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2021年對很多地產大佬來說的確是最為艱難的一年。恆大陷入債務糾紛,萬科喊出要“活下去”,華夏幸福和泰禾在減債的路上發生現金流斷裂,融創中國、富力地產也在為償債匍匐前行。

不過有一家公司,雖然在2017年經歷了“股債雙殺”,因高槓杆投資被曝出負債4205億元,並在隨後的幾年逐步清倉海外資產。今年更是賣掉了美國AMC,丟失了“全球最大院線”的頭銜。但此時這家公司卻因商業地產新模式讓同行羨慕不已,它的老闆此時也格外輕鬆愜意。

這家公司便是大連萬達,這位老闆便是王健林。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在2017年前後,當萬科、恆大、碧桂園等同行們仍執著於住房地產開發時,萬達卻選擇跳出“紅海”,不再開發“一平米房地產”,轉型“輕資產”模式的商業地產,並引入文化產業,做一個“文化人”。

王健林曾調侃自己:一個地產商講文化,是很可怕的事情。

一、萬達的收藏帝國有多大?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王健林便已經搞收藏、買字畫。比如在1972年,齊白石弟子李可染的代表作《灕江勝境圖》被當作禮物送給了日本考察團。到了90年代,王健林又以550萬的價格將畫作從日本一所博物館那買下。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再比如1993年的時候,有一次王健林到北京文房四寶老字號店鋪榮寶齋談合作,一進門王健林便看上了在榮寶齋的中堂上掛著的現代書畫大家李苦禪的《五隻鷹》。榮寶齋老闆說這幅畫掛在中堂幾十年了,起碼要100萬,王健林卻直接出價140萬,對方爽快地答應了。

是王健林人傻錢多麼?其實並不是。

在收藏界,很多詢價、報價虛虛實實,但一個好的作品一旦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再過來買,價格可能就是幾倍、幾十倍的差別。因此,看上一件作品就要在第一時間開出讓對方無法拒絕的價格直接拿下,王健林就是這樣做的。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2014年,萬達以1。27億元拍下了莫奈的名畫《睡蓮池與玫瑰》,2015年,萬達又以1。72億元拍下了畢加索的《兩個小孩》。這兩次以過億的價格將世界名畫收入囊中,也幫助萬達躋身到全球頂級收藏品公司之列。

如今,從上世紀90年代便在收藏界開始打磨的王健林,已然成為了中國“書畫收藏之王”。有人曾估算過,王健林持有的中外書畫收藏加在一起的價值早已超過100億。而且這些書畫收藏都被王健林精心儲存在銀行的地下金庫裡,據王健林自己的描述,這個金庫的佔地有幾百平方米。

為何很多人有錢了之後,不再喜歡香車、美女,而是走上了收藏這條“不歸路”呢?

二、為何企業家都喜歡搞收藏?

近些年來,在諸如嘉德、保利、匡時等國際一線拍賣公司拍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群出口闊綽、豪擲千金的“老闆們”,他們將很多老百姓都看不懂的書法字畫以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拍下,同時伴隨著場下一陣陣驚歎。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但這些所謂的老闆其實只是拍手,真正的買主是在場外遙控他們的富豪們。比如華誼兄弟創始人王中軍以2。7億拍得曾鞏的傳世墨跡《局事帖》,星河灣集團董事長以1億元拍得當代畫家崔如琢的國畫長卷《雪景山水》。

但在眾多富豪買收藏品的故事中,以2014年“法人股大王”、國華人壽董事長劉益謙以2。8億港元拍得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最為知名。這次競拍不但重新整理了當時中國瓷器拍賣的最高金額,而且拍得雞缸杯後,劉益謙當著媒體的面用雞缸杯衝了一杯茶,成了當時的頂流話題。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活躍在藝術品收藏市場的70%都是企業家,並佔據整個藝術消費市場60%的購買力。為何很多人有錢後都喜歡搞收藏呢?主要有3點原因:

1、附庸風雅:

早在封建社會,收藏一般是士大夫階層附庸風雅的交際用品,如今商界、文化界的名人也會將收藏品陳列在豪宅裡,當作宴請聚會的談資。畢竟沒有藝術品的豪宅,不過是一堆建築材料。比如劉嘉玲很喜歡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周春芽還曾為劉嘉玲“私人定製”過一件桃花作品。

2、牟取暴利:

所謂“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隨著近些年來近現代藝術作品的水漲船高,很多囤積近現代作家畫作的企業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王健林就曾對媒體說:“我的收藏品的增值,早已超過了1000倍。”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這句話也促使了很多對藝術品鑑賞能力不高的企業家搶灘到藝術品市場,希望從中牟取暴利,也間接養活了很多有高仿名人字畫能力的地下室。

3、文化輸出:

與許多“媚俗”的收藏家不同,王健林搞收藏,只買不賣。

曾有萬達高管戲稱,當得知老闆收藏藝術品不是為了賣出去,很多萬達員工都覺得這個公司沒“錢途”了。曾有記者問過王健林“買這麼多藏品的目的是什麼?”

王健林輕描淡寫地說:“建博物館,搞文化輸出。”

三、結語

根據歷史規律,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強盛,必然帶來文化的認同。

比如義大利從14世紀到17世紀的文藝復興、再比如美國從1920年開始也逐漸成為了全球藝術品大國,並向全球輸出“美國文化”。而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國力的增強,近現代藝術家的很多作品也已升值幾千、甚至上萬倍。

只買畫不賣畫,萬達搭建“收藏帝國”圖啥?王健林:先增值1000倍

王健林曾感嘆:“很多國寶畫家的畫,今天2個億賣出去了,明天2個億就買不回來了。”因此,我們相信隨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繼續騰飛,中國藝術品價值的巔峰還遠未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