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第五期結束時,盤尼西林的《New boy》,和新褲子一曲《花火》,讓節目開始有了出圈的態勢。

一起刷屏的還有刺蝟樂隊《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裡的金句——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50歲的張亞東淚流不止,他哽咽著對90後主唱小樂說:

我看你在那兒唱,其實想到的,就是當年小樸的樣子。

還有很多人說,難以想象,成天不洗頭的男程式設計師子健,在唱歌的時候居然是那麼地吸引人。

2019年夏天,整個互聯網裡終於都是《樂隊的夏天》了。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這是個挑剔的、觀眾為王的時代,突破重圍、獲得迴音,需要你先提供出等量的價值。

若你想弄明白愛奇藝推出的《樂隊的夏天》究竟好在哪兒,我們推薦你從下面這些評論看起。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 崔健上樓時一個趔趄 差點跪在我腳下的樓梯上 /

生孩子之前看的最後一場演唱會是痛仰,在星光現場第一次中途被煙燻出來,場外風景更精彩,崔健沈黎暉左小謝天笑祁又一週雲山,輪番登場,各有風采。崔健上樓時一個趔趄,差點跪在我腳下的樓梯上。8年過去了,沒想到還可以看到《樂隊的夏天》這樣的節目,7歲的小姑娘最喜歡盤尼西林和刺蝟。總有人正年輕,真好。

微信 @無名的禪貓

我爸他們玩的樂隊,業餘的,一幫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看著他們玩很開心。他們唱這首歌的還原度簡直嚇人你們是不知道啊。。。

網易雲音樂 痛仰《再見傑克》評論:@向日葵村村長

看愛奇藝《樂隊的夏天》,最先被打動的,一定是它

滿到溢位、卻又保持真誠的音樂情懷

實際上,不管是不被信任的“面孔”的一代,還是“新褲子”們永遠在追求的新浪潮、“盤尼西林”們追逐著的“New boy”,

都是讓一代代青年人共鳴的輸出

《樂隊的夏天》找到了這些生活方式的最佳輸出方法:

它把這個圈層裡能夠戳中人心中柔軟之處的部分挑了出來,揉成成噸的集合體再砸向觀眾,這種集體性表達,形成了巨大的市場效應,讓所有人都能在節目中找到自己。

看看這些評論,他們有人說父輩,有人說孩子,但說到底,說的都是自己。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 你還記得那一片白日夢藍嗎?/

這是我最單純的那段戀愛裡,男主角發給我的歌。第一次聽完我對他說:“如果不是這個調調,單看歌詞肯定會哭的吧。”不過還好,我是含著淚笑著聽完的,但往後每一次聽這歌,卻再也沒笑過。

微博 黑撒樂隊《校花與流川楓》 評論 @鬧鬧啦啦

我今天給我曾經樂隊的主唱發微信說,要不要再搞起排個練什麼的,明年可以去參加樂隊的夏天?他對我說:你看咱倆現在都一身肥肉,你jio得我們還high起來不?然後他給我用語音唱了一段涼涼……

微博評論

刺蝟樂隊在《樂隊的夏天》上表演《白日夢藍》,這首歌是他們的一首代表作,“社會是傷害的比賽,當我醒來時才明白”,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刺蝟白日夢藍的時候,被這句歌詞所深深觸動,一個人在社會中的異化、扭曲、渾濁與失去是在不知不覺中的,你只有在很長一段時間後,在某個昏睡醒來的清晨或午後才幡然醒悟,所以吳青峰說這樣的表演用他們的名字“刺蝟”來形容非常合適,外在尖銳、內在柔軟,同時又是為了保護內在的柔軟,才讓外在更尖銳,內在與外在永遠都柔軟的是這個世界的寵兒,我們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份幸運,可是在生長出了刺之後,是否還能記得青春時那一片白日夢藍?

微博 @耳帝

看愛奇藝《樂隊的夏天》,另一個清晰的感受是,這些歌曲自帶力量,你無法忽視它們蘊含的那些超越時空的文化價值。

這些歌曾帶給年輕一代更多選擇的自由,也賦予了他們製造回憶的機會。

這些年,唱作人、聽眾、甚至歌曲本身都在長大,年輕時的歌,再次聽到,總有些跟過去不一樣的感受。

然而世間遺憾千萬種,理由卻大致相同,

能夠

感同身受,是因

為我們各自用了差不多的方式告別了青春。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 他們把張亞東的評論都抄下來了 /

這不是一個專為搖滾樂迷製作的節目,這是一個為大眾製作的節目。搖滾樂不應該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永遠懷念那個時代。

豆瓣 @哈嘍

樂隊的夏天,又名“小張教你學做人”比如他和高曉松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他會退而求其次,講明持不同意見很正常“音樂對我來說就是工作,我總是在想如何能讓它更好一點”……包括他對於九連真人能在小城裡搞音樂很佩服,其實小張想表達的是,在小城裡人們很容易被周圍的人和大環境同化,想維持一種創作的心態和狀態就更難。

微信 @Memory MA

坦白說,評價《樂隊的夏天》是獨立音樂與綜藝節目的雙重妥協,其實就等於同時承認,它已是目前綜藝節目中樂隊做得最好的,和樂隊們上的節目裡最具綜藝效果的那一個。

每一週,《樂隊的夏天》中的觀點言論都會引起網際網路的討論。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網路上還盛傳著一份“張亞東點評語錄”

,有趣的是,整理語錄的人將亞東評為人間瑰寶,而整理語錄的人則被豆瓣網友評為人間瑰寶。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 我才31,我還很年輕啊 /

週一的早上看到這個推送在辦公桌前就哭了,但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時候,都是惡狠狠的哭一把然後不回頭的繼續往錢奔去。王小波說,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但也因此,所有的熱愛和堅持都更動人。

微信 @Summer

上班,在小格子辦公桌前偷偷讀著這篇文章,強忍住鼻尖的酸澀,表面平靜的敲打鍵盤,內心像翻打著巨浪的大海。夢想,真是每個人的軟肋啊。 P。s樂隊的夏天看第一期就愛上了刺蝟。

微信 @琪既

十幾歲的時候,總以為會變成那個不同的人,而現在會覺得,人生無常,成為普通人,接納平凡的自己竟以實屬不易。學生時代的時候,懟天懟地懟高考懟收受賄賂的班主任,而現在生活中即使萬分悲痛,也可以人前波瀾不驚。但現在的我們卻總是在不經意的小時刻被一點點小事觸碰到內心的柔軟痛哭不已。我們終於不用再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那些愁都已經隨人生活刻成了心底無言的詩。

微信 @Evelyn。

我才31,我還很年輕啊。看樂夏的時候沒哭,最喜歡的一句話: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我是兩個娃的爹。年輕時的音樂痴迷過謝霆鋒。和樂隊沒什麼交集。看過的演唱會也只有陳奕迅和艾薇兒。但是樂夏裡面每個堅持的人,又讓我切實體會到生活不易。月入1。5。揹債比工資高的日子已經持續三年。我還活著。我還要活著。打動人的是歌曲背後的故事,被妥協的是生活。只是生活。重要有點追求。人沒有追求,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微信 @肥肚

通常,我們評判一個節目的好壞,要看它注入和帶出的內容。具體到《樂隊的夏天》,

這檔節目中的in與out,其實在於講明白了“樂隊人娛樂的外表下隱藏著溫暖的心”這件事

,它們將樂隊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加以呈現,讓人們第一次看到了這些樂隊的可愛、純真、炙熱、侷促和真誠。

這個節目之前,很多人都想象不出臺上這些“狠角兒”在臺下乖巧的生活場景:

刺蝟樂隊的主唱趙子健本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帶著電腦去巡演是他的家常便飯;

盤尼西林的貝斯手熊花,曾是頭條號平臺的資深創作者,製造過多篇“爆款”文章,目前在位元組跳動公司做運營工作;

唱著《莫欺少年窮》的九連真人來自小城連平,主唱兼吉他阿龍是美術老師,小號阿麥是音樂老師,貝斯手萬里是琴行老闆,平時做器材和舞臺裝置租賃,三個人擔心擾民,平時排練都不插電,隨著廣場舞大媽一起,到了晚上9點就收工;

新褲子樂隊已經在獨立音樂這條路上走了22年,但也有過想要解散的念頭。樂隊不景氣的時候,為了繼續生活,龐寬回去做了設計,彭磊重拾老本行,畫漫畫,做導演,他導演了電影《樂隊》、《熊貓奶糖》、《北海怪獸》、MV作品《QQ愛》等。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生活不易,但樂隊裡沒人空談理想。

這些樂手週末聚在一起玩玩音樂,專注在喜歡的事上,週一再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這是節目的反差,是節目的魅力,同時也是每一個成年人內心交戰與和解的故事。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說,愛奇藝《樂隊的夏天》其實實現了圈層的聯結——

這檔節目把中年聽眾和青年聽眾、明星樂隊與新新樂隊放置在同一場域,完成了“再造偶像”的工作。

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不缺技術、不缺資本、不缺聽眾,卻著實缺少一些傳唱度高的、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在這個流行樂橫盤調整的階段,

愛奇藝《樂隊的夏天》用選擇反光鏡、痛仰、面孔、新褲子、旅行團、果味VC、海龜先生、刺蝟、旺福、九連真人等等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樂隊,來解答娛樂業的重要命題:

如何創造有生命力的音樂。

其實在過去這幾年,樂隊也在試圖進入大眾視野,只是在以往的音樂節目中,總是作為流行音樂的輔助,打野隊一樣,曇花一現,直到這回,一貫擅用超級網綜引導青年文化潮流的愛奇藝找到了它。

獨立音樂需要且將會迎來轉折,而現在,不妨把《樂隊的夏天》當做一個起點——

節目的製作方愛奇藝,也是此前製作《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奇葩說》,將說唱文化、街舞文化、和更廣闊的價值標準推向大眾的集團。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一直以來,獨立音樂總被拎出來當做小眾音樂的代表,但直到親口聽到樂手們說出來,大家才意識到,其實唱歌的人自身並不想“被小眾”,只是由於多年來樂隊產業鏈的不完整,他們才沒能進入到大眾視野。

何況國內的獨立音樂市場實則潛力巨大,由樂隊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已漸漸變成更多年輕人的價值標準,為樂隊製造舞臺,讓小眾文化有機會傳播至更多的人,其實是與當代青年共振、為他們增加了一種可能。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而對於樂隊本身,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關於樂隊能不能站著對於中國樂隊能不能把錢掙了的問題。

眼球經濟時代,只有高關注度,才會帶來更多回饋,才能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和投資力量。

可以說,《樂隊的夏天》是加速樂隊產業的新陳代謝,扭轉樂隊現階段惡性迴圈的重要存在,它讓以後所有玩樂隊的人再遇到這個問題時,能夠理直氣壯地回覆一句“能!”。

愛奇藝《樂隊的夏天》開播的那天,搖滾樂手臧鴻飛發了條微博:“三十年了,音樂圈欠搖滾樂一個和所有人公平競爭的舞臺,今天可能機會來了。”

獨立音樂需要且將會迎來轉折,而現在,不妨把《樂隊的夏天》當做一個起點——

在那束光之前,不妨先從愛奇藝《樂隊的夏天》裡,聽到更多可能。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編輯

韓哈哈

圖片支援

愛奇藝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

《樂隊的夏天》:有人落淚,有人歡呼,有人正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