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過太多的巨星和大家,他們影響了當時的書風甚至後世幾百年的書風,城市書畫嘗試排了從古至今的一個簡單排行,也是普及一點點書法知識。第一位不能不提的就是統一了文字的——李斯。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他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二位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東漢書法家。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三位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四位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五位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並且酷愛書法名品《蘭亭序》,親自寫《晉書·王羲之傳贊》。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六位孫過庭(646~691),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名虔禮,以字行,吳郡富陽人。著《書譜》2卷,已佚。今存《書譜序》,分溯源流、辨書體、評名跡、述筆法、誡學者、傷知音6部分,文思縝密,言簡意深,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七位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八位張懷瓘,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唐代書法家、書學理論家。活動於開元(713-741)間,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參軍。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九位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位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一位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二位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三位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平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四位趙佶(1082。11。10—1135。06。05),即宋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宋徽宗趙佶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趙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五位趙孟(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精通音樂,善鑑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楷草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六位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他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七位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王鐸工正、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八位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山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他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書出顏真卿,並總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的經驗。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十九位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

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書法的20位大家,第三位人人皆知!

第二十位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