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為何成群結隊?

文章轉載自: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ECSFRI,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

在海洋館的海底隧道里,或是與深海有關的紀錄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成群聚集的魚兒游來游去。人們在驚歎之餘,不禁好奇,魚類為什麼喜歡“成群結隊”,魚類的叢集行為有什麼生物學意義呢?

魚類為何成群結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世界上有記載的魚類2萬多種。據估計在這些魚類中,生存期間都集結成群的佔25%,僅在稚魚階段集結成群的佔50%,這些數字表明,魚類的叢集現象是相當普遍的。

科學家利用船舶和飛機對魚群大小的調查發現,日本海鮐魚群大多由5萬尾~10萬尾個體魚所組成。當幾萬尾的鮐魚群浩浩蕩蕩出現時,水色竟呈現紫紅色或紫黑色。最大的太平洋鯡魚群竟有100萬~300萬尾。顯而易見,這些魚群都是非常大的。

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叢集行為是魚類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而被保留下來的一種適應性,對魚類的生存起著十分有利的作用。在生物學意義上,叢集行為不僅可以減少餌料魚被捕食魚發現的機率,而且還會減少已被發現的餌料魚遭到捕食魚成功捕殺的機率。

乍看起來,由幾千尾甚至幾萬尾魚組成的魚群也許十分顯眼,但實際上在浩瀚的海洋中,一個魚群並不比一尾單獨的魚更容易被捕食魚發現。箇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涉及魚群所處環境的光學特性。

由於海水中懸浮微粒對光線的吸收和散射,物體在水中的可見距離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特別清澈的水中,物體的最大可見距離也只有大約200米,而且這個距離與物體的大小無關。假如魚群的個體數為1000尾,對其中的一尾魚來說,被發現的機率僅為這1000尾魚分散時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見,魚群組成的個體越多,個體魚被發現的機率也就越小。

魚類為何成群結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開闊水域的小魚為了應付海中缺乏遮蔽物的不利環境,便一尾跟著一尾,相互遮擋,從而形成了群體。當它們受到攻擊時,魚群會變得更加密集。此時,捕食魚也許會把小魚組成的密集魚群看成“龐然大物”,這樣一來,小魚遭受攻擊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雖身處險境卻安然無恙。對數量眾多的小魚來說,“成群結隊”能夠增加安全係數,保證它們在“大魚吃小魚”的環境裡生存和發展。

叢集行為在魚類的生活中還具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作用。首先,與單獨的個體魚相比,魚群對不利環境變化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這種集團抵抗機制是由魚體表所分泌的黏液決定的,叢集行為不但能增強魚對毒物的抵抗力,而且還能降低魚的耗氧量。從水動力學的觀點來看,魚在水中叢集游泳可以節省個體魚的能量消耗,游泳中的魚所產生的渦流能量可以被緊跟其後的其他魚所利用。因而,魚群中的個體魚就可減少一定的游泳努力而不斷前進。

科學家發現,叢集行為在魚類的洄游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適應意義,甚至平常單獨生活的魚在洄游時也集結成群。叢集性的魚類也許能更快找到洄游路線,因為較易發現某些定向標記。

而叢集行為在產卵時的作用也是很明顯的,同一種魚只有在同一場所叢集,才可能使卵子和精子有足夠大的相遇機會。而且許多個體魚聚集在一塊進行交配、產卵,在遺傳因子擴散方面也起到了某些作用。

毫無疑問,這對於魚類繁衍後代、延續種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魚類為何成群結隊?

△內容來源: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ECSFRI,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可為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