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依戀,去擁抱真實世界

你好呀

歡迎來到一百挑戰

一起在學習中尋找自己的幸福

上週內容,講了要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我們的身體,自己說了算;我們的事,自己說了算。

這周進入“情感”大主題,過往的課程都是教我們要自戀,從這周開始就引進另外一個與自戀相反的概念——依戀。

所以第一週的主題就叫做自戀與依戀,學完這周內容,我想分享的是實現依戀,去擁抱真實世界。

為什麼要實現依戀呢?

有的同學看起來非常的樂觀外向,但卻沒有敞開心扉聊的朋友,這些同學表面和大家玩得很好,其實早已切斷了和外部世界的聯絡。

不僅僅是樂觀的人,有的人能力很強,但也活得很孤獨,即便在人群中,依然感覺只有自己一人。例如,有些厲害的人,也容易固執己見,有種 “唯我獨尊” 的感覺,就是放不下姿態,不能和別人好好聊。

這是因為這些人生活中只有自戀,缺了依戀。依戀,就是一個人的情感,能夠向情感物件開啟。同時,自戀也不是說自大這麼簡單,當活在“我”的世界,切斷和外部世界的聯絡,就是自戀。

例如,有的同學雖然自卑,不敢表現自己,但是卻很好的活在自己的腦子裡,幻想自己有著一個完美形象,刻意和別人、和世界保持距離,以顯示自己的特別,這也是自戀。

當我們用自戀保護自己的時候,是很難和別人建立關係的,因為自戀就好像一個保護殼,把自己和別人隔離開。

實現依戀,去擁抱真實世界

圖片來自得到

在精神分析看來,我們的生命主要有個維度:自戀展開的維度和關係構建的維度。

自戀可以幫我們活出自己,可以幫我們不斷打磨能力,學更多知識、技能。然而一個人能力很強,物質財富也多,但是如果太缺乏關係這個維度,生命依然會有蒼涼感,甚至是致命的孤獨感,常常感受不到幸福。

正所謂

如果我們愛自己的話,只有一個人愛我們,如果我們愛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人愛我們

老師也說: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髮起自戀而最終又放下自戀的過程。而學習依戀,就是放下自戀的過程。

那依戀有什麼價值呢?

第一,當我們

實現

依戀後,我們更敢於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更敢於表現自己,更熱情,自己和他人、和萬物、和世界好像有著某種連線感,時刻都有著某一種力量支援我們。

這就是敢於擁抱真實世界,很多同學不敢表現,因為覺得 “我” 之外,有著敵意的 “它” ,所以害怕展現自己,能量都在體內,沒能伸展出去。這就是所謂的不自信,不敢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說出來,不敢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生活。

另外,當我們敢於擁抱真實的情況,也是給自己機會成長。比如,我現在的文章,閱讀量很低,我承認這個事實,但是我不放棄,而是不斷學習、努力。反之,如果不承認這個事實,不敢面對自己的不足,迎來的可能就是放棄寫作。

第二,

現實

依戀後,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更加幸福。幸福感的主要源泉來自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想想低潮時,有人鼓勵;遇到挫折,有人鼓勵;獲得成就,有人分享,是不是有種被愛包圍的幸福。

老師說,關係的構建,最好的時期就是小時候,因為我們有著最好的依戀物件:母親。如果成大了,還沒有實現依戀,也沒關係,因為這周內容,就是讓我們破除自戀,實現依戀。

實際上,生命的兩個維度——能力的形成和愛的獲得,都需要破除自戀。再借老師這句話: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髮起自戀而最終又放下自戀的過程。

接下來,我們具體學習一下,兩個概念。

第一,

依戀的形成

第二,

自體客體

先來看看,依戀是如何形成的。老師說,依戀的形成,需要孩子有這樣一種基本的感覺:媽媽基本上 “好” 的,有時候是 “壞” 的,但 “壞” 不會淹沒 “好” 的;我基本是 “好” 孩子,有時候是 “壞” 的,但“壞” 可以被接納,也可以被自己接納。

這就是

孩子時期依戀的形成

,意思就是字面意思,說得直白一點,就是60分媽媽,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並且孩子的感覺也是自我良好的,而不是透過罵孩子去控制孩子。

例如,孩子犯錯了,媽媽可以如容器般,接納孩子的錯誤,即孩子的 “壞” ,這樣孩子自己也可以接納錯誤了,因為媽媽告訴孩子可以接納,沒關係的,改正就好。

成人間依戀的發生

,老師說:是因為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永遠都在尋找“你”。如果我發出一份渴望,得到積極迴應,那這份動力就會在我和你之間建立一份連結,我就會表達對你的依戀。

例如,我和你透露了我都不足,但是你不但沒有嘲笑我,反而鼓勵我,這樣就會促進我們之間的感情。如果相互瞭解一下,覺得挺不錯的,就會建立一份穩定,並且有質量的關係。

依戀的對立面,就是自戀,所以我們才要破除自戀。老師說,人都是自戀的,而依戀意味著我們要低頭。

我特別喜歡低頭這個隱喻。因為發現以前的自己,並不會低頭。比如說,有時候別人叫我做一件事情,以前我內心是自戀的,覺得我幹嘛幫你啊!這樣想之後,就感覺切斷了和別人的連線。

而當知道低頭,可以建立連線,可以建立一段關係,就開始慢慢開始幫助別人,慢慢心中裝得下別人。

當我們學

會低頭,學會去信任一個有力量同時友善的情感物件。可以說,依戀的種子,已經播下了。

這個可以從家人開始。

第二個概念:自體客體(客體使用)

這是科胡特提出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你的確是客體,在我這個自體之外,可我覺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樣控制你。

例如,媽媽對最初的嬰兒來說,就如嬰兒的手臂,可以隨意“使用”媽媽。

這是一種感覺,如果把這種感覺放大點,會有 “

我可以自由使用這個世界

” 的感覺。當我們有這種感覺,才能夠把我們的動力指向客體,指向萬物,指向世界。

例如,有的同學上了講臺,感覺自在,同學也感覺不別捏,如果

客體使用來

解釋,自在同學,就有種 “我可以自由使用教室” 的感覺,說得通俗點,他的氣場很大,籠罩了全班。

為什麼有些人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就是活力、能量,還留在自身,沒能伸展到他人身上,並且有時候還會覺得如果表達了感受,這份感覺會被 “殺死” ,所以就害怕表達,把感覺留在心中。例如,有的同學,就不敢向別人借東西,明明腦子裡想了一百種向別人借東西的方法,但就是所有話堵在喉嚨裡了。

這就沒有做到客體使用,一切的能量,都是停留在 “我” 的世界。

想做到客體使用,得體驗過那種感覺,不然說太多道理方法都沒有。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

實現依

戀,試著想有力量、友善的情感物件低頭,並且把情感等動力表達出來。

換句話說,試著 “使用” 一下好朋友,然後到普通朋友,還可以 “使用” 自己的家,到 “使用” 整個教室,甚至世界。

懂了客體使用,我們就知道走出 “我” 的世界,即走出自戀,得有個善意的 “你 ” ,這就是依戀才可以做到的!

概念就這些了,接下來,看看具體怎樣做?就是說如何

破除自戀,實現依戀

老師把過程分為兩步:

第一,

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禦,透過這些複雜的防禦,看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我們說過很多次的: “我” 永遠都在尋找 “你”

所謂的心理防禦,我認為就是我們害怕的東西,比如,不安全感。

一些心理防禦,來自過往的經驗,比如,小時候家裡出現離別,長大以後,就害怕交朋友,害怕把離別,所以就不敢和人深交,進而保護自己。

這些防禦,其實是人的本能,當我們感知到外界的敵意而讓自己停留在自戀和控制中。

每當我們想要控制,想要保護自己的時候,就可以覺知一下,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到底有什麼重大假設?

例如,有人不敢拒絕別人,因為她認為如果說出來了,別人就會不喜歡她,就會不和她玩!

這些都是心理防禦,是用來保護你的!這些都是以前的 “舊傷” ,用來保護弱小的你,而如今你成大,完全可以承受,不需要再害怕了,可以試著去表達,去呈現真實的自己!

第二,

在時間積累和空間變換中,逐漸和另一個人,建立起真實、全面而具有深度的情感關係

所謂的時間積累,就是如果一段關係基本OK的,那麼,請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關係的基本穩定,逐漸在這個關係中,去實現依戀的完成。

這是我的一個問題,以前我不懂一段關係基本OK就行,而非要追求完美,所以穩定,而有質量的關係不多。所以學完之後,我對很多朋友的成見都放下,或者敢於直接和朋友聊聊,看看我到底看漏了什麼,才會有偏見的。

所謂的空間變換,就是如果一段關係傷透了你的心,你經過認真考慮,知道這份關係已經沒有希望,那麼可以變換空間,換一個人去尋找。

老師說:基本穩定的關係背後,依戀完成的背後,都藏著對人性的深刻信任。所以說,

實現依戀,需

要低頭,但是不能太委屈自己,也不用強求自己。

最後的話

這周內容,用一句話來說:走出 “我” 的世界,學會低頭,

實現依戀

最後為你分享一段魯米的詩,這首詩表達依戀的深刻含義:

如果你可以哪怕一次,

拋棄你自己,

秘密中的秘密,

就會向你敞開;

隱藏在宇宙背後的未知的容顏,

就會在你知覺之鏡中顯現。

實現依戀,去擁抱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