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愛情不分年齡、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愛情是私人的事情,一旦被當成一件公眾的事情來討論,愛情裡面的汙穢就會被無限放大。

來自廣東廣州的一名女子,在個人社交賬號中頻繁曬娃秀恩愛,因為男方是一名黑人,這一點成為了那個被無限放大的“汙穢”。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據悉,該女子

年方

26歲,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形雖談不上花容月貌,也可以說是膚白貌美,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女孩子。

她已經是一名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大女兒三四歲的樣子,小兒子只有一兩歲,丈夫是一名黑色面板的外國人。

丈夫的長相屬於典型的五大三粗型別,黑面板、黑頭髮、黑眼睛、捲毛,不符合中國主流審美,但是在女子看來,丈夫比任何人都帥氣。

丈夫的基因很強大,兒女的長相都遺傳了丈夫的特點,黑面板、大腦殼、自來卷的毛髮等等。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從女子的動態可以判斷出,她的生活非常幸福。

她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娃娃出去逛街,走在大城市鬧市區的街頭,一般不會有人過問,有時候走進某家餐廳,老闆娘會好奇地看著女子懷中的黑娃娃,然後走上前去仔細觀察。

女子並不排斥陌生人來套近乎,陌生人通常也不會表現出太驚訝的表情,而是禮貌性地詢問女子各種事宜,比如說孩子是親生的嗎、孩子多大了、孩子的父親是哪國的等問題。

女子每次笑臉相迎,耐心解答陌生人的問題,她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寶寶感興趣,打心底裡生出一絲高興,甚至還有一絲自豪。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跟女子實際接觸的人相比,網路上的人就沒有這麼禮貌了。

女子興高采烈曬娃,得到的迴應卻是冷冰冰的,甚至是帶有侮辱性質的。

幾乎所有網友都不太理解女子的行為,不理解她為什麼要嫁給一名黑人,更不明白她為什麼要生下這個孩子,還不明白她為什麼充滿自豪地將這些事情曬在網路上。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根據網友的評論,大體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網友認為,身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應該嫁給外族人士,不希望非我族類寄生在我們的國土上;

第二種網友認為,女子應該跟男方回到他的老家,不要在中國居住,這裡的環境不適合他們生存;

第三種網友純粹看不慣女子的行為,用充滿戲謔的語言調侃女子,暗指其崇洋媚外。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還有一部分網友雖然不理解女子的行為,但尊重她的選擇,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知道女子經歷了什麼,不予置評。

一個人在愛情面前是自由的,她的選擇可以不被主流觀念接受,但旁人沒有理由去幹預,也沒有理由去說三道四。

他們舉了一個例子,很多女人嫁給中國男人也未必幸福,離婚率越來越高,就足夠證明這一點。

歸根結底,愛情是私人的事情,兩個人關起門來過日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只能說一些風涼話。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總之,網路上大多是一些負面評論,奇怪的是這些負面聲音並沒有影響該女子的行為,她一開始選擇回擊,後來乾脆置之不理,不關評,也不迴應,而是繼續曬著她的幸福生活。

在經歷了輿論的“狂轟濫炸”之後,女子的心態也不是沒有變化。

她一開始沒有預料到會引起這麼大的非議,所以事無鉅細地曬出了很多家庭生活照,包括老公的照片。後來,女子只曬自己和小兒子的照片,老公不再出鏡了。

由此可見,一個女人的內心多強大,也必然會被外界輿論影響,她在如此強烈的反對聲中能夠堅持到什麼時候呢?不得而知,時間是唯一的答案。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不光該女子,近些年來,中國女性嫁給黑人男性的例子越來越多,這種現象雖然不違反公序良俗,可畢竟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討論,所以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

感情的事情無關對錯,背後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現象,高彩禮、結婚難的問題。

中國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節奏,所有人都被硬生生裝進了這輛高速行駛的車中,想要討得一個不落人後的生活,就必須時刻不能放鬆,緊緊抓住這輛車的邊緣。

在這種生存狀態下,所有人都感覺異常疲累,這種疲累沒有來源,無處發洩,只能朝著無辜的人傾瀉怨氣,敢於特立獨行的人就成為了排洩口。

漂亮女子嫁給黑人男子,為對方生兒育女,不懼非議每天曬娃逛街

就拿彩禮這個具體的例子來說。

彩禮是否屬於陋習,討論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現實是彩禮必不可少,沒有彩禮就不能娶到媳婦兒。有個別的女生不要彩禮,只注重男方的人品,這類女子是稀有品。

當這類女性嫁給中國男性的時候,會被男性標榜為好姑娘,被女性標榜為不自愛;當這類女性嫁給外籍男性時,因為缺少參照物,所有人都會認為她們看外國的月亮更圓,下意識給她們定義為雙標。

把這些問題留給時間吧,時代的車輪不會停下來,在看不慣別人生活的時候,與其寫下汙言穢語,不如鼓勵自己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