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網上盛傳這樣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誠然,話雖然略帶戲謔,然而卻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形象地比喻出了“量子科學”的神秘與強大。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佈成功構建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九章”。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那麼這個“九章”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強大呢?

據悉“九章”量子計算機是76個光子量構建的,為目前世界之最。

它在處理波色取樣問題時,100億個樣本,它只需要10個小時左右,而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卻需要1200億年左右。

通俗地來說就是“九章”只需要一分鐘完成的計算,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卻需要一億年左右,落差之大令人咋舌。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然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構建這一“霸權式”量子計算機的最核心成員陸朝陽,年方不過38。

陸朝陽,中科大畢業,28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博士學位,33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34歲被英國《natural》評為“中國十大科學之星”,35歲獲得國際物理學“菲涅爾獎”,36歲獲得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38歲以中國科學家第一人的方式獲得美國光學學會的阿道夫隆獎章。

其它國內、國際大小獎項,斬獲無數。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一句話:他是國內量子科學的權威,光芒閃耀之至在國際上都令無數量子科學的巨星稱讚。

2016年6月21日,在英國《natural》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話一語中的“他(陸朝陽)是量子鬼才!”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那麼年紀輕輕的陸朝陽,到底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呢?他的成才之路又是怎樣的呢?

談起陸朝陽就不得不提他的導師潘建偉。

在陸朝陽多次的講話中曾不止一次感概他的導師潘建偉對於他走上“量子道路”的重要性。

當初正是恩師的一條簡訊,才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開展祖國的量子科學事業。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陸朝陽與自己的導師潘建偉同出於浙江東陽,緣分使然兩人後來又成為了東陽中學的同校師兄弟。

陸朝陽出生農村,家境寒微,然而艱苦的生活環境卻鍛煉出了他那一顆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心。

高中年代,陸朝陽的成績十分優異,尤其對物理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有一年東陽中學邀請知名校友潘建偉回校給學生們做關於物理學的主題演講,臺下的陸朝陽聽得津津有味。

在潘建偉演講下首次認識到了物理世界是那樣多姿多彩、奇妙無窮。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當時陸朝陽萬萬沒想到,多年後他會和臺上這位閃耀著物理世界光芒的男人一起共事,並一起為國家的量子科學事業披荊斬棘。

2000年,陸朝陽考入中科大物理系。

原本他研究的領域是微電子專業,然而03年的一次同鄉聚會,卻把他帶到了中國量子科學的權威潘建偉面前。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兩人既是同鄉,又是師兄弟,可謂是他鄉遇故知,很快就變得無所不談。

當潘建偉談起自己的科研藍圖時,深深地吸引住了陸朝陽。

此次聚會後不久,陸朝陽就改變了自己此前的研究專業,打算投身量子科學門下,與師兄潘建偉一起為祖國的量子科學拓荒。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04年,陸朝陽在從中科大畢業後,成功被保送到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和量子資訊研究部,投在潘建偉門下開始研究光子糾纏與量子計算。

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任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資訊研究部主任,是中國量子科學方面的權威。

能投在其門下也標誌著陸朝陽已經成為了一名高階研究員,正式向科學家邁進。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在量子物理領域,老天爺給陸朝陽搭配上了一顆驚才絕豔的大腦。

當時潘建偉實驗室的研究理念認為“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因此要想把實驗室的科研水準打造成世界一流就必須得把自己的眼光與要求與世界超一流研究機構對齊。

因此它對研究人員計算量、嚴謹度、創新性和動手能力的要求達到了十分嚴苛變態的程度。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然而嚴師出高徒,這對樂於此道的陸朝陽來說,高標準的要求非但沒有難倒他,反而讓他甘之如飴,使得他始終能以最飽滿熱枕的狀態投身研究,慢慢把他帶到了量子世界登堂入室的高度。

潘建偉的實驗室雖要求嚴苛,但在思想上卻是不受限,只要方向正確,學生都可以天馬行空,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才華。

潘建偉始終相信,科學就是靈感迸發的產物。

在這種相對寬鬆沒有條條框框的研究氛圍裡,陸朝陽很快憑藉著自己的過人天分在理論、設計和動手能力上嶄露頭角。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談到陸朝陽的勤奮與不屈,潘建偉曾回憶,05年的時候要把光學平臺從中科大的西區搬到東區,並且還要重新安裝,升級到具有操縱六光子糾纏的能力。

當時負責這一艱鉅任務的恰恰是陸朝陽。

當時要完成這一任務,遠沒有想象中那樣簡單,不僅需要保證製造出的糾纏光源既要純,又要亮,製造出來後還要透過大量實驗和論據去證明它是六光子純糾纏。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當時這個任務,折磨了陸朝陽大半年幾乎都快把他搞瘋了。

雖然已經制造出了純光源,但是一直無法完美地透過實驗與論據來演示它就是六光子純糾纏。

但是當時在這一方面,又無他人的先進經驗可借鑑,陸朝陽可以說是瞎子過河全靠蒙。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半年後的一個深夜,陸朝陽給自己的導師潘建偉發了一封郵件訴苦:“老師,新的判據太難了,要不我們還是用老一套方法來演示六光子糾纏吧……”

郵件發出不久,潘建偉就回信狠狠地批評了他半途而廢的念頭,並循循善誘,再一次堅定了他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往一流科學邁進的科研目標。

當晚,陸朝陽羞愧難當,痛定思痛,很快就調整好心態再一次扎進了新一輪研究裡。

從05到06年整整兩年,陸朝陽幾乎沒有自己的個人生活,放棄了所有節假日,吃喝住都泡在了實驗室裡,誓與難關不死不休。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2007年2月,英國《自然。物理學》專欄上,一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驚豔了世界物理學。

文中稱這名24歲的中國年輕物理科學家打破了世界量子研究領域的兩個記錄。

首次透過實驗實現了六光子純糾纏的“薛定諤的貓”態和簇態。

這個年輕人,正是陸朝陽。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兩年的光陰,陸朝陽一鳴驚人。

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磨礪出了陸朝陽身為一名科學家所應當具有的強大內心與頑強精神。

不僅使得他超水平地完成了任務,還把他帶到了一個科學研究的更高起點。

從08年開始,潘建偉與陸朝陽的共事短暫擱置。

因為從這年開始,潘建偉有意讓自己這位得意門生在量子領域更上一層樓。

他主動把陸朝陽推薦到了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希望他學成歸來之後能夠帶領祖國在量子物理領域攻關克難。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當時我國在量子物理領域方興未艾,身為一流科學家的潘建偉嗅覺靈敏,深感此域的前景與自己所肩負的使命。

因此把大批學生推薦到了國外知名學府深造,寄希望於他們學成歸來,振興中華。

08年,陸朝陽因其在量子物理領域的卓越成就被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以全額獎學金的方式錄取讀博,研究基於半導體量子點的固態體系量子調控技術。

陸朝陽本就驚才絕豔,加之性格頑強、學習刻苦,極善團結同學,很快就在新的領域屢有斬獲。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09年的一天,陸朝陽突然收到了自己的恩師潘建偉的一條簡訊。

簡訊內容這樣寫道:“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早日歸來,為中華民族復興做貢獻。”

陸朝陽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遠在國內的老師潘建偉當天受邀到北京參觀了“復興之路”的主題展覽,深深地觸動了他那顆“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的愛國之心。

同時也深感自己身為國家與人民培養的科學家的使命之重,這才給學生們發出了這樣一條簡訊。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陸朝陽當即大受鼓舞,發誓要努力學習,刻苦求知,將來把最先進的科學與技術帶回去。

在3年的劍橋學習生涯,陸朝陽捷報頻傳,包括首次獲得量子點的共振熒光和觀測單電子自旋馳豫和量子躍遷。

2010年中國男孩陸朝陽的大名再次登上了英國《natural》雜誌,以首次實現量子點電子自旋態的非破壞性讀取再次問鼎世界之巔。

2011年,陸朝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劍橋大學博士論文答辯,並婉拒了劍橋大學與英國相關科研機構的高薪留任毅然踏上了回國的班機。

一回到國,陸朝陽就馬不停蹄地與自己的恩師潘建偉會師,實現了自己當年“學成回國”的約定。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如果說某個人有絕對的天賦與絕對的勤奮,那再加上正確的導師引導,那往往意味著會100%的成功,顯然陸朝陽就是這樣的例子。

陸朝陽在一回國之後就憑藉自己過人的專業能力與知識,在與老師潘建偉的默契合作下,兩人迅速在量子物理領域取得了不少卓著成果。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2011年,陸朝陽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14年斬獲國家“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16年6月21日,陸朝陽再次問鼎英國《natural》雜誌,並被冠之以“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和“量子鬼才”的稱號以褒獎他在世界量子物理學方面的驚才絕豔和貢獻。

此後從2017年到2019年,他又相繼斬獲了在世界物理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菲涅爾獎”、“仁科芳雄亞洲獎和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然而諸多獎項與光環加於一身的陸朝陽卻未迷失,始終守得淡定如一和戒驕戒躁的初心,一門心思的搞科研。

在他看來這些東西都不過是自己科研成果的副產物,只要有成績,這些東西自己通通都可以不要。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2020年12月4日,中科大宣佈其校潘建偉團隊成功構建出了76個光子量的量子計算機,引《九章算術》的寓意給其取了一個頗具東方韻味的名字“九章”。

訊息一出,普天同慶,舉世震撼。

國內各大媒體紛紛發表賀文,國外媒體無不一片轟然。

要知道此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還是美國的谷歌公司於2019年9月構建出的懸鈴木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而中國潘建偉團隊構建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在計算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波色取樣時,速度等效來看整整是“懸鈴木”的100億倍,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已無須多論。

同時“九章”在同比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富嶽”的情況下,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波色取樣只需要200秒,而“富嶽”則需要6億年。

這組資料一出,在人類量子計算機史上,絕對是里程碑式的。

直接意味著中國從美國手中奪過了在計算機上的“量子霸權”獨佔鰲頭。

當然有此傲人的成績,潘建偉團隊所付出的心酸與汗水也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據悉,潘建偉團隊一共有20多名年輕教授,每名教授下屬20多名學生。

就是這近400人,十年磨一劍,負責著這一事關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性研究專案。

在研究時,大家各自分工、緊密團結、協同合作,使得整個機構有條不紊。

身為團隊的核心成員,陸朝陽在接受採訪時首次透露在研究時團隊成員間的默契配合與動手能力是最重要的。

當今世界的很多超一流大學在篩選生源時往往會考察他的團隊配合與動手能力,這是十分必要的。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對於如何培養自己學生的團隊配合與動手能力,陸朝陽深諳此道,對此他的學生深有體會。

學生鄧宇皓說:“就像學游泳,理論再多不如跳到水裡撲騰幾下。”

在研究過程中,陸朝陽給定一個方向讓鄧宇皓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能力。

甚至讓他負責多個重要專案,讓他把自己學到的理論通通用到了實際上。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對一個新手學生如此信任,既是一種栽培,更需要魄力。

鄧宇皓就是在這種相對寬鬆的研究環境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與創造性,最終圓滿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了多個團隊攻關專案。

為了保證學生的研究方向保質保量不走偏,陸朝陽又事無鉅細地關心著他的學生,擔任他們研究的總導師。

學生王輝回憶:“老師對資料獲取、分析,實驗操作方法,具體步驟,論文寫法,描圖等的要求都很嚴格。在表述不對的地方他有時會馬上把我們叫到辦公室改,有時候甚至全部推翻重寫。”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就是在陸朝陽的這般苦心栽培下,他的學生慢慢發揮出了獨當一面的特質。

其中95年出身的鐘翰森硬是在陸朝陽的培養下,掌握了極強的動手能力。

有一次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竟只用說明書,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設計並構建出了符合要求的鐳射器。

這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創造。

恩師的一條簡訊,讓“量子鬼才”陸朝陽毅然回國:我不能置身事外

在陸朝陽的觀念裡,科研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團隊配合的事。

沒有團隊成員的默契配合與分工,任何人都註定在科研道路上寸步難行。

潘建偉團隊之所以能夠構建出“九章”量子計算機,與陸朝陽這樣驚才絕豔的科學家分不開,更與諸多精心合作默契配合的團隊成員分不開。

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團隊的功勞。

採訪中,對於他當初為什麼在接到老師簡訊後毅然回國,陸朝陽感慨道:“我不能置身事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