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成語“洗耳恭聽”的含義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洗耳恭聽

“洗耳恭聽”是現在常用的一個成語,它

指做好準備用心地聆聽別人講話,是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

用作敬辭。

元·關漢卿《單刀會》有這樣的記載:“請君侯試說一遍,下官洗耳恭聽。”當然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見到一些對話中用到這個成語,

有詼諧諷刺的意思。提到洗耳恭聽這個成語,不得不提一個典故——“中國隱士鼻祖”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中國隱士鼻祖”——許由“潁河洗耳”

許由是陽城槐里人(註釋:陽城,今鄭州市下轄登封境內),他生活在堯做部落首領的時代,是當時著名的賢良之士。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傳說中的中國古代帝王,號陶唐氏,史稱唐堯

堯年老時,想選一個理想的接班人,禪讓帝位。大臣推薦由堯的兒子丹朱,可他認為丹朱不賢。大臣又向堯帝舉薦了許由。但是,許由認為自己的德才比不上當時的另一位賢人——虞舜,擔心如果自己做了君主,一定會引起堯的幾個兒子不滿,這樣很可能導致天下大亂,老百姓跟著顛沛流離。

於是,堯親自去拜訪許由,而他卻悄悄跑到潁河邊(註釋:潁河,古稱潁水,為淮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河南省登封,經許昌、漯河、周口,在安徽省注入淮河)隱居起來,以自己的淡泊無為來換得天下的安定。

但是,堯依然非常看重許由的人品和才華,他派人四處尋找許由,執意要把帝位禪讓給他,最後終於在潁河邊找到了許由,誠懇地希望許由能接替自己的君主之位。兩者對話如下:

堯:

“輝煌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已經出現了,我這把小火應該及時退下來。滋潤大地的甘霖已經飄落了,就不需要人工灌溉了。我真的不如你許由的人品和才華,所以,你就聽從我的勸告,做天下的君主吧!”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許由:

“我不能接受您的建議,你看,小鳥在樹上做巢,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樹枝;老鼠在河流裡喝水,需要的僅僅是喝飽肚子而已。你把天下交給我,我把它拿來做什麼用呢?而且,現在天下已經被你治理好了,你想把美名讓給我嗎?我怎麼能夠掠人之美,做這樣不仁義的事情呢?”

許由為了表示自己堅決拒絕做天下君主的決心,在潁水邊捧起清澈的流水來濯洗自己的耳朵,

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

。堯看到許由如此堅定,只好嘆息著走了。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許由被稱為“中國隱士鼻祖”,2001年被河南史學界專家推選為鄭州十大歷史名人。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乾隆登封縣誌》

司馬遷:許由墓在登封

箕山

《乾隆登封縣誌·卷十三·冢墓記·唐許由冢》沿用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記載:

“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

”#登封#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許由墓位於今

登封市東華鎮箕山之巔

北部,墓冢呈圓丘狀,被許由寨

北部環繞,墓冢系亂石黃沙土堆砌,原高2米餘,直徑約10餘米。許由寨分為大寨和小寨,小寨北部環繞於許由墓冢,寨呈橢圓狀,全部用山上的黃白沙石砌成,南寨牆儲存較好;大寨是隨著小寨向南延伸,寨牆修築在地形較險要的地方,其西寨牆的中段有一拱形寨門,是古往今來人們從槐裡村上山拜謁許由墓的必經之路,大寨略呈橢圓形,寨牆高度1—3米不等,唯有西牆北段儲存較好。東漢時期,在許由寨的西南方、箕山下槐裡村南地上建有許由廟。

2016年1月22日,位於許由山(箕山)之巔的許由墓、許由廟、許由寨被批准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結束語

如今,在潁河之畔再也找不到當年許由洗耳的蛛絲馬跡,但是4000多年以來,許由憑藉自己淡泊名利的高潔品行,傳為佳話,被後世尊稱為“隱士之祖”。但他可能不知道,後世的文人將他的故事衍生出一個成語——洗耳恭聽。許由洗掉的是

世俗濁言,有點卻之不恭感覺,而後人洗掉的是耳中汙垢,為了更好地聆聽,完全是恭敬別人的意思。“潁河洗耳”與“洗耳恭聽”看似相同,其含義卻大相徑庭,

如果許由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拜謁“中國隱士鼻祖”許由墓,聆聽許由“潁河洗耳”的典故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踏訪中原大地歷史遺蹟,聆聽歷史雄壯的迴音,旅遊路上的每一刻都值得用文字來記錄,而旅遊世界的魅力,唯有親臨才能感受。

參考資料:登封市官網、《登封縣誌》、《臨潁縣誌》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也是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