢,他說是自己撿的。後來才知道,他是趁父母不注意偷拿了家裡的錢。在被家長用掃帚打的屁股通紅時,還是咬牙不肯承認自己偷了錢。

害怕受責罵,維護自尊,隱藏事實

彤彤在偷了同學的橡皮被媽媽發現後,她選擇了逃避,向媽媽撒了謊。因為她知道一旦承認,必然少不了一頓責罵。

我們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有撒謊的經歷,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會在被父母發現後謊稱是家裡的小貓小狗乾的壞事;被問及在學校課堂上表現如何時,即使因為上課和同學聊天被老師點名批評,也會和爸媽說今天表現的很棒;期末考試沒及格,會私自塗改卷子上分數,在父母面前矇混過關。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大人小孩皆是如此。

嚴厲指責,打罵式教育,只會將讓孩子推得更遠

彤彤媽說:孩子有一次不小心用玩具把新買的沙發劃破了,被她發現後,硬是不承認,反而是把責任推給弟弟。她氣憤之下就打了孩子,還罰她在房間裡關了兩個小時。她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如此嚴厲的管教孩子,可孩子依然還是撒謊。

很多父母把孩子說謊看成一種非常壞的行為,只要發現,就會忍不住對孩子嚴厲批評,甚至還會用一些打罵的方式來懲罰。這樣對解決問題來說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效果,有時反而適得其反。

父母的一味指責,只會讓孩子漸漸的對你關閉心門,一旦內心的需求得不到理解,就會在心中慢慢的築起一堵高牆,將你擋在外面。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孩子撒謊怎麼辦?聰明父母這樣做!親測有效!

孩子在撒謊時,多數都是出於自我保護,家長只要找出癥結所在,耐心引導,孩子自然就會變得誠實。

首先滿足孩子的需求,其次才是教育引導

著名的教育學家張文質老師說過:“教育的正確次序,是先滿足,再引導。”

孩子內心的渴望得不到滿足時,往往就會陷入一個錯誤的迴圈。這裡並不是說家長要一味的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視情況而定。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深入孩子的內心,找到真正的原因 ,然後耐心的指引孩子。

比如彤彤已經有好幾塊橡皮了,依然要媽媽給她買,這時媽媽不妨先滿足她,然後嘗試和孩子溝通,或是給孩子設定力所能及的小目標,完成任務後橡皮就可以作為獎勵。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沒有實現目標,得到獎勵,心裡也不至於太失落。因為她自己已經努力過了。

讓孩子明白坦誠錯誤的後果比撒謊更值得稱讚

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把年齡在三到七歲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事前告訴他們不可以偷看一個秘密玩具。研究人員不久後返回房間,給他們講述了一個《匹諾曹》《狼來了》的故事,然後問孩子們,是否偷看了藏起來的玩具。

而另一個房間的孩子,研究人員給他們講了一個關於與《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裡面提到,華盛頓承認自己看到了櫻桃樹,最後得到了原諒。結果是,被告知華盛頓故事的孩子與被告知撒謊有不良後果的孩子相比,願意承認撒謊的人數要高兩倍。

還有一個有趣的變化,如果改了華盛頓故事的結尾,就是華盛頓最後不承認自己看到了櫻桃樹,而是撒謊說沒做,聽到這個版本故事的孩子,與聽到撒謊後有不良後果的孩子一樣,都不願承認自己偷看了玩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正面的認可要比恐嚇有用的多。讚許和鼓勵更容易讓孩子擁有敢於承認錯誤的勇氣。

如果孩子認為誠實是一種優秀的品質,而不是擔心承認撒謊後就會有不良的後果,他們會更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

發現孩子撒謊後一定不要急著責罵,讓孩子知道你永遠愛他

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期刊《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嚴厲的懲罰威脅不僅會促使孩子撒謊,還可能造成孩子進一步的撒謊行為,為避免懲罰而學會繼續掩蓋事實真相的方法。另外研究者還發現如果孩子犯了錯誤,非懲罰性的環境可以讓兒童擁有保持誠實所需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即使我們曾經迷失,拐錯彎道,仍然有人在背後愛著我們,支援我們,我們便會更加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想辦法做出彌補,重新獲取那些愛我們的人的信任。

父母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Chelsea Hays和Leslie Carver曾經設計了一個實驗,驗證那些經常被大人欺騙的孩子是否更傾向於歪曲事實,實驗結果表明經常被大人欺騙的孩子中有88%的孩子有撒謊行為。

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潛意識裡的行為都有著父母的影子,想要孩子誠實,父母必須要以身作則,對孩子承諾過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而不是欺騙敷衍。大人有時候也免不了犯錯,即使面對孩子,也要做到勇敢承認。

孩子都是在懵懵懂懂中成長,好奇的探尋著世界的樣子。父母則是孩子的導航儀,引領孩子在正確的軌道上行駛,有時駕駛員會不小心拐錯了彎道,只要身為父母的領路人肯不急不躁,找出原因,變換軌道,也一樣能夠到達期望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