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藝境觀象】

光明日報記者 田呢

“木刻是個累活,累上癮改不回來了,就這麼刻了我半輩子。”“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展”近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這是96歲高齡的“鬼才”黃永玉親題手記中的話。參展作品涵蓋他從20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畫作品近兩百件。入木八十年,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從藝態度跟文學態度一樣,依靠的是永不枯竭的故鄉思維。”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阿詩瑪像(版畫) 黃永玉

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倡導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盛起。少年黃永玉因看到版畫家野夫的《怎樣研究木刻》一書,開始行動起來。他講述那時的自己還不懂得木刻工作的意義,只淺嘗到它的快樂和興奮。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他,卻有著對於生活的敏銳感受力和過人的天資,他從為文學作品和報紙雜誌做插圖這條路開始,創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正是這種源於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使他刻下的每一刀、每一劃,都迸發出鮮活而綿延的力量。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進山(版畫) 黃永玉

新穎綺麗,有感而發且想落天外。從《風車和我的瞌睡》《鵝城》《我在海上一輩子》《苗舞》等經典作品中,可以一窺黃永玉40年代早期的版畫創作風格。展覽上,黃永玉為表叔沈從文所著小說《邊城》創作的兩幅木刻插圖《吹笛》《花環》同框展出,質樸中透著浪漫和詩意,娓娓講述著湘西邊地的故事,刻下的恰是對於故土無比眷戀的情懷。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鵝城(版畫) 黃永玉

1936年,黃永玉離開家鄉湖南鳳凰,輾轉多地,直至50年代初,他受邀回到北京參與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的籌建。而立之年的黃永玉開始嘗試在新興版畫的創作與教學中尋找更深層的語言表達:他深入小興安嶺森林,創作了大量森林題材的木刻版畫;他被派往榮寶齋學習中國傳統水印木刻技術;他還在雲南省路南彝族自治縣(今石林彝族自治縣)額勺依村住了兩個月,以村裡的彝族撒尼婦女普支委為模特,創作出此後享譽畫壇的“阿詩瑪”形象,這樣的經歷也成為他“一生難忘的美麗段落”。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花環(版畫·沈從文小說《邊城》插圖) 黃永玉

儘管這組為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創作的插圖僅有10幅,但風格各不相同,其中的《阿詩瑪像》《吹口弦》《織布》作為代表在民間廣受歡迎。《阿詩瑪像》是這組套色木刻插圖的開篇,主人公阿詩瑪側面的形象端莊而秀美。亮麗的少數民族頭飾圖案、生動的線條和簡約的臉部勾勒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頭飾上的織穗垂落到肩上,青綠色的上裝與頭飾相呼應,越發襯托出阿詩瑪的臉龐,耐人尋味。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春潮(版畫) 黃永玉

創作於1961年的《春潮》同樣堪稱經典,擺放在三層展廳極為醒目的位置。在黃永玉現有的木刻作品中,這樣的題材和表達方式並不多見。躍出海面的鯊魚背後,海浪和漩渦構成驚心動魄的視覺張力,湧動的細線卻將人們的視線引向船上的漁民,細膩中充滿著戲劇性,令人歎為觀止。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狼與貓(版畫) 黃永玉

《在森林中》是黃永玉的妻子張梅溪根據在小興安嶺森林生活的背景所著的兒童文學,黃永玉為這本書創作了一系列的木刻插畫。淘氣的小黑熊,森林小學,開往南方的火車,林場生活和工作的場景……在展廳一隅,不僅可以看到20世紀50年代小興安嶺生活的生動片段,也能感受到夫妻二人琴瑟相合的默契。

為各種文學故事,尤其是為童話、寓言故事等創作插圖,黃永玉尤為擅長,其中大量成組插圖更是獨樹一幟。展廳裡,眾人為黃永玉刻刀下那些幽默、詼諧的小人兒或動物們忍俊不禁。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流亡的小鴨……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卻又不同於兒童世界裡純真無邪的化身。這種天真趣味與社會現實的結合,賦予了黃永玉的寓言插圖意味深長的語言與形式,引人遐想。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春天來了(版畫·張梅溪兒童文學《在森林中》插圖) 黃永玉

進入20世紀60年代,黃永玉不斷拓寬著中國新興木刻的審美與維度,他的版畫風格逐漸向浪漫美學正規化迴歸,為當時的版畫界帶來了一股新風。1983年,黃永玉創作了《童年,那四月溫暖的風》,延續了《春潮》時期的風格,但時光一轉已過去了20多年。在此期間,他歷經社會變遷,他的版畫中的造型與線條,裝飾與對比,成為新興版畫運動發展到80年代的絕唱。

“我年輕時用厚帆布做了個大背囊,裝木刻板、木刻工具、喜愛的書籍,還有一塊被人當笑話講的十幾斤重的磨刀石”。展廳裡多塊木刻原版首次與作品對照展出,讓觀眾直呼是“難得中的難得”。這些飽經滄桑的原版跟隨著黃永玉經歷過戰亂與流浪,如其所言,漂泊了一生。“我怎麼活過來的?要不看到這些木板,我幾乎忘記了。千山萬水貼著肉的、貼著肉的什麼呢,貼著肉的骨頭吧!這一堆骸骨啊!”他沒想過這些木刻板子居然還能聚在身邊,有如自己一半的歷史骸骨,不離不棄。

光明文化週末版:入木八十年

帶著“流亡王子”頭銜的小鴨(版畫·馮雪峰《寓言》插圖) 黃永玉

晚年的黃永玉雖然停止了版畫創作,但他手中的刻刀促使他養成了從不鬆懈的習慣,他嘗試轉向更多藝術語言的探索。“我一輩子本事不大,受正式教育的機會不多。過日子倒是從來不敢苟且、不敢懶惰,怕都是刻木刻養成的習慣。”

一生漂泊,顛沛流離,卻也突顯出黃永玉卓爾不群的才情,他的人生如同這一刀一刀的刻痕,獨放異彩。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6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