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立春以後,氣溫還沒有回升,大棚裡的溫度相對比較低,再加上連續陰天增多,棚室通風量減少,澆水間隔長,然而越冬一大茬蔬菜當前正值結果盛期,蔬菜要想高產就必須要補充大量的水肥,導致出現溫度和水肥處於完全矛盾的一個境地。

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那麼,如何協調蔬菜生長所需的水肥與環境條件之間的矛盾,來提高蔬菜對水肥的利用率呢?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矛盾問題,應從肥料和提高根系活性兩方面來著手。

第一就是盛果期的蔬菜逢水就帶肥。

在低溫環境下,蔬菜生長新陳代謝緩慢,肥水吸收利用率降低,再加上澆水間隔期長,一旦水肥供應不足,很容易出現畸形瓜或長勢不良的情況。因此每次澆水時,儘量都要隨水衝施一部分肥料,選擇肥料時,一定要選擇吸收利用率高的產品。

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因此在低溫寡照的環境下,澆水間隔儘量不要超過15天,若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澆水間隔還可以適當延長,這種情況下應逢水帶肥,可以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調節用肥量和肥料中不同元素的配比,確保植株均衡生長。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大棚開始使用滴灌裝置,在使用滴灌澆水時,因澆水量減小,可在澆水時就衝肥,在最後約一個小時前,再澆清水,來把表層的肥料利用水流下滲至較深的土壤中。

第二是配合功能性肥料進行衝施。

在蔬菜種植過程中,生物菌劑與化學肥料進行合理搭配使用,一方面可以利用生物菌來達到調理土壤、調節植株生長、促進土壤中養分的吸收的作用,降低礦質養分在土壤中的殘留,另一方面又可以滿足生物菌在調節和促進植株生長過程中對於礦質元素的需求。這類生物菌劑品種很多,主要有枯草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哈茨木黴等。

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同時也可以配合使用生根劑類產品,起到促生新根、養護根系的作用,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以此來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主要品種有腐殖酸、甲殼素、魚蛋白、海藻精等。

第三就是使土壤保持合適的溫溼度。

地溫過低,作物的根系生長髮育能力緩慢,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就弱。這就需要有適宜的地溫,才能保證根系正常生長。可以透過各種措施來提高提高土壤溫度,如增強大棚的保溫效果,鋪設地膜、碎秸稈或者稻殼等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溫度。

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肥料施入土壤中,需完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土壤應保持溼度在70%左右,而根系在土壤溫度在20-25℃之間時,活性最強。土壤適宜的溫溼度環境,能增強根系活性,也可以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第四是肥料使用品種要合理。

吸收肥料和營養是透過根系來完成的,而一般吸收肥料是主要靠毛細根,因此在使用肥料時,一定要同時促進毛細根的生長,才能保證蔬菜營養的全面吸收。

立春以後大棚地溫回升慢,施肥要謹慎,同時也要注意方法

可以使用功能性的肥料與大量元素搭配衝施,不僅可以及時補充蔬菜必須的各種營養,還可以調節改良土壤,為根部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還能增強作物抗逆性,減少病害的發生。

透過以上措施的合理調控,就可以在地溫比較低的情況下,及時有效的補充作物生長需要的肥料,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