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冥然兀坐嘆而今,冷酒閒文取次斟。皮裡陽秋留以夢,醉中山水得之心。

上天垂象莫須有,下界飛龍豈可尋。勿謂言之不預也,西風一葉一深沉。——《推背圖》

推背圖

《推背圖》是由唐代卦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二人合著

。起初是奉太宗之命,為預測大唐國運所作,沒想到推算起來一發不可收拾,直接演繹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大事件。直到袁天罡戳李淳風的背才停止推算,稱天機不可洩露,推背圖也由此得名。

全書一共六十象,每一象都有詳細的卦畫、卦象、讖語、頌四個部分,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卦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本象的卦圖: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圖中有兩個人,一個人身穿龍袍站在河對岸,另一個身穿官服呈參拜狀態。

卦象

標題為“庚辰”,推背圖成書於公元630年,再根據干支紀年法推測出本象的時間大概為公元1005年左右

(在此就不做過多演算了,不懂的可以看一下前面文章的推算過程,以後每天都會解一篇推背圖,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當時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戰亂建立宋朝沒多久,還有一個契丹人的朝代遼朝。

本象

卦師卦,這個字在人們的腦海中都是崇拜或者尊敬的代名詞

。歷史發展到現在,真正的仁義之師都是為老百姓著想,則天下也獲得了吉祥,沒有災禍發生。師卦的卦畫為一個陽爻和五個陰爻,上卦為坤為地為眾,下卦為坎為水為險,地中有水、引眾犯險也是此卦的卦象。但這樣會帶來大量的人口傷亡,十分殘酷。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持重老成的人才是吉祥的代名詞。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讖語

緊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讖語部分:

聲赫赫,干戈息。

掃邊氛,奠邦邑。

第一句中“赫赫”在現代的解釋為盛大的樣子,還有一種解釋為聲音過大。不過這塊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戰爭爆發,交戰的聲音過大;另一種看法為戰爭爆發,民眾請求和平的呼聲很大,不過第二種認可是比較多的。後者中的“干戈”在古代中代表的是武器,在這裡引申為戰爭,即戰爭在不久之後就停了下來。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第二句字面意思理解即掃清了周邊戰爭的氛圍,奠定了聯邦結義的基礎。

其實我們根據時間的推測,當時宋遼兩個國家一直有戰爭的爆發,為了兩國的人民他們達成了協議,即後來的澶淵之盟。從此兩個國家正式結盟為兄弟國,互惠互利,邊境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其實在這次戰爭中宋真宗親征渡黃,契丹被擊退,才議兵求和。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頌部分:

天子親征乍渡河,歡聲百里起謳歌。

運籌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議和。

第一句其實我們在前面的讖語部分已經提到了,當時契丹的蕭太后率領20萬大軍親征,進攻宋朝。在朝廷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入宋境700裡。當時宋朝上下恐慌,想要遷都,在丞相寇準的極力勸說下,宋真宗御駕親征, 直擊澶州。

在軍兵和百姓的萬歲聲中,先後射殺遼朝不少將領,士氣大增,遼朝退怯。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第二句是一個組合字解法,後三個字組合成為一個“寇”,即當時新上任的宰相寇準。翻譯過來即運籌帷幄有寇準,最後也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是不是很神奇?蕭太后見局勢不妙,決定向宋軍議和。其實當時宋真宗在戰勝敵軍撤退時,也派了曹利用暗中求和。

因為宋朝是不喜歡打仗的,但一直未能進入到遼朝的軍營。不過大勢所趨,二者最終簽訂了《澶淵之盟》。

宋朝皇帝為什麼不喜歡打仗?

其實說到底宋朝之所以能贏,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宰相寇準的諫言

。在文章中我們也曾提到,其實他們準備遷都的,在寇準的勸說下宋真宗才決定出徵。可歷史中的宋朝從來都是“富有”的代名詞,為什麼一打上就拖拖拉拉,不喜歡甚至不行?這和他們的國策“重文輕武”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趙匡胤建立宋朝披上黃袍的那一刻,也註定了這樣的結局。因為趙匡胤怕如他一樣的兵變事件再次上演,便制定了“

重文教,輕武事

”的基本國策。當然這一點也被後代皇帝所盛行,已經貫穿到了整個宋朝。

其實從他的“杯酒釋兵權”就可以看出,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將文人作為唯一可以信賴的物件,這也成為了宋朝對“打仗”敏感的開始。

《推背圖》第十七象詳解:澶淵之盟的簽訂,“完全女”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推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