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衛)世界腎臟日:做好腎病防治 共享“腎”心健康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彭韻佳)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今年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臟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專家提示,公眾要提高對腎病的認識,關注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響。

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變,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慢性腎臟病的病因很多,但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腎臟病為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和慢性腎小球腎炎等。其中,糖尿病已經成為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最常見的病因。

慢性腎病常見病因多、患病率高,同時也有諸多危害。如果控制不佳,相當一部分患者會發展至終末期腎病,也就是尿毒症。

慢性腎病常見的併發症包括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代謝性酸中毒、貧血、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等。這些併發症會導致心血管與其他臟器或系統的疾病,進而增加死亡的風險。

“關注腎臟疾病,一定要同時瞭解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常相伴相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主任蔡建芳介紹,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的致病機制和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和肥胖等代謝性疾病以及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同時,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間也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腎病會加速、加重心血管疾病,如慢性腎臟病容易引起腎性高血壓、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血管鈣化、冠心病等,如急性腎損傷可以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等。”蔡建芳介紹,不論慢性腎臟病還是急性腎損傷,可能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治療的困難及複雜性、影響心血管疾病治療的療效。

據介紹,隨著腎病加重,它對心血管的影響隨之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死亡率隨之增高。若慢性腎臟病進入“尿毒症期”,約50%的人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或其診治也可導致腎損傷,並影響腎病的預後。”蔡建芳說,急慢性心衰可引起腎臟損傷(即1和2型心腎綜合徵),部分急性心衰患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60%的慢性心衰患者會出現腎損傷。此外,冠脈造影和心血管增強CT可引發造影劑腎病;心外科手術可引起圍手術期的急性腎損傷等。

雖然腎病流行廣、危害大,但大部分腎病可防可治,關鍵在於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

早期預防的關鍵是保持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規律運動、及時發現並積極控制或去除腎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肥胖、腎毒性藥物等;早期診斷的關鍵是儘早發現腎臟的異常,包括症狀和檢查。

“腎病經常表現得很隱匿,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易被忽略。”蔡建芳介紹,即使表現出症狀,也不具有特殊性,如乏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胸悶氣短等看著和腎不沾邊的症狀,卻可能是腎病導致的。因此,要重視腎病可能的症狀表現、及時做好相關檢查。

腎病的篩查包括尿常規、尿白蛋白肌酐比、腎功能、泌尿系統超聲等。

鑑於腎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有心腎共同危險因素者,要同時關注心腎疾病的篩查和防治;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關注腎病的篩查和防治;有腎病的患者,也要關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篩查。

專家建議,若公眾擔心、懷疑或發現腎病,請務必在有經驗的腎內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診治;切忌聽之任之而錯失良機,也忌道聽途說、盲目用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