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2022年8月29日,收到廣東省東莞市蔡石軍先生寄來《秦相蔡澤卒葬陳留考》、《蔡邕及其子女年譜考》兩篇文章。蔡石軍先生一直致力於蔡氏歷史及家譜的研究,是國內外知名學者。我因熱愛蔡氏文化,一直關注蒐集蔡澤的有關資料,也有一點想法,不揣淺陋,倉促下筆,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學者指正。

蔡石軍先生在《秦相蔡澤卒葬陳留考》開篇引用的“戡序”即宋代蔡戡所撰的《蔡氏族譜世系序》,載於莆田《蔡氏族譜》,全文收錄於《蔡襄大典》[1]一書,首題:“宋淳熙四年(1177)丁酉歲十二月旦日,寶謨閣學士、興化軍開國侯十世孫戡謹序。”[2]譜序曰:“戰國有蔡澤事秦昭王為相……秦相蔡澤卒葬陳留,子孫因家焉,故陳留蔡氏為盛。”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研究蔡氏家世、家譜,大多追溯到濟陽堂,朱紹侯先生在《濟陽蔡氏郡望的歷史追溯》中說:“正如蔡氏《濟陽通譜》所說:‘千枝一本,萬派同源。’其本其源皆在上蔡,而在千枝萬派之中,濟陽蔡氏則為蔡氏族中最興盛顯赫的望族。”蔡氏濟陽堂又源於陳留堂。“濟陽蔡氏是由陳留蔡氏發展來的,兩者是同根同系,實是一個枝派。”[3]陳留郡尉氏縣南蔡家莊,古稱蔡相鄉,是陳留蔡氏繁衍生息之地,自古就是名門望族,歷史久遠,其先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蔡國。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蔡邕在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所作《琅琊王傅蔡朗碑》記載了蔡氏源流史及部分蔡氏族人遷徙到尉氏縣古圉城的史實。碑文記載:“君諱朗,字仲明。蓋倉頡之精胤、姬稷末胄也。昔叔度文王之昭,建侯於蔡,以國氏焉。迄於平、襄,周祚微缺,王室遂卑。齊晉交爭,強楚侵陵,昭侯徙於州來。公族分遷,氏家於圉。奕葉載德,常歷宮尹,以建(“逮”之形訛)於茲。”[4]清初著名歷史學家、金石學家黃叔璥在《中州金石考》卷一《開封府尉氏縣》條目下記載:“《琅琊王傅蔡朗碑》,永興六年(應為永興元年,公元153年)蔡邕撰。《大復山樵樊翰記》:(蔡)邕有斷碑數十字,在尉氏縣,近歲失其傳。”[5]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公族分遷,氏家於圉”的時間應該在“昭侯徙於州來”之後,蔡國為楚所滅之前,也就是在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至蔡侯齊四年(公元前447年)這段時間。

戰國時,蔡國受楚逼迫,曾多次遭遇戰亂,國亡而復興,興而復亡,以至遷都數次。蔡昭侯二十六年,楚昭王伐蔡,[6]蔡國宗室貴族多隨蔡昭侯遷到州來,有的不願意去州來,為了避禍,四處遷徙逃離故土,蔡邕的祖先就來到鄭國的圉城(即朱紹侯教授《蔡邕故里探源》[7]一文考證的南圉城,今尉氏縣蔡莊鎮)安家落戶了。

蔡澤為秦國丞相,秦昭王賞識蔡澤東收周室有功,封剛成君。秦相蔡澤卒後為何不葬到祖居地或領地而要葬到陳留郡?蔡石軍先生認為:“秦相蔡澤燕人確實:蔡澤之祖父蔡衡遷板城定居,板城乃燕國疆土(今在河北易縣南),是蔡澤祖居地,也是蔡澤出生地故稱燕人。陳留原屬鄭國疆土,後為陳國所滅,故稱陳留(今在開封以東近尉氏縣)。秦初,陳留立縣屬三川郡治;西漢元狩元年置郡轄十七縣含尉氏縣。……其實,蔡澤卒葬陳留的原因不難理解:凡隱士均選擇深山而居,卒後必葬無人知處。蔡澤處世多兇多險,陳留正是邊緣陬地,蔡澤卒葬陳留,不就是為了避險求安嗎?”

蔡澤晚年居住在陳留郡,卒葬陳留郡,他居住及葬在陳留郡什麼地方,史書記載不詳。從宋代人寫的詩詞中可查到有關蔡澤的相關資料,可以從中瞭解到蔡澤晚年的一些活動軌跡。

宋代黃裳[8]寫的詩《尉氏五題》有《蔡相廟》、《三亭崗》、《蓬池》、《嘯臺》、《七賢裡》。《尉氏五題·蔡相廟》詩曰:“範叔脫身車簀間,一言悟主才所難。死齊辱賈逐四貴,合為昭王留武安。萬里青雲雖自致,燕客相尋亦天意。琅琅乘機敘訊息,能使先生謹承德。願歸相印臣不如,結綬懷金豈勞力。富貴只資唇舌能,休笑魋顏與攣膝。人生遭遇合有時,羈旅入秦誰與知。攬權數月何為懼,非義所安人或惡。四十三年雄俊間,歸與不歸函谷關。孤墳卻使鄭人看,只恐燕昭由此還。千古英靈果何往,人間禍福空相訪。春入祠庭燕御風,交龍旌墮香塵中。”[9]該詩大意寫範睢為秦昭王相,輔佐秦昭王,燕客蔡澤入秦,代範睢為相。蔡澤任秦相數月,辭去相印。由該詩標題及“孤墳卻使鄭人看”、“春入祠庭燕御風”二句可知,蔡澤死後歸葬於鄭國尉氏縣境內,祠墓相望。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宋代時,黃裳寫《尉氏五題》時,蔡相廟、三亭崗、蓬池、嘯臺、七賢裡五處古蹟均在尉氏縣境內,其他四個古蹟《嘉靖尉氏縣誌》均有記載,唯獨蔡相廟(蔡澤廟)《尉氏縣誌》沒有記載,又查閱許昌、長葛、扶溝、鄢陵四縣地方誌,亦沒有相關記載,可能由於歷史原因,宋元之後,蔡澤廟所在地後來的隸屬有所改變,或者明嘉靖時蔡澤廟已廢棄不存,續修《尉氏縣誌》時資料缺失,未及時收錄。

宋代的文學家李廌[10]也寫了一首《蔡澤廟》的詩,詩曰:“從橫事捭闔,揣摩相抵巇。茲為富貴術,咄嗟乃自知。相形直誤人,俾無百年期。遂汝齒肥心,廟食飽牲犧。”[11]結合宋代黃裳《蔡相廟》詩,可以認定,宋代尉氏縣確實存在秦相蔡澤廟。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宋代蔡澤廟聲名遠播,文人雅士多慕名來尉氏縣尋訪拜謁。李廌《蔡澤廟》一詩蓋為其定居長葛來尉氏訪友交遊時所作。結合《太平寰宇記》及宋代黃裳、李廌詩作綜合認定,蔡澤廟與蔡澤墓應該在尉氏縣境內。

宋·蔡戡《蔡氏族譜世系序》敘述“秦相蔡澤卒葬陳留,子孫因家焉,故陳留蔡氏為盛”之後,緊接著說“陳留蔡勳,仕平帝為郿令。曾孫攜仕順帝封新蔡長。攜有子曰稜曰質。稜諡貞定公,生漢左中郎將高陽侯蔡邕”。

尉氏縣自古就有兩處祭祀蔡邕的祠廟:一稱蔡相公祠,在蔡莊鎮大朱村蔡邕墓前。《嘉靖尉氏縣誌》[12]卷四記載:“蔡相公祠,在縣南五十里蔡邕墓前,未詳創自何代人,至今焚修靡替。史稱:邕既歿,兗州陳留皆畫像頌之。然則,鄉土立祠,固其所也。”一稱蔡相公廟,在今大營鎮君李村君子山上。《嘉靖尉氏縣誌》卷四記載:“蔡相公廟,在縣西四十里燕子陂,其斷碑上截猶存。雲:蔡邕赴洛,其徒阮瑀輩餞之於此,繾綣不能別者累日。邕既歿,復相與追慕之,立廟焉。嘉靖二十五年,里人李廷憲因其廢址重建。”今尉氏縣蔡莊鎮古稱圉鄉,後因蔡邕改為蔡相鄉。《嘉靖尉氏縣誌》卷四記載:“蔡家莊,在縣南三十五里,漢蔡邕宅墓並其先世之墓皆在此,今有祠祀邕。蔡相鄉,即蔡家莊所在數十里之通名,蓋以邕嘗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曆三臺,故當時呼其地曰蔡相鄉,以榮之。”《尉氏縣誌》說蔡相鄉因蔡邕“三日之間,周曆三臺”鄉人榮之,而得名。蔡相鄉之得名,是否也與蔡澤為秦相有關?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戰國策·秦策三》[13]、《史記·範睢蔡澤列傳》[14]均記載蔡澤代範睢為秦相事。蔡澤辭去秦相後,號剛成君。剛成,或作剛城、綱成、岡成、罡城,有三個地方,一為山東莘縣,一為許昌東北桐邱城旁,一為扶溝縣西二十里。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河南道七·許州》記載:“剛城。《史記》:秦昭王五十二年,‘拜燕人蔡澤為相,因封剛城君。’是此也。”[15]司馬遷撰寫《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必定參考了《戰國策》。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戰國策》卷五、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蔡澤見逐於趙而入韓魏,遇奪釜鬲於塗。聞應侯任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應侯內慙(慚),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應侯,曰:‘燕客蔡澤,天下駿雄弘辯之士也。彼一見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奪君位。’……(應侯)為上客。後數日,入朝,言於秦昭王曰:‘客新有從山東來者蔡澤,其人辨士,臣之見人甚眾,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篤,因免相。昭王新說蔡澤計劃,遂拜為秦相,東收周室。蔡澤相秦王,數月,人或惡之,懼誅,乃謝病歸相印,號為剛成君。居秦十餘年,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卒事始皇帝,為秦使於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質於秦。”[16]宋鮑彪注曰:“蔡澤,燕人。”同卷《範子因王稽入秦》鮑彪曰:“範子,名睢,字叔,後封應侯。”[17]蔡澤入秦,清顧觀光《國策編年》隸此於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蔡澤為秦相,鮑彪也注為是年。蔡澤居秦十餘年,事秦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始皇帝四朝。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文信侯呂不韋讓剛成君蔡澤侍奉燕國國君。《戰國策》卷七、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質於秦。”[18]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李廌《蔡澤廟》標題下原注曰:“燕人蔡澤,相秦宣,言往代範睢者。墓在邑旁,有廟。”“墓在邑旁,有廟”,“邑”即指尉氏縣,此句是說尉氏縣有蔡澤墓,墓側建有蔡澤廟。尉氏縣為蔡氏陳留堂祖源地,並且有蔡氏家族墓地。《嘉靖尉氏縣誌》卷四記載尉氏縣南五十里有蔡邕並其先世之墓。明·胡謐等撰《河南總志》卷三《開封府·古蹟》也記載:“蔡議郎墓,在尉氏縣南隗保,漢議郎蔡邕所葬。見《人物》。”[21]查閱尚世英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扶溝縣城關鎮“古名桐邱,曾名雙洎鎮。隋大業十四年(618年)扶溝縣置由古城遷此至今”。[19]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河南道二·東京下·開封府·扶溝縣》記載:“桐丘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鄭,鄭人將奔桐丘。’杜注‘許昌縣東北有桐丘城’是也。”[20]諸祖耿《戰國策集註匯考》一書引清程恩澤《國策地名考》考證的蔡澤封剛成君的“剛成城”地址有三,一為山東莘縣,一為許昌東北桐邱城旁,一為扶溝縣西二十里。桐邱就是現在的扶溝縣城關鎮所在地;我認為許昌東北桐邱城旁的“剛城”與扶溝縣西二十里的“剛城”應同指一處。由此觀之,“許昌東北桐邱旁”的剛成城原屬許昌縣,後歸扶溝縣,《戰國策》記載蔡澤封地“剛成城”應為許昌東北的剛城。

汴梁說史|馬現鋒:秦相蔡澤卒葬陳留新證

尉氏縣不但有蔡邕墓還有蔡邕父親蔡稜墓、琅琊王傅蔡朗墓。《嘉靖尉氏縣誌》卷三《隱逸·蔡稜傳》:“東漢蔡稜,字伯直。父攜,稜其長子也。……年五十三卒。(出蔡邕《祖攜碑》)”卷四《古蹟》:“蔡家莊,在縣南三十五里。漢蔡邕宅及其先世之墓皆在此,今有祠廟祀邕。”同卷《宅墓》:“漢蔡邕宅,在縣南三十里蔡家莊。……蔡稜墓,在縣南四十里隗村保。相傳蔡邕祔葬其側。”蔡邕的祖父蔡攜、父親蔡稜和蔡邕的墳墓都在尉氏蔡莊鎮,唐章懷太子李賢及其門客為《後漢書》作註釋所引用的《邕祖攜碑》也應該在尉氏縣蔡莊鎮蔡氏祖瑩。《後漢·蔡邕傳》唐李賢注引《邕祖攜碑》:“攜字叔業,有周之胄。昔蔡叔沒,成王命其子仲,使踐諸侯之位,以國氏姓,君其後也。君曾祖父勳,哀帝時以孝廉為長安邰長。及君之身,增修厥德,順帝時以司空高第遷新蔡長,年七十九卒。長子稜,字伯直,處俗孤黨,不協於時,垂翼華髮,人爵不升,年五十三卒。”[22]清黃叔璥《中州金石考》卷一記載,蔡邕於東漢永興六年(應為永興元年)所撰的《琅琊王傅蔡朗碑》漢代原碑也在尉氏縣出土。《琅琊王傅蔡朗碑》所說的“公族分遷,氏家於圉”的“圉”,據朱紹侯先生《蔡邕故里探源》一文考證,當指尉氏古圉城(今尉氏縣蔡莊鎮)。蔡朗碑在尉氏縣,說明蔡朗墓也應在尉氏縣,蔡朗與蔡邕同宗同族,死後也是葬在尉氏縣蔡家莊的蔡氏祖塋之內。

透過分析,我們認為,蔡澤辭去秦相後,封剛成君,其封地剛成城在許昌縣(今許昌市建安區)東北,離尉氏縣僅十幾裡。蔡澤晚年生活居住在封地附近陳留郡尉氏縣洧水流域,與尉氏縣蔡氏一起繁衍生息。蔡澤死後,卒葬陳留郡尉氏縣,尉氏縣古有蔡澤祠墓,後世子孫伴墓而居,尊蔡澤為始祖,蔡家莊的蔡勳、蔡攜、蔡稜、蔡質、蔡邕後裔一脈相承,春露秋霜,祀典不絕。尉氏縣蔡氏,名門望族,是世界蔡氏祖源地之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蔡氏後裔來尉氏縣蔡莊鎮尋根問祖,追尋蔡氏遺蹟。(按,拙文經李文建、王廣成二位先生指點潤色文字,誠表謝忱!)

註釋:

[1]蔡慶發主編,廈門:鷺江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35頁——36頁。

[2]蔡戡,蔡襄四世孫,字定夫。乾道二年(1166)進士,累官寶謨閣直學士。持節五羊,代輸敷銀,為湖南憲。寧宗朝為京兆尹,後為廣西經略、淮西總領,蔡戡學識淵博,著有《定齋集》等多種著作50多卷。詳見《中國人名大辭典》,臧勵和等主編,上海書店1980年第1版,第1532頁。

[3]《朱紹侯文集》,朱紹侯著,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53頁。

[4]《蔡中郎集》卷三,《四部叢刊·集部》,上海涵芬樓景印明正德十年(1515年)蘭雪堂活字本;鄧安生先生考證,漢永興元年,各本皆作“六年”,“永興為桓帝年號,僅二年,‘六’必‘元’之形訛”,鄧說是,見《蔡邕集編年校注》,漢·蔡邕著,鄧安生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頁。

[5]《中州金石考》(《歷代碑誌叢書》第14冊),清·黃叔璥撰,顧氏《金石輿地叢書》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蔡昭侯)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吳為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以大夫計。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史記》,西漢·司馬遷撰,盧葦、張贊煦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3頁。

[7]朱紹侯《蔡邕故里探源》:“在尉氏的南圉城,因多次改名,反而被忽視了,故有些字典、辭典都把圉收在杞縣內,而南圉城反而不知去向。但至清朝時,形勢大變。在尉氏的西南圉城已顯露出來。故蔡邕故里在尉氏說,也多為學術界所承認。明清諸多地方誌皆稱蔡邕故里在尉氏縣西南三十五里蔡家莊(古圉鄉所在地)。”(《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第8頁)

[8]黃裳(1044-1130),字冕仲,自號紫玄翁,福建南劍州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狀元)。官至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卒贈少傅,諡忠文。《宋史冀》卷二十六有傳。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透過科舉而名動天下,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時其作品爭相傳抄,被舉子奉為楷式。著有《演山集》(又稱《演山先生文集》)、《言意文集》、《長樂詩集》、《演山居士新詞》等。

[9]收錄於《演山先生文集》卷二,宋·黃裳撰,清初鈔本,《宋集珍本叢刊》第二十四冊,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編,舒大剛主編,線裝書局2004年版。

[10]李廌(1059——1109),字方叔,北宋文學家,少有文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古縣名,今河南長葛市),直至去世。

[11]收錄於《濟南集》卷二,宋·李廌撰,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5冊,第724頁。

[12]《嘉靖尉氏縣誌》,明·曾加誥、汪心等纂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刻本,上海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本1963年影印;《嘉靖尉氏縣誌新注》,李振民總編,李文建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戰國策集註匯考》,諸祖耿編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32頁——337頁。

[14]《史記》(第728頁——738頁)卷七十九《範睢蔡澤列傳》記載:“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範睢免相。昭王新說蔡澤計畫,遂拜為秦相,東收周室。蔡澤相秦數月,人或惡之,懼誅,乃謝病歸相印,號為綱成君。居秦十餘年,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卒事始皇帝,為秦使於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質於秦。”。

[15]《太平寰宇記》,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中華書局2007年第1版,第1冊,第131頁。

[16]諸祖耿先生《戰國策集註匯考》(第305頁——306頁)考證曰:“吳師道曰:《水經》雲:雁門於延水東逕罡城南。澤燕人,疑此即其所邑與(歟)?張琦曰:此酈注,非《經》也。於延水合雁門水,故合受通稱,或曰雁門,或曰於延,吳氏兼二號為文,謬矣。注原文雲:於延水又東逕罡城南。《史記》:蔡澤,燕人也。謝病歸相秦,號罡城君,疑即澤所邑也。世名武罡城。趙東潛以秦未並燕地為疑,而復引《寰宇記》:許昌縣剛城,蔡澤所封,是時許屬魏,逼近韓國都,亦未入秦,皆為非矣。考《史》本傳:澤謝病居秦十餘年,事昭王、孝文、莊襄,至始皇帝,未嘗去秦。剛成乃其封號,非實邑也。於延水,即今宣化府之西洋河;罡城在今保安州界。程恩澤曰:案剛城有三:《水經注》溼水逕陽平縣之岡成城,在今山東東昌府莘縣西。《寰宇記》:許州東北桐邱城旁有剛城,秦封蔡澤為剛城君,即此。在今河南陳州府扶溝縣西二十里。三地皆非秦境,以澤為燕人推之,自以舊注為是(錢大昕主此說)。顧觀光曰:《史記》,蔡澤號綱成君,《秦策》作剛成,二字古通。《水經·漯水注》雲:於逕水又東逕岡城南。《史記》:蔡澤,燕人也。相秦,謝病歸,號岡成君。疑即澤所邑也。《續漢志》謂澤封東郡陽平縣之岡成城,則是魏地,疑非。”

[17]《戰國策集註匯考》,第281頁。

[18]《戰國策集註匯考》,第443頁。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省》(《河南省》編纂委員會編,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1版,第420頁、421頁。

[20]《太平寰宇記》,第1冊,第33頁。

[21]《河南總志》,明·胡謐等編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影印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刻本。

[22]《後漢書》(簡體字本前四史),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1999年版,中冊,第1337頁。

作者:馬現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