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智珠在握的諸葛亮,深受大家的喜愛。無論他治國經略還是運籌帷幄把握戰局,他在《三國演義》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無數喝彩。但諸葛亮在識人用人方面,卻屢遭爭議,他極力培養的馬謖,只會紙上談兵,痛失街亭。蜀國猛將魏延在諸葛亮眼中,天生反骨不可重用,對諸葛亮千依百順的劉備,卻堅持重用。諸葛亮的識人方面,真的如此差嗎?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識人方面並不如傳言的那樣不堪。人非聖賢,豈能無過,比如曹操,善於知人善用,但依舊看錯了于禁。孫權,深諳用人之道,也看錯了諸葛恪。所以並不能以一次錯誤,去否定一個人的能力。諸葛亮識人的能力,也是十分出色的,並且總結了“五害”說法,身邊有這樣的人,可真得小心謹慎了。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識人用人方面表現得十分出色。比如諸葛亮看透魯肅的性格,於是“三借荊州”為劉備取得堅實的基礎。諸葛亮疏遠擁有五點型別的人,“此所謂奸偽悖德之人,可遠而不可親也”,諸葛亮認為這樣的人為身邊的“五害”,只可以做普通的朋友,不可以深交。

一、結黨相連,毀譖賢良

首先,諸葛亮認為結黨營私,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大局輕易詆譭他人,這樣的人不能深交,並認為這種型別的人,最應該遠離。為什麼諸葛亮認為這種人要保持距離呢?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諸葛亮之所以總結這一點,來源於他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因為這種人多年的準備,功虧一簣。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起初屢屢獲勝,甚至司馬懿都不敢出門迎戰,司馬懿即便被人稱為“畏蜀如虎”,仍然不敢與諸葛亮一戰。

在這勝利在望的時刻,李嚴卻突然來信告訴諸葛亮,後方軍糧籌措不齊,難以供給北伐大軍。後勤糧草供給不上,堅持北伐很容易被司馬懿抓住機會反敗為勝。諸葛亮無奈下令撤退,但大軍回到成都後,李嚴一臉茫然的問諸葛亮為何率大軍返回,否認信件中講述的糧草供給不上的說法,實際上後勤糧草十分充足。李嚴為何這樣做呢?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李嚴劇照

李嚴和諸葛亮都是劉備臨終之際的託孤大臣,雖然諸葛亮沒有做任何損害李嚴利益的事情,但在李嚴眼中,諸葛亮成為他達到位極人臣的巨大阻礙,雖平時沒有表現出來,但暗地結黨營私,勾結了一批勢力,尋找機會陷害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李嚴眼中只有陷害諸葛亮的時機,全然不顧大局。幸虧諸葛亮慎重保留了李嚴的信件,作為憑證免受李嚴的陷害,但第四次北伐卻因此失敗,十分可惜。

二、侈其衣服,異其冠帶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一個人的衣著,是他人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一身好的打扮,往往能夠體現自己的素養和內涵。為何在諸葛亮眼中,成為第二種不可深交的人呢?

這要從第一個字“侈”說起,精心裝扮自己的行裝是應該的,但一定要有一個尺度,超過了這個尺度,這個人就存在一定問題。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劉禪與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認為每個人都應有一把尺度去衡量一個人,比如蜀國有一個頗有才華的人,來找諸葛亮謀取一官半職,他的才華足以勝任蜀國的任何一個縣尉,但他的衣服比劉禪穿的都奢華,雖看似衣冠楚楚,相貌端端,但在諸葛亮眼中看來,他的服飾過於精心,且不論他的財富問題,就是這樣一個人每天都精於打扮自己,有多少的心思會放在治理地方上面呢?更何況,他所穿著的服飾,遠遠超過他現在的身份,在諸葛亮眼中,是一個虛假的欺騙行為,對他的才學十分懷疑。超過自己身份尺度的人,到任後,很容易越過自己的職能,做出傷害地方的事情。

三、虛誇妖術,詭言神道

在古代很多現象都沒有科學的說法依據,更多的將這些現象,歸根於鬼神之說。於是,在古代出現了一批,假借鬼神之說,擾亂正常秩序的人。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孫策劇照

比如孫策十分痛恨于吉,並不顧一切地要殺掉于吉。于吉充其量只是一個江湖騙子,怎麼可能讓孫策如此大動干戈呢?

這要源於于吉假借江湖騙術,宣揚鬼神之說。孫策的手下,深受他的迷惑,竟不顧君臣之禮,去參拜于吉。孫策手下的將領都被于吉所迷惑,孫策治下的百姓被迷惑的程度可想而知。且不論真假,迷惑孫策手下和百姓後,如果不加以制止,于吉的權利將因此凌駕於孫策,孫策正是因為這點,不顧一切的殺掉于吉。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于吉-漫畫

東漢末年的亂世,起始於黃巾軍之亂,張角宣揚的太平道,來源於《太平清領書》,而這本書就是于吉傳授給張角的。深受迷惑的百姓跟隨張角,爆發黃巾軍之亂,對東漢朝廷的分崩離析,造成的沉重一擊。諸葛亮因此十分痛恨用謊言迷惑他人的行為。更是將此類迷惑他人,獲取利益的人歸於“五害”。

四、專察是非,私以動眾

在生活中,充次著很多的小道訊息,比如公司裡,某某前臺和某某經理十萬個外出故事。這些小道訊息,雖然能夠博得他人的傾聽,但很容易對他人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諸葛亮認為這種搬弄是非,傳播小道訊息的人,不可深交。比如在三國時期,蜀國有一個叫做彭羕的人,由於他對劉備的安排十分的不滿,於是找到馬超,搬弄是非的說道:“劉備啥也不懂,馬超將軍你在外征戰,我在內治理安民,蜀國何愁強盛不起來!”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馬超劇照

劉備並沒有看不起他,只是他的能力只能做到這樣的水平,彭羕搬弄是非,向馬超傳達劉備不會用人的訊息,如果馬超聽信他的話,馬超對劉備的命令 就是七分聽從,三分懷疑。幸好馬超及時彙報給劉備,避免彭羕這種人,在蜀國內部到處搬弄是非,混淆黑白。如果放任這類人,隨著地位增長,他搬弄是非的影響將隨之增長。等到達一定高度,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五、伺候得失,陰結敵人

在關羽血戰荊襄的時候,關羽發現糜芳失職,沒有按照指定時間,為蜀國軍隊籌集足夠的糧草,關羽氣惱之下說:“打完仗,再收拾你!”。關羽當時面對東吳大軍,心高氣傲的他說了一句狠話,但打完仗關羽真的會殺了糜芳嗎?我想不會的。畢竟糜芳從劉備潦倒就開始跟隨征戰四方了。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關羽劇照

然而糜芳卻趁關羽在前線作戰,他卻在後方投降東吳,關羽的被殺,糜芳難辭其咎。糜芳眼中只有眼前的利益,“伺候得失”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惜“陰結敵人”,背叛了蜀國投降東吳,將昔日同袍關羽置於死地。

在眼中只有個人得失的人, 諸葛亮深知這類的危害,於是也歸為“五害”。

煮酒看茶聊歷史

諸葛亮小心謹慎的“五害”,一次讓諸葛亮功虧一簣,身邊很常見

即便智慧高絕的諸葛亮,不惜將此五類人歸為“五害”。由此可見他們的存在,擁有什麼樣的危害。不僅應用於三國時期,同樣也應用於今天,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能勸誡改正不妨分享給他看一下,如果不能勸誡,自己要在生活中慎重一些。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心書》、

《三國志》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