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根據史書記載,劉邦在建國之後就開始分封各類異姓王。為什麼劉邦會願意分封異姓王呢?難道真的是大哥發達了吃肉,做小弟的有湯水喝?這樣的做法可不是劉邦這個“流氓皇帝”的真心想法。劉邦擊敗西楚霸王之後迎來了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而就是在這個時候,劉邦分封了不同的異姓王。其中,英布和彭越是劉邦逐鹿大戰時的同盟者,這個兩個王因為當時和劉邦實力相當,在勝利之後為了穩住他們,劉邦給與他們封王。而韓信卻是從劉邦陣營中的獨立出來一個的王,說起來劉邦願意分封韓信,也是因為當時與霸王大戰在前,需要韓信的力量來穩定局勢,所以韓信的封王,可以說是劉邦對於局勢不得已的一種妥協!有了這樣一個前提條件,我們再看看劉邦成為大漢皇帝以後的政治演變,很多歷史模糊的地方就會有更清晰的脈絡。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劉邦統治時期,最強大的集團是豐沛黨。劉邦在沛縣時領導的這個黨派集團,可以說是最值得信賴、最可靠的。因為這群人,不僅和劉邦是同鄉,而且追隨劉邦的時間也是最長的,自然出力也是最多。可以說他們是除了劉邦以外對於整個大漢的政治掌握度最強的人。比如說當時他們的領袖大漢帝國第二人物,常年在政治中心的掌權者,同時還是在實際上治理國家的——蕭何。但是,即使蕭何勞苦功高,但當時劉邦想封賞他的時候,受到了一群人的反對。他們就是在楚漢戰爭中崛起的“功勳系”群臣們,“功勳系”的群臣一開始在劉邦的政治集團中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如果此時劉邦又封賞了一位豐沛系的大臣,那麼豐沛系日後對於功勳系大臣的壓制自然也就更多了!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當然,功勳系大臣的弱勢也不是沒原因的。首先,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因此他們的組織能力很差。第二,最有聲望的張良,他無意與任何人或者派系結盟,只想安心的當劉邦的私人幕僚,並且在成功後退休。第三,韓信成了分封在外的異姓王,已經不屬於中央官場。第四,酈食其已經死了,灌嬰也只是一個武將,而素有謀略的陳平,他此時的作用,也是劉邦的私人參謀。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功勳系群臣不夠強大,部分原因是楚漢戰爭只持續了四年,時間過得太快了,在此成長起來的功勳系群臣們都來不及積累政治資源穩固自己的實力。加上劉邦身邊的陪護的外戚集團日益強盛,大漢的朝堂上強盛就是“豐沛系”和“呂氏外戚”這兩股勢力!從這點看,足以說明劉邦對於局勢的控制力強。但是此時大環境的政治平衡仍然極度不穩定,問題在於外部分封異姓藩王。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秦朝第一次違背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強迫實行了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讓乘機起事的軍閥毫無底線地掠奪屬於老百姓的經濟資產。同時在歷史慣性張力作用下,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秦朝很快就進入快速振盪的篩分潮,並且發生了崩塌。然而,抗秦戰爭勝利後,還經歷以項羽為代表的舊六國貴族同以劉邦為代表的秦朝末年新文官諸侯與生存權、統治權的爭鋒。最後,在反秦戰爭迅速崛起的劉邦和如同彭越、英布、韓信等底層新興藩王,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這並不是歷史劇變的結束,因為在時代的特徵下,這些新興藩王的潛在,仍然是有得也有失。這是秦朝文字、禮教、倫理統一後,中國核心地區農業發展日益飽和的必然趨勢。這種歷史方向上的平衡,在激烈的統一和激烈的分裂之後,被拉回到了積極統一的方向,這是在分裂和統一兩種意識形態激烈碰撞的時期。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所以說劉邦是沒有選擇的,如果不分封,就意味著推翻秦朝的主要原因和大部分合法性已經不復存在;但如果還是處於完全的割據,就會因為無法恢復戰國時期七國的勢力平衡和地域平衡。在新貴族和舊貴族的爭執中,在這農業經濟和人口嚴重蕭條情況下,各種勢力的軍閥專制本性太強,無法共同保持和平發展建設,所以這一時期的戰爭非常容易爆發,破壞力也非常大。結果答案給了社會底層的人們,這些老百姓是戰爭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對於當下時局最明白需要分封制還是需要中央集權的人。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

但是控制軍隊的軍閥卻沒有這種想法,他們想要的依然是自己能夠稱霸中原,像當年的秦始皇一樣建立起不世功業!而劉邦作為一支尚不穩定的領導力量,為了自身的安全,加強權力的集中和民族的向心力也是他的必然選擇。他可能無法用這種方式來描述歷史,但他能感受到一種真正的戰略危機,以及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新混亂源頭的恐懼。此時,如果不分封,英布、彭越不服,韓信不滿。所以等待這群剛剛打敗西楚霸王的同盟軍的,必然是分裂和再度戰爭!

為什麼說劉邦建國後的分封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他只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