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英國)培根

中國的歷史是一首綿延不絕、經久不衰的絕唱,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多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帝王將相,文韜武略、抵禦外辱的英勇將士,滿腹經綸、飽含學識、思想光輝的文人墨客,還有那些俠肝義膽的市井布衣,他們的傳奇故事譜寫成一首時而悲壯激越、時而奮發激昂、時而婉約綿長、時而哀怨淒涼的史歌。

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西漢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後而成的一家之言,被魯迅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在中國史書上的地位可見一斑。然而在汗牛充棟的史書中,《史記》卻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下面跟筆者一探究竟!

要說成書最早的史書,當屬於《尚書》,它是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記言體史書,是關於上古時代的政事史料彙編。還有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提到的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雖然《史記》成熟年份較早,但成書較早的史書和記錄歷史事件較早的史書《史記》都算不上,那為何《史記》不但能編入《二十四史》而且還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我想,不外乎下面幾個原因。

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學,同時也開創了我國的傳記文學。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不同於以時間為次序的編年體《春秋》,也不同於以地域為劃分的國別體《國語》,而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內容的一種體例,是中國古代史書編寫的規範。

《史記》的史學價值。

《史記》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包羅永珍,而又融匯貫通,脈絡清晰,詳實地記錄了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民族、外交等各方面的情況,取材廣泛,儲存了大量珍貴史料,深刻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正如司馬遷自己所說:“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

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的文學價值。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的史學,同時也開創了我國的傳記文學。但他的本質是一部敘事性散文。語言磅礴,文字生動,筆力洗練,感情充沛。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社會歷史的廣闊畫面,有著強烈的藝術魅力。作者為人物作傳,不只是一般記敘人物的事蹟,而是努力寫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來,使之成為個性鮮明的典型。

如在“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透過那些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表現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表現了作者同情廣大的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為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人鳴不平的戰鬥熱情。因此,兩千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家學習的典範,而且也成為文學家學習的典範。

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為小人物立傳。

這可能是《史記》最不同於其它史書的特別指出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俠客精神在先秦及西漢時期甚為流行,但史書少有記載,而在《史記·遊俠列傳》中為豫讓、劇孟、朱家、郭解等平民遊俠立傳,而且不惜筆墨,大書特書他們的英雄氣魄。如嗜殺成性的郭解被描寫成一位重俠重義的人,在司馬遷看來,遊俠這些小人物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並非只有匹夫之勇的刺客都能稱之為俠,他必須還要有很多的精神。

在《史記》中,司馬遷不僅單獨寫了一章《遊俠列傳》,而且還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形象。如《伍子胥列傳》中的漁父、《項羽本紀》的田父以及《淮陰侯列傳》中的漂母。

在汗牛充棟的中國史書中,《史記》為何能位居《二十四史》之首

這些雖是小人物,但卻都在歷史的演變和推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如果沒有救命恩人漁父,伍子胥可能在到達吳國之前,就被楚國的軍隊追殺了,這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也就不可能有“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的壯舉,更不可能有伍子胥數次以忠言諫夫差的大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以詩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