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這件事,福州人形容得真絕!

“摸魚”這件事,福州人形容得真絕!

(點選加入)

專欄作者:栗子

90後福州土著。偽文藝青年,真人間吃貨。感性與理性的矛盾體,自由與反叛的糾結怪。

△ 配音真鳥囝 | 何燕

(小提示:點選文中

藍色圖示

,可跳轉福州話字詞釋義及讀音)

我在學生時期最期盼的就是寒暑假,不僅僅是因為可以暫別枯燥的學業,更是因為作為家中獨女,可以回家“當公主”——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逍遙日子。這種時候,家人總會說我:“講吃龍過山,講做會跉。”雖然聽不太懂,但我憑藉對家人說話語氣的敏感,隱約猜它不是什麼好話。細問了一下這句話的具體意思,才知道原來是形容人好吃懶做,說到吃就精神百倍、說到幹活就無精打采。“”念“da55 lang55”,聽這發音,就好像能看到一個人一聽到要勞動,就耷拉著腦袋,蕩來晃去的頹廢樣子。

“摸魚”這件事,福州人形容得真絕!

“摸魚”。繪圖:福客鳥仔

這句形容“偷懶”的福州話實屬活靈活現,不禁引發了我對“好吃懶做”相關的福州話俗語的興趣。一查才發現,關於“偷懶”的福州話還真不少。比如“食豬母料,叫豬囝聲”,直譯是吃的食物是母豬的分量,發出的卻是小豬仔的聲音,指那些好處沒少佔、幹活時候卻裝柔弱的人,表達一種嫌棄之意;“行有工,有工,做事計沒工”這句,說有的人明明空閒著晃來晃去,但一讓他做事情,他就說沒空。形容的是偷奸耍滑,拈輕怕重的樣子。還有一種是隻想著吃,從不想做事情,賺錢怕辛苦,只想賺容易錢的人,用福州話說就是“食興做無想,趁錢復著軟”,好吃懶做的形象躍然紙上。

現代人把上班期間偷懶、不好好幹活的行為稱為“摸魚”,而老福州人則也有一套關於“摸魚”的說法。“”在福州話中是“玩”的意思,“半做半客佻”說的就是:“邊做邊玩”,是老福州人對 “摸魚”行為的概括;“食在在,做賴賴,工錢還在”,意思是吃飯積極,幹活偷懶,做好做壞都一樣,反正工錢也不會少;福州話裡“黃蜱三跳兩歇骹”一句,“”指小青蛙,“”指腳,說的是小青蛙跳三下,就要歇腳休息兩下,引申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得不說福州人民在“摸魚”上花樣不少,創意頻出。“柑撩撩,桔撩撩,雞毛撮撮,鴨毛撮撮”就更形象生動了。“”和“”為動詞,指手上的小動作,想想一個人在做事過程中“這摸摸那碰碰”,一看就不認真專注。這句話也指這件事做一半,那件事做一半,卻沒有一件做像樣的。

學生時代父母常常唸叨“吃虧做,快活食”,說的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道理。步入社會後領導也會叮囑:“食飯,做者事”,意思是吃這碗飯,就要做好這份工作該做的事情,意即要注重職業道德。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00後重拳出擊整頓職場”的梗,表達的是00後對理想的職場和生活的希冀。他們希望上班努力“專心搬磚”,下班逍遙自在吃好喝好。用老福州的話說,就是“上工盡肯做,落班咪啦嗦,好頓食‘咯哆’”。句子裡的“肯做”,指勤勞;“咪啦嗦”則是福州人用來形容悠閒自在的精神狀態的說法;“咯哆”,描述的是食物暢快地滑進胃裡,形容食物非常好吃。意思是上班努力工作,下班逍遙自得,好吃的東西要吃進肚子裡。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上班努力工作,下班用心生活,不失為現在一些年輕人對生活的一種個性理解。

嘿!兄弟~福州腔調旨在展現年輕人使用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是95後、00後,對福州話的日常表達有故事想說,歡迎你來投稿。

我們也想聽一聽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講不好也不要緊,我們都是兩個聲,敢講最重要

【來源:福州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