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會是什麼樣的呢?歷史上1816年的世界人民,可以說是最接近世界末日的,《竇娥冤》裡六月飛雪,大旱三年的誓言稱為真實的事件,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刻,你知道這一年究竟有多可怕嗎?

01

火山爆發

1815年4月5日,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坦博拉火山爆發,根據當年當地的官員記載:5日島上居民聽到了幾聲爆炸,之後幾乎每隔一刻鐘就傳來一聲類似的噪音,以致周邊的軍隊以為據點被攻擊。此後幾天爆炸聲偶爾傳來,但不及早前猛烈與頻繁,火山灰不斷落下,但數量不大。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4月19日,,火山發生了最大規模的噴發,火焰在距離火山30公里的範圍內仍清晰可見。這一自然災害導致周邊地區9萬至11。7萬人死亡,很可能在爆發後也帶來了同樣數目的受傷人數。

瑞土生物學家卓靈格於1847年來到坦博拉火山,他登上山頂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火山噴發口,並在其筆記上留下了火山口的手繪圖。根據他的記錄,這次噴發將原本海拔高度為4000米的火山變成只有2950米、邊緣呈鋸齒狀的火山口。而這一次的火山噴發幾乎影響了全世界,甚至就在同年,我國的雲南就受到了影響。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02

無夏之年在雲南

1815——1817年,雲南境內大面積發生嚴重災荒,清朝嘉慶年間雲南省縣級行政區劃大約有88個,1816年有災情記錄的有28個,1817年29個,考慮到清朝時代的落後性,和災荒記載文獻的不充分,以及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罕有文字記載等原因,嘉慶大災荒是雲南近現代有文字記載以來受災面積最大、饑荒程度最嚴重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大饑荒。

如今重新回顧這次200多年前的饑荒,是因為這次饑荒是在全球性氣候異常的大背景下發生的,與西方所說的“無夏之年”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按照學界的基本共識,一八一五年坦博拉火山爆發,太陽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出現偏離,太陽磁場活動不活躍等原因,導致了世界天氣突變和各類災害性天氣,包括夏季溫度驟降,持續性降水和連續乾旱、春夏降雪降霜等罕見天氣,直接導致北零點五球冬季糧荒。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根據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系楊煌達教授等人的研究,嘉慶二十年(1815)年就出現了饑荒的跡象。據道光《大姚縣誌》卷《祥異》記載,1815年大姚“大飢,鬥米三兩,飢者食草根樹皮土粉。”對於受何種災,地方誌多語焉不詳,僅有楚雄、昆陽記為雨雹。

1816年,雲南都各地出現了大面積饑荒,人民大面積吃“觀音土”的現象頻發,然而觀音土只有飽腹之感,難以消化,不少百姓因此消化不良而脹死。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饑荒造成民不聊生,單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便讓後人膽戰心驚。有人餓死路邊,無人收屍,有人吃草根樹皮、啃泥土後死亡,有人在明知賣掉兒女難以解決饑荒問題的情況下依舊將兒女賣掉,只求解決一兩日的溫飽,有人迫不得己將剛出生的孩子丟在路邊,然後自殺。

兒女餓了知道有母親,母親能帶來食物,後來母親也餓,母親知道湖裡有水,於是帶著幾個兒女雙雙墜湖自殺。連續三年的饑荒,所造成的人員死亡已經無法統計。一般來講,雲南具有“水災一線,旱災一片”的特點,旱災雨災對雲南影響最大,但是根據雲南巡撫的奏摺可以發現,當年雲南降雨量屬於正常情況,那麼造成這次饑荒的原因便不是如此。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1815年,楚雄的鎮南州方誌中記載:騰越,龍陵“禾苗風癟”,所謂的“禾苗風癟”是低溫冷害造成的稻穀空隙的通常說法。到1816年,對夏秋低溫風害的記載更多。滇西北的劍川因為七月份既下雨又下雪,導致糧食在秋季沒有成熟;滇西的蒙化、滇中的姚州、鹽豐等地同樣因為低溫,六月飛雪降霜等原因導致顆粒無收。

除了雲南,1815——1816年中國各地都受到影響,東北地區因為降霜導致水稻歉收,臺灣1815年新竹地區12月下雪,結冰超過一寸厚,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出現六月飄雪,水面結冰的現象,只不過這場低溫在東部地區沒有引起大範圍災害,沒有引起重視罷了。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03

無夏之年在國外

既然是影響整個北半球的火山噴發,那麼國外同樣受到了災害。美國東北部、加拿大的海濱諸省、紐芬蘭和西歐都有影響。

當時的歐洲正值拿破崙戰爭剛落幕,軍人大批覆員,人民遭受失業和食品匱乏之苦。嚴酷的天氣使形勢雪上加霜,暴雨、罕見的降雨使得歐洲很多河流泛濫成災,英格蘭同樣受到城市內澇之苦,愛爾蘭於1815—1819年間出現了斑疹傷寒傳染病,造成約十萬人傷亡。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根據一個英國名叫BBC的機構,利用瑞士擁有的檔案資料進行大膽的推測,整個歐洲在1815——1817之間最少死了20萬人。在美國,饑荒促使農民們往西遷徙,成千上萬的家庭被迫離開家園去西北部尋找更加適合的氣候,尋找更肥沃的土地。

從1816年開始,廣泛的農作物歉收使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出現了“糧食騷亂”,在英國和法國發生了暴亂,穀倉被搶劫。最嚴重的暴亂髮生在瑞士,極度的饑荒令國家進入危機狀態。

1816年,在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夏天結冰霜,當時究竟多可怕?

04

小結

從政治格局和社會發展現狀來看,清代正是在嘉道之間開始步入衰退,這段時代也是災荒的多發期,災荒必然導致民變,因為氣象震盪直接影響農村穀物產量,而各種資源缺乏則導致人們矛盾。或許天氣變化與王權強弱相互之間的確存在著微妙的聯絡。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