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到底是什麼?

「優秀」到底是什麼?

1

很多人誤會了“中庸”。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中庸不是「平庸」,而是「極致完美」,是聖人都不可能達到的理想狀態。

情緒的“中庸”,就是「不要因為過度的情緒而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悲傷可以,不要悲痛欲絕,去跳樓輕生;喜悅可以,不要得意忘形,樂極生悲。

怎麼管理情緒?

首先要「面對」,要接受,你會發現,哪怕再壞,也沒有什麼結果是不能承擔的!

其次要「積極應對」。有些事情的發生我們決定不了,但是如何判斷、如何控制後續影響,都需要我們自己負責!!

最後,實在改變不了的,學會「放下」。

牢記自己的初心和本性,自己的初心是愛,是要別人好,也要自己好,不要變成了怨!

2

兩週前,我接到公司大會主持人的活兒,300人的會議,硬著頭皮答應了,但遲遲沒有著手。

不知道是拖延症?還是因為潛意識裡感覺很輕鬆?——畢竟是第二次主持了,上個月也主持了一場,有驚無險。

等到上週四五的時候,我突然慌了,驚覺自己竟然全無準備:想到要當著300人出糗,我的內心真的方了。

於是趕緊蒐集資料、用自己擅長的“清單”把任務分解掉、又跟徒弟們商量怎麼配合。熱火朝天地忙了兩天,終於到了週日!

“時間還是不夠哇!”於是這天我五點多就起床了!把最關鍵的主持手卡製作出來,反覆推敲修改。有了這個神器,就再也不擔心忘詞啦!中午到會場,我擔心小夥伴音樂配合的問題,於是又排練了幾遍!

最後整個會議緊張而有序,氛圍輕鬆歡快,音樂配合的效果超出我的預料,可以說大獲成功!甚至比前一次的會議還要流暢、順利得多!

總結幾點收穫:

1,“越重要的事情,越要「提前準備」!”

——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個道理!

2,“「理解」是偶然的,「誤解」是必然的!”

——雖然在公司和小夥伴溝通了很多次,但是沒有現場增加的幾次排練,一定會出很多問題!

3,“如果不能做到行業內的「頭部」,那就先做到細分領域的「小頭部」,做自己身邊的「小頭部」。”

——每一個頭部都會顯著地幫助你聚集資源,達成躍遷。公司第一次會議沒有人願意做主持,我上了,從此公司的大型會議幾乎可以斷定是我主持,在實戰中提高的機率比其他人高了無數個量級。

3

終於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

「優秀」到底是什麼?

要很聰明?有的人聰明,但從不用在正途。

能力很強?有的人能力的確很強,但是他喜歡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願承擔更多。

知識淵博?不久前我還寫文章,說有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在現實世界裡一事無成”。

其實你仔細分辨一下,會發現,那些優秀的人腦子和普通人比,真的不一樣。

古人說,把一個人放在事兒上,才能檢驗出他的成色。昨天讀一篇文章說有個女孩,談了七年的男朋友因為要談婚論嫁,突然跟她提出分手。說自己現在還不行,沒法給她幸福,不想耽誤她。你看,平時你儂我儂,遇到事兒就勞燕分飛,這樣的男人有什麼卵用?

所以「優秀」的人,不是智商更高,而是他們在臨事之時,腦海中少了幾分猶豫,糾結,害怕,擔心……就像少了根筋似的,看不到障礙和困難。就像充滿童真的小孩子,什麼都敢做,敢衝。

另一方面,他們內心裡又多了幾分責任,用心,探索,奉獻……他們那麼努力地做好一切該做的事情,彷彿不需要回報,不需要獎勵。

自然而然,近乎本能。

前兩天,妻子的日記裡說我“變得優秀”,當時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到底優秀在哪裡呢?

後來想明白了:其實不過是用幾年時間,積累下來一些東西罷了。

我健身,練到每天不需要思考,也會自己找機會出一身汗!寫作,寫到每天不發表文章,就渾身難受!我用清單來管理自己的碎片時間,以至於任何時候浪費超過半小時,都會感到深深的自責!

這些行為、想法、信念,融合在一起,變成了一種「自動化反應」。

該健身時,我就像上了發條一樣,自覺地鍛鍊身體。該寫作時,我吃飯睡覺都在思考有什麼新的想法,有什麼值得分享。該珍惜時間時,我可以瞬間從開小差、刷朋友圈、看新聞的狀態中抽離,迴歸到自己的任務清單。

技能很有價值,但是長期不用,也會忘記。

習慣非常重要,但稍微鬆懈,也會被壞習慣取代。

而如果你能夠在某些方面形成自動反應,讓它變成你的本能!讓它像條件反射一樣、無需思考就能啟用!讓它成為“自我”的一部分!這時候想要中斷、放棄、改變,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就是愛音樂,別叫我停下來”。

——“這就是我的命啊!”

差不多就是這個feel~

結論

優秀,就是積累足夠多的“自動化反應”。

沒有所謂的天才,都是後天的積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