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本文轉自:文匯報

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8月19日,上海文化廣場迎來了話劇《林則徐》在上海的首場演出,這是一部於2019年由國家大劇院與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制作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的原創話劇。該劇講述了林則徐從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到被誣罷官、思索圖強的歷史與歷程,由王筱頔導演、趙季平配樂、黃豆豆編舞,由濮存昕、洪濤、郭達、關棟天、李賀等擔綱主演。

作為上海首場演出的觀眾,在觀演過程中特別關注了作曲家趙季平的配樂,明白了為啥王筱頔導演要盛邀趙季平配樂,趙季平是以音樂書寫中國的深受專業圈內外人民喜愛的音樂家,此次配樂最大的感受是在他的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的體現,而這種體現又是從作曲家的具體巧思中感受到的。

擊鼓聲底色振聾發聵

在此次觀劇前一晚,我特別在網上找來1959年電影版《林則徐》影片進行了觀看,此版配樂是時年48歲的著名作曲家王雲階,63年後的今天再看這部電影的配樂依然給人感覺很符合戲劇需要,王雲階的配樂,除了樂隊之外,被著重凸顯的一件樂器是嗩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嗩吶對這一戲劇題材的表達的合適性毋庸置疑,趙季平為嗩吶寫作音樂那也是非常得心應手的。那麼如此特別善用各類民族器樂音色進行創作的他,會用到什麼樂器,會怎麼用,會打造出一種什麼樣的標誌性個性音響,是我走進劇場前的一些疑問和猜想。

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觀畢演出,自然也有了答案,擊鼓聲底色振聾發聵。趙季平在該劇中對鼓聲的運用在全劇開場很快就出現了,在全劇收束時更是輝煌的宏大交響結束,鼓聲有時還作為音樂主題的底色持續渲染,有時在人物的多場對話中進行有節制的單獨的純鼓聲配樂,如在道光帝向與林則徐亦師亦友的王鼎表示與林則徐不復相見時。

這是一部弘揚民族精神的劇,一聲聲鼓點就像是向觀眾向國人的發問,是號召,是喚醒,是振聾發聵的聲音,這種聲音並不是表面上的音響效果,更是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的象徵,鼓聲的選擇是最好的表達。這裡選擇鼓聲在全劇中頻繁鋪陳而沒有選擇嗩吶,我猜想作曲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將要在一個重要的戲劇節點上啟用另一件民族樂器,那次啟用必須是新鮮的、震撼人心的。

秦腔苦音板胡亮絕招

此次演出觀眾的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發掌聲位於下半場的全劇戲劇黃金分割點上,劇中有一場戲就是著名的“王鼎尸諫”,王鼎為林則徐辯誣,在向道光帝多次納諫未果的情況下,決定以了斷自己以屍納諫“條約不可輕許,惡例不可輕開,穆不可任,林不可棄也。”趙季平的配樂在此處選用了板胡,在秦腔中板胡可分歡音和苦音,苦音一般比較蒼涼、悲情,熟悉作曲家趙季平的人都瞭解他有很強的戲曲功底,這裡作曲家顯然亮出了絕招,在素淨的舞臺上,一片白綾垂掛,獨奏板胡聲一出,哀婉淒涼、捶胸頓足、撕心裂肺,直擊觀眾心靈。

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記得在看演出前,在相關報道中知道趙季平用到了板胡,但沒有想到是用在如此重要的一個戲劇節點上,且是如此不同反響的演奏,而且直到此處才第一次用板胡獨奏,僅在後來林則徐聽聞王鼎惡耗,且獨白結束之後配樂以板胡進行了簡短再現和呼應。

記得作曲家郭文景本月在上海的一次講座中播放過一段儺戲音樂,他特別指出這是一支最高水平的貴州安順的儺戲藝術家的演出,在講座現場的我確實被這段錄音打動,不同於我曾經的儺戲採風記憶。這次趙季平對板胡的運用給了我相同的感受,有過之無不及。聽到此處,不禁感慨只有趙季平才能寫出這樣的音樂,板胡在此亮出的是絕招。

主題貫穿發展顯巧思

在一部劇的配樂中進行主題貫穿並不鮮見,話劇《林則徐》配樂也不例外,有一段抒情的體現愛國情懷、英雄情懷的主題音樂,在全劇中分別以絃樂、管樂、男聲合唱等不斷出現,正如在演出前一天的劇組上海媒體通氣會上,主演濮存昕特別提到趙季平老師的配樂,認為觀畢演出之後會獲得一種餘音繞樑的效果。

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但最打動我的是,作曲家在兩個戲劇節點上對這一主題有較為明顯的發展,一次是下半場鴉片戰爭之後被髮往邊疆的林則徐在與夫人鄭淑卿的交流之後,林則徐向道光帝或者說向國家表報國之志時,主題旋律動機明顯增加了一個音,在一個上行大三度中增加了一個經過音,即刻傳達出不同尋常的效果,就像是情感得到了昇華,人物至此,情感飽滿充沛到溢位來,充沛到必須要多加一個音;另一處也在下半場,即王鼎向道光帝哭諫不成功之後內心非常無奈的時候,此時的主題也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發展,音樂給人的感受是在抒情中飽含曲折,同時又隱含著王鼎異常無奈之後視死如歸般的冷靜。

以上兩處明顯的巧思一定是作曲家最用心感受的地方,是他最理解人物內心的地方,這也是作曲家愛國情懷、民族精神的表現,剛好也得到了觀眾的共鳴。

此外話劇《林則徐》配樂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作曲家為知書達理的林則徐夫人寫作了兩首獨唱曲漢樂府《箜篌引》《公無渡河》,在林則徐夫人與小兒子林拱樞的兩段較長對話中,均用了頗具敘事性的古風簫獨奏,為幾段百姓群像舞蹈寫作的精彩配樂以及對英國領事主管貿易的義律的相關配樂等。

樂評|話劇《林則徐》:音樂中的民族精神與戲劇節奏

該劇以濮存昕、郭達為代表的老戲骨們的表演非常精湛,倘若還有一些什麼不滿足的地方,那就是劇中在配樂上的留白略顯多了,例如很多配樂留白的地方,還是可以適當地進行音樂鋪陳,比如在大臣們大段對話時,可以適當輔以背景音樂;而有的配樂留白場景又能否讓音效適當跟進,比如在林則徐聽聞王鼎惡耗時,作曲家大膽地在音樂上給了留白,給了老戲骨濮存昕施展臺詞和舞臺表現的空間,優點是話劇的魅力由此顯現,但倘若能以模擬類似晴天霹靂的音效等會讓觀劇體現更豐富。這類處理劇中是有的,比如表現商船時海浪聲的音響與大海背景屏的匹配,但可以更豐富。當然這種期盼可能也跟簡約的舞臺有關,舞臺簡約是不是與其他層面的豐富可以達成互補。

總之,該劇的成功離不開導演對於戲劇的整體把控,離不開主創們各個環節的通力合作,相信該劇又將成為主創主演們的一部代表作,此次觀劇對現場的每一位觀眾而言都是一次精神洗禮,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偉大新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有這個時代的傑出作為,正如全劇結尾時的設計,舞臺中央主屏上打出魏源在林則徐《四洲志》基礎上寫成的《海國圖志》內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張即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林則徐最後一句臺詞是“廣州之前我只知中國,廣州之後我看到了世界。”趙季平將全劇最恢弘的配樂也留到了這裡,戲劇也被推向了最高點。

謝幕時字幕屏上顯示著林則徐的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場觀眾無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