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法治已然取得長足進步。

但是,矛盾的是,至今幾乎沒有一部全景式展現中國法治的電視劇代表作,更沒有一部與時俱進展現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電視劇新力作——

它幾乎是一個電視劇創作領域的「無人區」。

究其原因,就是在於,這類題材,非常之難。

所以,

《底線》的出現,1號願稱之為「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本文,筆者就將聚焦《底線》的「三難三破」。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第一難:專業之難

擺在法治劇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專業之難。

法官,作為一種職業,可謂是百業之中,難度係數最高者,沒有之一。

因為它涉及了大量法規、大量法條,不僅法律知識點複雜,且不允許胡亂發揮,因為透過電視劇,是會影響大眾認知的。所以,對於創作而言,它既要求主創有非常深度的投入,吃透法律法規;又要求有非常精準的把握,不能出錯出亂。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得易懂、好看,兼顧專業性和藝術性。

所以,若非有極強的社會使命感與長期主義精神,正常人的反應是,「這太麻煩了」,何必吃力還未必討好呢?市場上大有可以輕輕鬆鬆又容易成功的題材。

但是,這個「無人區」不該「無人」,這是一個非常有必要出作品、出精品的領域。

我們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而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執行。而電視劇,作為當今受眾面最廣的文藝形式,它能喚醒全社會共同參與法治建設,在普及法治精神上、提升法治意識上、健全法治素養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那麼,在高必要性和高難度性的衝突下,《底線》為何敢率先破局?

很重要的一個底氣,就是他們形成了一個最能攻堅這個難題的戰隊——

在法律的專業性上,有最高人民法院深度參與。

從《底線》的策劃階段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就開始全程參與,提供調研配合、配合採風創作,並在整個拍攝期間,都有專業法官全程陪同,在場指出什麼地方可能有誤區、什麼地方可能有存疑。所以,可以說,《底線》是在「最高法」的「最高品控下出的法治劇」。

在影視的藝術性上,有瀟湘電影集團的精品護航。

瀟影集團是中國七大國有電影集團之一,64年來,拍攝了500餘部影視作品,15次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3次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1次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36次榮獲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近年來,更是在「新主流影視劇」上連續發力,推出了包括《理想照耀中國》在內的一系列優質作品。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在專業性與藝術性的會師之下,《底線》專案組在籌拍階段便系統地組織了採風團隊赴長沙、衡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等

60餘家

法院和調解組織實地調研,系統性地瞭解了法院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採訪一線法院工作者

200餘名

,建立起人物原型檔案;收集各類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超過

500餘件

,並建立案件素材庫。

歷時3年,修改20稿,這個最熬人的專案,終於還是被熬出來了。

第二難:破題之難

一難總是接著一難。

恰是因為第一難讓此類題材無人探索,因此也就沒有型別化的參考,作為率先的探索者,怎麼破題,就成了第二難。

但是,《底線》卻把這個「破題之難」轉化為了「破題之巧」。

在十八大以來,中國法治進步,體現在法院中,很鮮明的一點,體現在立案庭。

因為它是最能體現新時代法治理念中,

「一站式建設」「訴源治理」

等先進的理念之所在。立案庭是法院向人民群眾敞開的大門,它有些類似醫院門診大廳的分診臺,但又承擔更多功能,不僅能夠進行立案分流,還能進行訴前調解。如果調解得當,問題得以解決,老百姓也就用不著打官司了,既是對司法成本的節約,也是對百姓成本的節約。

這部作品,恰恰就以立案庭作為破題之眼,故事建構了一個以立案庭為主,民事庭、刑事庭並行,兼有知產庭、速裁團隊等全景式新時代法庭面貌。

那麼,除了切中法治熱點,它還巧在何處?

一方面,定位精巧。

要做好破題,就要想好定位。

《底線》的破題,著眼於兩個維度的定位——

一個維度,是在劇集領域的定位。

因為法治題材的作品實在有限,定位就要放在更大的涉案題材之中,縱觀國內,要麼就是調色非常陰鬱的「型別劇風格」,要麼就是飽和度非常高的「偶像劇風格」,而這兩者,都是「非現實」的。而《底線》要做的,則是「現實主義風格」。

另一個維度,是在觀眾認知的定位。

此前,法治相關內容,都是讓人感覺非常嚴肅、非常遙遠的。而《底線》要做的,則是有煙火氣的、沒距離感的。

因此,在兩個維度交疊之下,有著「現實主義煙火氣」的立案庭,就成了最佳破題口。

比如剛剛播出的第四集,甚至立案庭的法官們,還要處理服裝店老闆和客戶的糾紛,還在幫忙雙方「討價還價」,八折不夠?七折可不可以?法官助理王姐還要幫腔,「七折是不是你們店最高的VIP了?多划算呀,買100減30,不要你就吃大虧了」。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所以,這樣的定位下,就讓《底線》不論是在型別的定位上,還是在大眾的認知上,都有顛覆之感,你能看到社會百態,看到人間煙火。

另一方面,人設討巧。

而在這樣劇的定位下,法官也有了「新人設」。

他們從高臺上落地,不是刻板冰冷的,而是煙火人間的。

靳東飾演的立案庭庭長方遠是最典型的人物。第一集就用一場戲,精準刻畫了他的人設。立案庭的法官助理周亦安(成毅飾)是很實踐派的,而最高法的年輕幹部葉芯(蔡文靜飾)是很理論派的,正巧方遠撞見實踐派的周亦安與理論派的葉芯因為如何恰當處理調解發生爭執,方遠表面上是在指責周亦安,實際上只是混不吝地打圓場。但在後來,葉芯才知道這個看似混不吝的庭長,卻是星城區基層人民法院的「定海神針」,正是因為有他,立案大廳才能正常有序運轉。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這樣的人物,就特別真實,也特別討喜。他不是教條主義的人物,而是靈活的、變通的,看似有些「油滑」,實則只是「外圓內方」,看似有些「混不吝」,實則「拎得清主次」。

而這樣的人設,正是源於現實。

《底線》文學總監王凱告訴筆者,這個人物是「比較真實地還原我們在採風階段,所接觸到的立案庭的法官們,他們讓我們看到跟大部分人想象中不一樣的法官,有點八面玲瓏,有點江湖氣,但是這就是我們可愛的立案庭法官們,因為他們要面對各色各樣、各行各業的人。如果他們不是這樣的人,就不能處理這樣的事」。

第三難:精彩之難

但是,只是復刻現實、還原現實,還不足以成為佳作,它還必須必須精彩。

然而,在公檢法題材中,它是最難做得精彩的——

公安題材最受歡迎,因為它有強動作、強懸念,不管是刑偵、經偵還是禁毒,觀眾很容易跟著警察的動作、視角而入戲;

檢察題材也有優勢,因為它可以調查,要去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也就有了完整的敘事鏈;它可以控訴,並且是代表國家、代表人民去打官司,這種立場也能引人入勝。

但是法官,他的職責是審判,坐在法庭上聽雙方說,沒有太強的動作、也沒有太大的懸念,且不能與當事人有過多的接觸,需要居中裁判。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那麼,種種制約之下,這一題材如何破局呢?

《底線》的答案是——

缺乏動作,那就做足文戲。

在敘事上苦下功夫,在前後修改共計20稿、超過1128個小時反覆打磨劇本之後,終於呈現出最終這版全景式、多視角、多案並行的強文字。

全景式,

就是上述所說,呈現包括立案庭、民事庭、刑事庭的中國法院群像,甚至它還在構建一個更大意義的「司法共同體」,包括了各類律師,包括了人民調解員,構成了中國司法共同體的大群像。

多視角,

就是呈現了原告方、被告方、法官的三方視角,所以,原告與被告都會從他們的視角回溯各自的經歷、表達各自的立場,而甚至在法官中,也會出現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立場,比如雷星宇案,一位法官認為是故意殺人,一位法官認為是防衛過當,因為不同的法官對於司法解釋、證據有自己的認知,同時法官也是凡人,也會在看待法案時,帶有自己的個體經驗、自己的主觀判斷。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多案並行。

以前期採風建立的強大案例庫為支撐,他們把「案件敘事」盡力做到最好。既有以案件為主題,構成彼此互文,比如同時將幾種不同情況的離婚案、不同立場的性騷擾案,多線交織在一起,由此你會看到同類型案件的全視角展現,也會感到現實生活的複雜多元;也有以案件為調劑,增添作品色彩,比如這兩集太激烈了,那就穿插一些詼諧幽默的小案,比如第一集里弄丟了欠條的小案,第四集裡服裝店長短腿的爭端,就在「雷星宇案」與「駱優優案」等大案間,起到了很好的調劑作用。

《底線》:新時代法治劇的破冰之作

《底線》文學總監王凱告訴筆者,整部《底線》共有40個案件,並不拘泥於一種格式、一種長短,有的放大去做,有的點到為止,並不固執於一種敘事結構,而是以「大案套小案」的總原則,嘗試各種敘事方式,達到最靈動的敘事效果。

缺乏懸念,那就做足情感。

雖然,相較於公安、檢察,法院題材雖然弱於懸念,但是強於情感。

法院,是情、理、法最集中爆發之地、最糾葛衝突之地,所以,放大它的情感濃度,就成了能否把《底線》做得精彩的重點。

「透過採風,我們更能感受到,法官這個職業,其實就像醫生治病,只是他治療的是社會病。所有身患社會病的人,他們累累傷痕,他們愁腸鬱結,他們來到法院,是尋求病根的去除、創傷的平復,所以,在一本本法官的卷宗裡,是一場場凡人的悲歡離合。」

比如在「駱優優案」裡,就是情與法在理上的撕扯,尤其落在母親這個角色上,這種內外衝突,更加劇烈。在案件的前期,即使她意識到也許女兒的死,也有她的個人原因,但是她還是不依不饒地堅持著,錯,都在對方;但是,直到法院判決下來,她才卸下偽裝,面對內心創傷,嚎啕大哭地說,「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知道我不會逼她的。」

所以,《底線》做的不只是「講理的法」,更是「通人的情」。

有情有理,才能動人。

1號結語

正是在這樣的「三難三破」之下,透過《底線》,也許對於很多人而言,第一次這麼全景式地瞭解我國新時代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

它更加

人性

,有了「送法上門」的新嘗試,這在後續劇情中將有體現;有了「人民調解員」的新角色,他們從人民群眾中選拔出來,站在人民的角度,以最樸素的觀點,給予法院參考;

也更加

公開

,比如「駱優優案」公開庭審直播,劇中的主播們紛紛圍觀,因為案件判決影響他們切實利益,而這樣公開透明的司法實踐,這樣與時俱進的新媒體思維,是中國特有的。

無論是立案庭的訴源治理,還是庭審直播的公開透明,在世界範圍的司法實踐中,都是大膽而先進的。我們既要看到「司法成果」,更要建立「司法自信」。

如此這般,這樣攻堅克難,也才不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