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談到陽謀,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這個概念,但卻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者說大概理解這個詞的含義,而不清楚怎麼描述。

那麼,陽謀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陽謀是針對陰謀而言的,具體指的是根據現有的狀況,在不依賴其他條件的情況下,根據大勢,順勢而為,進行資源配置,達到想要的目的。

這樣的解釋可能很多人看到後,更加糊塗了。簡單來說,陽謀就是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但所有人都有無法拒絕的理由。明知道是坑,但是跳坑確實當時唯一合乎利益的選擇。

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下面從兩個例子看一下具體的陽謀。

第一個是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魏惠王以保護衛國為理由,派上將龐涓率領魏、宋、衛三國聯軍攻打趙國。不到一年時間,便打到了趙國首都邯鄲。

當時的趙國國君趙成侯一邊全力防守,一邊派人向楚國和齊國求救。楚宣王在景舍的建議下,派少量兵力增援趙國,但由於行動過於緩慢,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另一邊,齊威王在段幹綸的建議下,任命田忌為主帥,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援趙國。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接北上救援邯鄲,孫臏則獻策直奔魏國國都大梁,待龐涓回師解救之時,再於中途伏擊。田忌依計而行,齊軍奔襲大梁,龐涓回援,齊軍集結在桂陵,以逸待勞,大敗魏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趙國之圍遂解。

這段陽謀的精彩之處在於攻打大梁,大家都知道是佯攻,是為了逼龐涓班師。但如果龐涓不回援,那佯攻就會變成真打。雖然打下大梁的機率非常小,但那樣的話龐涓也將魏惠王徹底得罪了。

所以,龐涓明知道繼續攻打邯鄲可能才是這次軍事行動的最佳選擇,但最後卻不得不選擇救援大梁,因為這是龐涓的唯一選擇。

第二個是遠交近攻。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奪宣太后、魏冉等人權力,拜范雎為相。范雎主張“遠交近攻”的策略,先進攻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暫時交好較遠的楚燕齊。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

此時,對於六國來說,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秦國其實才是符合長期利益的。但這種選擇需要大無畏精神,在“遠交近攻”的政策下,楚燕齊本身不會受到秦國很大的威脅,甚至秦國還能削弱威脅到它們的三晉,讓它們能從中獲取利益。

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所以楚燕齊明知道繼續放任秦國坐大,最後秦國會將六國各個擊破,六國可能都會面臨滅頂之災,但在大勢之下,當時對它們國家內部來說,最佳選擇卻是交好秦國。

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陰謀,謀的是詭計,而陽謀,謀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