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最近熱播劇《小捨得》裡的桃子,贏得了很多觀眾的憐憫、同情、乃至羨慕,因為孩子太懂事了,懂事的不像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米桃理解爸媽經濟上的不容易,處事處處為父母考慮。

米桃的母親為米桃爭取來了去歡歡家吃飯、寫作業的機會。米桃媽媽覺得是為了米桃好,卻不知她的“為你好”,造成了米桃後期的自卑,所以在原著中的米桃,由一個人人羨慕的尖子生,變成了抑鬱症患者,最後不得不退學。

有句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很多時候,“己所欲”也請勿施於人。就像米桃的媽媽一樣,你認為的“對孩子好”不一定就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征服歐美文壇的華裔作家武綺詩在《無聲告白》一書中提到,我們很多時候會無意識地用情感綁架別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會打著“為你好”的藉口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指示去做事。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01父母情感綁架孩子的時候,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你可能在想,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怎麼可能會變成情感綁架的施暴者,忍心讓孩子受傷呢?可是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孩子非常想要一個玩具,但家裡又有很多類似的玩具,你不同意再買,幾經勸導無用,孩子還生氣了。對孩子沒轍的你最終吼道:“給你買了那麼多玩具,還不夠嗎!?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你知不知道爸爸媽媽掙錢有多辛苦,有多不容易……”

再大點,孩子想去大城市闖闖,你卻打著“為你好”的藉口,要求孩子報考離家近的大學。等孩子畢業了,又要求孩子回來工作,或者是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不關心孩子是不是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工作是不是幹著舒心。

其實,作為父母,情感綁架裡的施暴者一方,我們的的出發點是愛,卻往往給孩子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傷害。

就像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中,餘淮是一個學霸,母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但是一遇到重大考試,餘淮就發揮失常。母親恨鐵不成鋼,時常向他哭訴: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我這都是為了誰?你看看這身衣服,我穿了多少年了,我難道不想穿一件新衣服嗎?”

“你爸爸一個人在非洲那麼多年了,辛辛苦苦幹活,還不都是為了你。”

其實,餘淮父母不愛餘淮嗎?從對話裡我們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是如果父母以這種“倒苦水”的方式情感綁架孩子,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期望,往往適得其反,只會加重孩子的內疚和焦慮,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毫無益處。

作為情感綁架的施暴者,其實父母只要想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那麼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就會避免類似於

“倒苦水”、

“為你好”等這樣的情感綁架。對孩子的愛和期望也會表達的更清晰明確,孩子接受到的,愛的訊號明確了,感情自然就更好了。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02孩子不拒絕你,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就是一個被情感綁架的受害者。劇中的樊勝美其實是一個薪資優厚的職場達人,但是她卻不得不和職場小白關雎爾、邱瑩瑩合租一間房子。

樊勝美的父母重男輕女,以女養男,無休止的向她索取金錢,她也一次次的滿足她的家人。

“美美,你的錢可不能亂花,你的錢要留給你侄兒上學的!”

“美美,你哥哥要買房,我們全家都要靠你了!”

“美美,你爸爸病了,我們沒有錢,你可是我們全家人的希望。”

是什麼讓樊勝美的父母一次次的情感綁架於她?是美美對家人的愛。美美作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美好而深情的,倚仗著美美對家人的愛,才有了以愛為藉口的情感綁架,才有了無休止的索取。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魯迅先生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還好,樊勝美最終爆發了,以法律的手段維護了自己的權益,最終從情感綁架的受害中走了出來,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大到像樊勝美這樣的職場大人,小到像米桃一樣的孩子教育。孩子對父母一次次的不拒絕,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迫於父母的威壓,更多的是出於對父母的愛。特別是作為父母,由於自身思維和格局的限制,父母的意見不見得一定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無聲告白》裡的主人公莉迪亞沒有樊勝美幸運。她的一生被父母的期望壓抑著,父親希望她做社交達人,母親希望在女兒身上實現自己未實現的醫生夢想。他們都將自己生活中的遺憾和女兒的人生繫結在了一起,並不斷的用情感綁架來壓迫孩子,莉迪亞因為對父母的愛,而一直忙於應對父母的期望,最終卻在父母的情感綁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胡適寫給兒子的信裡有幾句話:“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並不是我的續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希望幸運的我們都能做獨立的靈魂,不被“以愛之名”壓抑。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03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你的孩子到底會有多愛你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因為爸爸出軌,一位媽媽便帶著孩子一起跳樓。媽媽和女兒一起站在樓外,女兒害怕死,但是媽媽要求她一起跳,孩子一開始乞求著媽媽:“媽媽我不要,我害怕死……”、“媽媽,你別拽我,我自己跳……”。

到後來因為怕媽媽傷心,一邊積攢著往下跳的勇氣,一邊哭著安慰媽媽:“媽媽,你別急,我會聽話,我會陪你的……”多麼痛心的一幕,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的孩子為了你,能犧牲什麼。

也許是生活中,當你情感綁架時的不拒絕;也許是像上例中的那位女兒一樣,獻出生命。所以,不要再以愛的名義情感綁架孩子們了。你的世界可以有朋友、同事、戀人,但他們的世界只有你們……

“孩子,我們都是為你好……”父母情感綁架,刺痛了多少孩子的心

黃磊在《小歡喜》裡說:“要謝謝孩子們。我們的孩子從他出生那天起,就把所有的善意、美好和深情,百分百地給了我們。”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被愛包圍,但不被愛限制。

就如美國著名心理諮詢師金·約翰·培恩,在《簡單父母經》中寫道:“父母要警惕自己對孩子說的任何話,因為它可以啟發人,也可以傷害人。”

他提出,說話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是真的嗎?”

“夠善良嗎?”

“必須要說嗎?”

這三個過濾器,可以阻止父母負面情緒的發生,讓一個家庭的“空氣”更清晰。

還是那句話,孩子成長的路程也是父母成長的路程,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情感綁架過你的孩子呢?更多想法,歡迎留言,我是淺居,專注育兒,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追求,期待與你,在文字裡相遇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