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開工第一天無獎問答:你知道21。10。22是什麼意思嗎?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如果答對了,那恭喜你,這個假期一定和芒媽一樣被電影《第一爐香》的宣傳狠狠無語過!

謎底揭開——

“愛你,是,愛而不得”。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解題思路奉上:

“21.10.22”是《第一爐香》的上映日期,“愛而不得”是宣傳團隊對電影內容的高度概括,同時也是到目前為止各種宣傳物料圍繞的核心。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誰能想到,這比2000年“521=我愛你”還強行文藝+強行諧音梗的非主流文案,

不僅出自電影的某個官方宣傳片,還是由馬思純親自配音。(請自行聯想馬思純傷感語氣)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不過先別急著吐槽,這個宣傳片給人的震驚還遠不止於此。

你見過電影的官方宣傳片用短影片的土味特效嗎?

嗯,《第一爐香》讓我們長見識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再搭配著《非誠勿擾

牽手失敗專用bgm~~感謝我不可以,住進你的眼睛~

不懂就問,馬思純飾演的葛薇龍確定是去香港了?真的不是下鄉?

而且明明電影的配樂是日本國寶級音樂家坂本龍一啊,合著人家做的音樂不配來當bgm啊!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不禁想起馬思純在《七月與安生》裡的那句臺詞↓↓↓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也不知道家明這次還喜不喜歡這麼土的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官宣上映日期的重點物料都能做成土味小影片,其他的還想要點格調就更不能夠了。

要不然是土味情話大全。

“你盯著我幹嘛,難不成,我是你的眼中釘啊?”

“就是眼中釘,這顆釘子恐怕沒希望拔出來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愛你所愛就好,不要想那麼多,傷害本來就是一種成長,雖然是心甘情願吧,但是她未必幸福”(這到底讓不讓人去追求愛啊?)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只是不知道我為什麼還那麼固執地愛他”(此處響起丁當的我愛他跌跌撞撞到絕望~)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這個秋天,有海浪,有微風,唯獨沒有你啊”(秋日限定qq簽名有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居然4個影片字型都不一樣,哇哦!

要不然就像網友自己剪的yy小劇場。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這字幕配的芒媽著實看不懂,是準備搶快手1分鐘狗血連續劇的活嗎?

還有就是用預告進行的各種混剪,除了bgm基本上不再加其他的二次創作。

看上去稍微正經點兒了是不?

釋出文案又讓人咯噔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第一爐香臺詞句句破防,我哭了,你呢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才要哭了吧!

這是什麼青春疼痛風啊,郭敬明看到後都得喊一句“莫挨老子”。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宣傳主題決定宣傳方向,宣傳方向決定做出來的物料型別和文案風格。

雖然這物料質量確實低了些,文案土了些,但究其根本,問題還是出在“愛而不得”這個主題上。

看完它的宣傳片都讓人懷疑,是不是做這個電影宣傳的人都沒讀過《第一爐香》原著。

一共也不到4萬字,就算認真挨個字讀一遍也不花什麼時間吧。

哦,也有可能和馬思純是讀的同一本書。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要不然張愛玲的含蓄精巧,怎麼到了宣傳這裡,成了直白的無痛呻吟?

葛薇龍的貪慕虛榮把愛情當藉口,成了被愛情傷透心的青春期單純小女孩?

當然讓芒媽無比堅信他們沒看過張愛玲版原著的原因,是官博發過的這張梁太太招呼大家來小白樓玩的圖。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別看過原著了,只要查過小說的簡介,都能知道這小白樓不能隨便去玩吧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蒼天吶,要報警了,有人光天化日聚眾**了!

最重要的是,《第一爐香》真的不是在講愛而不得啊!

無論是葛薇龍、喬琪喬,還是梁太太等人,都沒有愛而不得,甚至小說講的都不是愛情。

葛薇龍明明認為姑媽外面名聲不乾淨,內心冷嘲熱諷表面卻裝作乖巧只為求得資助。

她也知道喬琪喬不愛她,但她為了繼續過著已經上癮的富貴生活甘願和喬琪喬結婚。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那她愛喬琪喬嗎?

自然是不愛的。

她既清醒又虛偽,光明正大的把愛情當做幌子,把逼不得已當做藉口,心安理得的去享受當撈女帶來的金錢和歡愉。

她生這場病,也許一半是自願的;也許她下意識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著……說著容易,回去做一個新的人……新的生命……她現在可不像從前那麼思想簡單了。

哪有什麼愛而不得,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

可能有人問了,萬一是電影改編的時候,刻意把利益驅使弱化掉,並加深了愛情的成分呢?

emmm,如果真是這樣,宣傳是無辜的沒錯,那電影跟一個普通的愛情電影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種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去年參加國外電影節時國內有媒體已經看過片子,

總體來說,大家對其原著的還原程度還是十分認可的,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只是電影採用了事無鉅細的敘事方法,過於現實,也過於煙火氣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但這也只會讓每個人的動機更為清晰,讓愛而不得更像個笑話。

而且就現在露出的一些物料來看,如果我們先假裝耳聾,再選擇性眼瞎,只挑挑揀揀看畫面的話,也能感覺出一些原著的火星子零零散散冒出來。

比如彭于晏捱打這場戲,雖然被甩了一耳光後不發一語,但臉上滿不在乎的勁兒,真有那濁世混賬佳公子的影子。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觥籌交錯的群戲在色調的襯托下,也能看出香港上流社交界的紙醉金迷。

最合理的猜測是電影的宣傳是在選角已經喪失先機的情況下,故意自殺式宣發。

直接放棄書迷和原有的故事受眾,專心搞下沉市場。

只是可惜了電影的強大班底了,

除了配樂是坂本龍一外,電影還由許鞍華執導,杜可風攝影,王安憶編劇,……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一堆大師湊到一起,電影還沒上就已經自動降級了。

看評論還是有很多人吃這一套的,分享自己愛情觀的不在少數。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但這群因為想看純粹愛情才走進電影院的人,出來後真的不會罵電影是在詐騙嗎?

不過那時候宣傳應該已經不在乎了吧,反正又罵不到他們身上。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他們真的知道影視宣傳的作用是什麼嗎?

宣傳是將作品的故事內容直白地傳遞給觀眾,並放大它的優點來吸引感興趣的人群。

由鍾漢良和譚松韻主演的《錦心似玉》,雖然一開始定位是宅鬥劇,

但因為宅鬥情節太弱智拿不出手,於是宣傳就從

體面夫婦甜蜜發糖入手,宅鬥雖然是輔助但也沒有忽略。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看吧,放大某一點,並不意味著忽略作品的主旨,也不是扭曲作品的本意,只為賺取kpi。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雖然口碑還行,但它在宣傳時的重點可是關於抗癌的感動。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但實際上是一個愛情生活片,關於癌症的內容少到可憐。

因此就有不少人看完電影后抱怨感覺被欺騙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不過看慣了一些影視作品的宣傳套路後,有時候甚至覺得這種扭曲或誇大都是善良的,最起碼宣傳的這些東西或多或少能在作品中找到。

有的直接無中生有,觀眾興沖沖地點進來,怒氣衝衝地走出去。

《玉樓春》宣傳自己是女性群像劇,但女性群像就是女性角色多嗎?

真正的女性群像,是每一個女性都有構建自己複雜的性格和不同的成長經歷,也是女性之間交織不清的人物關係。

這不是隻會湊到一起拌嘴就可以的。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還有云南蟲谷吹自己的還原度有多高,簡直笑死人。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不說還好,一說就來氣。

青鱗巨蟒大戰呢?化石森林呢?彩雲客棧呢?水洞、葫蘆洞等情節也是差強人意。

知道可能和過審難有關,但觀眾沒看到就不要拿出來吹呀。

咋的,還得讓觀眾去想象沒過審的情節有多精彩?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動不動就“xxx是個喜劇吧”也大可不必,雷聲大雨點小,觀眾被騙一次就夠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張愛玲看了要氣活!求求馬思純能不能不要再土了……

這跟精準反打有什麼區別?

芒媽自然是希望所有的影視作品營銷都不拉胯,營銷並不是貶義詞,我們不願意錯過任何一部值得去看的作品。

但我們也厭惡那些虛假宣傳的操作,真相會將所有的欺騙加倍反噬。

提前透支了觀眾的信任,就不能責怪觀眾日後不買賬。

這信任,來源於每一個話題的深思熟路、每一個物料恰如其分、每一條文案的準確與用心。

畢竟,觀眾得先咽得下肚,才能去評價好不好吃

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