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怎麼“打飛的”?|BEYOND Expo 2022

9 月 21 日,第二屆 BEYOND 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以下簡稱 “BEYOND Expo 2022”)開幕式在 BEYOND Metaverse 中重磅舉行。本次 BEYOND Expo 聯合工銀澳門打造消費科技峰會,和全球頂尖科技企業和代表共同探討創新居家科技、個人科技、出行科技等新興細分領域的應用,共同探討新技術的應用賦能行業變革及新的機遇、推動消費科技業態變革,展望消費科技發展趨勢。

在本次消費科技峰會上,TechCrunch 記者 Rita Liao 對話了吉利科技集團航空業務總裁兼首席科學家、沃飛長空總裁郭亮,共同討論了載人飛行航空器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

未來我們怎麼“打飛的”?|BEYOND Expo 2022

電動技術使低空飛行成為可能

而隨著城市空中交通概念的興起,eVTOL 飛行器(一種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許多投資機構和企業的關注,這種飛行汽車在外形也更類似於小型的直升機。對於這個產品還在研發測試而尚未廣泛商用的市場,羅蘭貝格在 2018 年就曾預測,2025 年全球將有 3000 架飛行汽車投入使用,2050 年,則會有近 10 萬架的飛行汽車作為空中計程車、機場班車、城際航班使用。另外,摩根士丹利公司也表示 2040 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產業規模將會達到 1。5 萬億美元。

“飛行汽車只是講應用形態上像飛起來的汽車,但從產品技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新能源的航空器,垂直起降對於航空器來說不是年輕的技術,從直升機開始人類就嘗試把航空器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郭亮指出,“把直升機用作出行工具成本較高,而且駕駛人員的素質要求高,自從純電化的技術進入航空事業以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更低成本的垂直起降,早期可能在效能上有所缺憾,但是功能性是非常完整的,並且整體的成本是遠遠低於傳統航空器相應系統對應的成本。”

在郭亮看來,電動化對於航空器的顛覆性是遠高於汽車的,汽車在換電形態、功能、商業模式的定義沒有發生正規化級別的改變,但是對於航空來說,噪音和成本都大幅下降了。“安靜出行的工具又能在空中進行大規模的應用,這個實際上對於航空來說是革命性的變化,因為以前的民用航空基本上掌握在幾個大型幹線的製造商手上,有了這樣的變化,可能這個行業會有產業鏈重新佈局的過程,電動航空的技術實際上是近幾十年來難得的交通正規化的改變。”

未來我們怎麼“打飛的”?|BEYOND Expo 2022

沃飛

的商業化

道路

抉擇

沃飛長空在堅持自主研發創新的同時,也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協同國際化先進資源,與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先驅 Volocopter 達成了合作,雙方共同打造合資公司——沃瓏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Volocopter 飛車產品計劃於 2023 年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域性(EASA)的適航證,到時,沃瓏空泰將負責該產品在中國的適航認證工作與正式啟動。

郭亮稱用於高端出行的飛行器未來是專車出行市場的有益補充,基本上計劃在 2025 年初步商業試用,大規模展開可能在 2026-2030 年之間,2030 年後將會迅速發展,“發展成熟之後出行成本大概會降到專車的 2-3 倍”。

“我們是兩條腿走路,一邊走國際合作,跟世界頭部的飛行汽車的企業進行合資,在中國設計了沃瓏空泰這樣一家企業在中國推廣歐洲最先進的公眾出行的服務,另外一方面基於國內的技術基礎,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上已經奠定的供應鏈基礎,在這個基礎發展區別於合資那條路線的隨時起降產品,這個產品形態上我們會構建相應模式,一邊是大概三五十公里活動半徑的解決方案,另外一邊瞄準兩百公里範圍遠期甚至可以擴充套件到 500 公里點對點的出行服務。這兩條路線中間也有很多相互支撐,比如適航認證、共享平臺性技術、客源還有包括商業模式執行的打造上都會有充分的合作,所以說我們是比較傾向於既走國際化又走自主可控的兩條路線。”

2017 年,吉利控股集團宣佈與美國 Terrafugia 飛行汽車公司達成最終協議,將收購 Terrafugia 的全部業務及資產。Terrafugia 致力研發全新出行方式,專注于飛行汽車的設計與製造,在未來創新技術、工程與生產領域具有前沿優勢。

談及這一點,郭亮表示,Terrafugia 會更聚焦於現有業務的拓展。“因為早期開發的那款飛行汽車我們也拿到了相應的 FDA 的認證,應該說我們在這條路上進行了非常有益的戰略性探索,但是這樣的一款飛行車短期內在國內現有的條件不是特別容易推廣,所以他們現在更聚焦於短期業務,也是進入北美市場非常重要的橋頭堡。同時,我們在北美推進了相應的工業級無人機。”

資本和技術助推低空飛行市場發展

2021 年,eVTOL 再一次成為了航空領域與資本共同追捧的熱點,不僅研發單位數量急劇增加,而且資本也紛紛進入。據相關統計,截止 2021 年,超過 200 多家企業或科研機構在研 420 種型號的相關產品,主流飛行器製造行業巨頭及部分知名汽車製造商也紛紛佈局 eVTOL 航空器領域。2021 年 9 月,時的科技一個月內完成兩輪融資,合計千萬美元;峰飛航空科技完成 1 億美元 A 輪融資;小鵬匯天很快傳來融資訊息打破紀錄,完成超 5 億美元 A 輪融資,投前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

飛行汽車在國內迅速發展,相應的監管標準也逐漸跟進。郭亮表示,民航總局也正在著力培養全新的民用航空大市場。由於不同企業技術路線不同,國內的管理更多趨向於跟企業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並適時制定相應的規則。

同時,民航總局也在儘量去協調和簡化國內外飛行企業的適航認證工作,“實際上我們國家跟美國、歐洲適航認證上的合作挺多,包括大飛機和其他的小型的飛行器都有這樣的案例。坦率地講三個國家和地區有各自的關切點,每個國家的產業基礎不同,比如美國是通航非常發達的國家,整個傳統的通航領域小的通航飛機發展得非常充分,國內在這方面起步稍晚,在市場、監管方面、人才基礎方面可能還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

不過他也指出,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積澱深厚,特別是在成本可靠性、產業鏈的成熟度上在全球有比較優勢,因此在低空飛行器的電動化上也佔有一定的產業鏈優勢。“這樣的差距不一定是壞事,在某些情況下市場會更開放,國內建設新基礎設施的成本更低,可能會有一些後發優勢。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美國、歐洲在飛行汽車產業鏈的互補或者產業鏈的孵化角度會產生大量的協同和合作。”

總結

由於城市有限的土地面積和低空飛行航空器的生產與運營成本比直升機更低,這種想象中的事物正在加速前進。普遍認為,飛行汽車的商業化會在 2025 年逐漸開始,郭亮認為,一些專案預計會慢慢進入公眾的視野,在隔離空域開通少量航線,朝著偏私人定製的體驗發展;另外,透過先空載再載物後載人的商業發展路徑,慢慢滲透到物流和公共服務的場景,慢慢進入大眾視野。

“十年後,可能不會有像科幻片那樣在樓宇中穿行的場景,但當你抬頭望天,就可能偶爾看到鳥群一般的飛行汽車掠過,下班以後就可以在寫字樓樓頂 ‘打飛的’,去城外景色優美處的吃一頓晚餐,再飛回自己的小區……這是空中點對點交通非常有誘惑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