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專訪《只此青綠》舞者孟慶暘:既然選擇了舞蹈,就要拼到底

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陳正洋 文 記者 宋若旻 攝影

頂端專訪《只此青綠》舞者孟慶暘:既然選擇了舞蹈,就要拼到底

從《只此青綠》在2022年央視春晚走紅開始,孟慶暘的2022年就和“青綠”融為一體。

5歲在老家周口接觸舞蹈,9歲進入北京專業院校學習,16歲在北京舞蹈學院讀本科,20歲進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成為一名舞者。“孟慶暘”三個字幾乎與舞蹈繫結。

2022年6月底,正值《只此青綠》百場巡演,孟慶暘在接受頂端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對“青綠”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常年漂泊在外的她也思念河南的空氣和美食。

9月19日下午,孟慶暘在排練間隙再次接受頂端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她首先提及的依然是河南,“我下了高鐵後,聞著家鄉的空氣,心裡特別踏實。”她如今是黃河科技學院的客座教授,面對廣大河南的舞蹈學子,她認為,雖然學舞非常苦,但既然選擇了舞蹈,就不要畏懼。

頂端專訪《只此青綠》舞者孟慶暘:既然選擇了舞蹈,就要拼到底

問:如今伴隨“青綠”走過160多場,對《只此青綠》有何新的感悟?

答:

對我來說,遇見“青綠”,一切都非常珍貴。我作為舞者,作為演員,在習舞之路上就做好了為角色服務的準備。能夠接到這樣一個好的作品、好的角色,無疑是非常幸運的。“青綠”是一個非常大寫意的角色,和我以往接觸過的角色相對不同。編劇老師為“青綠”寫過一句話:“我願靜待畫中千年,只為以絢爛此身,成全時空的聯結。”“青綠”也許是千里江山圖中的畫魂,也許是畫家與展卷人的時空連線者。

問:你植根於河南,成長為全國知名舞者,經歷了怎樣的成長道路?

答:

我出生於河南周口,五歲參加周口電視臺的舞蹈節目,接受了舞蹈的薰陶,九歲去了北京,16歲進入北京舞蹈學院讀本科,20歲進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成為一名舞者。我最大感受是,舞蹈藝術帶給我一種堅韌的性格,正是這種堅韌,才促使我能夠一直站在舞臺上,去好好享受舞蹈藝術的無窮魅力。

問:如今二次回到家鄉演出,感覺如何?

答:

在河南土地上演出,我整個人會更加放鬆,前天(注:9月17日)下了高鐵後,聞著家鄉的空氣,我心裡特別踏實。(喝胡辣湯了嗎?)當然喝了,這可是家鄉獨有的味道。青綠劇組中的演員有四個河南人,能和老鄉一起出差,一起工作,特別是一起回老家演出,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頂端專訪《只此青綠》舞者孟慶暘:既然選擇了舞蹈,就要拼到底

問:面對河南的舞蹈學子,你會給出哪些專業建議?

答:

幾年前我受邀擔任黃河科技學院的客座教授,有時間回鄭州的話,我都會去趟學校和學生們交流。我覺得舞蹈這門行業非常吃苦,也很辛苦,成為一名真正的舞者後就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所以我就會跟學生們講,既然選擇學習舞蹈就不要畏懼,也一定不要吝嗇自己休息的時間,有些課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只能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去揣摩、訓練。

問:如今《只此青綠》獲得文華獎,這份榮譽對你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只此青綠》給你最大的財富是什麼?

答:

角色給賦予演員一些很微妙的能量,《只此青綠》獲得文華獎,對我們來說是剛開始,我們相信以後會更好。雖然現在演出了100多場,但每場演出前,導演都會在現場進行細節微調,我們也永遠保持百場如一的心態去演出,即使晚上演出,我們也會在下午的空隙進行排練、打磨,大家都保持著樂觀積極的狀態,就是為了一部佳作能永遠在舞臺上延續,每個演員都是一顆螺絲釘,要在自己的崗位上捍衛職責。

問:成名後有壓力嗎?明星光環會不會對你造成工作上的困擾?

答:

無論外界怎麼看,我始終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一名普通舞者,我們會化壓力為動力,在舞蹈藝術上不斷探索,塑造好每一個角色。

(文中演出劇照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提供,攝影:王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