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唔易做」諡號為“靈”的國君居然都不太順!

今兒個聊一聊春秋時期的一系列諡號為“靈”的國君們,“靈”在今天常用的意思裡,基本上都是褒義詞,比如有靈氣啊,靈活啊,靈動,人傑地靈。

但在古漢語中,靈是個很神秘的詞,看靈的繁體字就知道,與巫有關,與神有關,《大戴禮》的解釋: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

「國君唔易做」諡號為“靈”的國君居然都不太順!

靈的繁體字

而作為諡號的“靈”,就不得不說,是個一般的“惡諡”,《諡法解》說:“死而志成曰靈,亂而不損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神曰靈。”

一般說來,沒有國君願意被貫上這麼個諡號。

《左傳》記載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楚成王被太子商臣逼宮自縊後,商臣(楚穆王)還想給他上個“靈”的諡號,但楚成王怎麼都不閉眼,沒辦法,就換了個“成”的諡號,換諡號後成王才安息。

當然,放今天,我們可以從科學角度解答這個問題,但當時,只能說是“死不瞑目”,可見古人對諡號的執著,諡號是死後繼任者和大臣們給的,一般說來還是客觀的。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的那些個諡號為“靈”的國君是不是個個都死得瞑目呢?

先來看幾個毫無爭議的昏君代表——陳靈公,鄭靈公,晉靈公。

陳靈公是上榜《詩經》的荒淫無道之君,有《株林》一詩,諷刺陳靈公和兩大臣與夏姬通姦。陳靈公作為一國之君,不僅拿夏姬貼身衣物在朝堂戲耍玩鬧,放任臣子殺害進諫之人,還惡趣味地和臣子互戲,羞辱夏徵舒(夏姬之子),極其無道,最終被夏徵舒射殺,導致楚莊王有藉口討伐陳國,差點兒把陳設為楚的縣。

另一位靈公,晉靈公,幼年繼位,趙盾執政,年少氣盛的晉靈公無力對抗趙盾,自身行事荒誕,手段殘忍,幾次派人暗殺趙盾皆失敗,最終被趙盾族人趙穿所弒,史官董狐直筆“趙盾弒君”,世人皆知,這事兒趙盾脫不了干係,但晉靈公“不君”也是事實,二人半斤八兩,相得益彰。

第三位靈公——鄭靈公。

鄭靈公的故事與食物有關,留下兩個成語“食指大動”“染指於鼎”。

鄭靈公是鄭穆公之子,鄭穆公兒子很多,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公族勢力——七穆(七個穆公子,和魯國三桓一個意思,三個桓公公子的家族),鄭靈公在位僅一年便被殺,這也是諡號為“靈”的主要原因。

鄭靈公繼位沒多久,楚國送來一隻大鱉,鄭靈公請眾卿大夫來吃席,公子宋和公子歸生受邀進宮,等候的時候公子宋食指大動,他告訴公子歸生,說一定是有好吃的。待二人進宮,開席時,看見果然是有好吃的,所以二人相視一笑,這一笑被鄭靈公看見,問清緣由後,鄭靈公便故意戲耍二人,讓他們沒得吃。公子宋惱怒,便走上前去把手指伸進鼎內沾了湯汁嚐了下,隨後揚長而去。

氣得鄭靈公便說要殺他。沒想到公子宋先去找子家商議弒君,子家一時猶豫沒同意,沒想到公子宋轉頭便告密鄭靈公說子家要弒君,子家被迫弒君,鄭靈公便這樣被殺死了。子家從頭到尾都不是主謀,卻得了個“仁而不武”“弒君”的惡名。只能說公子宋玩得一手好陰謀,這才是政鬥嘛。

鄭靈公也不算完全意義上的昏君,只是不太聰明,名也不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