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還記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嗎?”這是多麼美好的世外桃源,沒有紛爭沒有煩惱,當然陶淵明作這首詩詞時是因為晉朝是士族門閥橫行的時代,陶淵明祖上就當過一個太守家境到他那時,他只能算是一個寒門子弟,他雖心遠地自偏仍憂國憂民,但自己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於是虛構出了一個桃花源,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陶淵明幻想是一個隱居世外的村莊,而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國度,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一個夢境,就像現如今的“烏托邦”。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前幾年有一部電視劇叫《華胥引》裡面女主只要彈琴就能讓人入夢,活在自己幻想的生活裡,在夢境裡你永遠都是快樂幸福的。今天書生說的也和“華胥引”有關,在《列子·黃帝》篇中有一段:“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就是說黃帝在夢裡見過一個華胥之國,這是一個什麼樣國家呢?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之斯(離)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痛癢。乘空入履實,寢虛若處林。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譯文:傳說在中國西北一帶的一個國家,實則並非指一個國家,因為沒有政府沒有首領。無論你走陸路、水陸還是空中飛行都永遠到不了那裡。在哪裡生活的人們跳進大海不怕水淹,走進大火不怕火燒,迷霧擋不了他們的視線,雷電震不了他們的耳朵,實際上是介於人和神仙之間的一種人。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簡單的說這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國度,大部分人都認為那是一種人們渴望得到的虛幻的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夢,因為本來這就是老祖宗黃帝做的一個夢,或許老祖宗就想把國家治理成像華胥之國一樣。不過在中國的歷史上華胥國又稱華胥古國,是上古時期中華大地上一位傑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領華胥氏所創立的國度,與其相關的101處遺址在今天的陝西省藍田縣境內殘存著,但到底存不存在華胥之國?古人也說不清,畢竟最早的記載只是出自《列子》黃帝夢遊華胥之國。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傳說黃帝醒來後心情特別好,就召集大臣對他們說::“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專心養神養身,希望能學到保養保養身體、應付外物之道,最後卻沒有得到。今天竟然夢到了這樣的事情。如今我才知道,這道不是說想求就能求到的。我終於知道什麼是道了,我得道了!但卻無法告訴你們。”後面黃帝治理國家就是原始社會,部落與部落之間和平相處,黃帝這個首領也沒有干涉部落的發展遵守自然的法則,這樣沒紛爭安居樂業的生活其實就和華胥之國一樣了,後來很多人把黃帝和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想提並列,因此黃帝所謂的道其實就是自然之道無為而治。

在《山海經》中也有華胥之國,其中有華胥之國的後代,人面蛇身“智慧無窮,力大無窮。”燒蘆灰而止淫水,斬黑龍而降水妖“。人面蛇身大家覺得是誰?女媧和伏羲,在漢民族中流傳了一個關於華胥之國的傳說: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傳說華胥氏族的成員在一次大水災中,遭受了滅頂之災,只有伏羲女媧兩兄妹,因為坐在葫蘆裡,被漂到了藍田臨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倖免遇難。當他們看到這個世界就剩下他們兩個人,為了人類延續,結為夫妻。在結婚前,他們對天發誓說:若蒼天允許我們兄妹結為夫妻,繁衍人類,四山之煙聚而滾磨合。發完誓,他們兩個人把磨石推下溝去。這時只見四山之煙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緊緊的合在一起,於是兩人結為夫妻。後人為了紀念伏羲、女媧結合,繁衍人類的功勞,就把他們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滾磨盤的溝叫磨盤溝,並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種廟,後來因人種廟名字不雅,改稱仁宗廟。再結合女媧娘娘捏泥造人的傳說,無疑在人們心中女媧和伏羲相當於神,女媧和伏羲能治理水患,這就相當於神力,因而很多人都覺得華胥之國就等同於西方《聖經》中記載的伊甸園。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關於華胥之國的傳說有很多,說法都不一,其中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開首卷中寫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華胥氏開始,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因此,華胥氏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是華夏子孫的繁衍之根。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又有一個更久遠的傳說,說這遠古之時,有一個叫華陽的地方,是華胥氏的出生地,所以她給自己取名華胥,據說她喜歡四處遊玩,後她得知有一個地方有一個叫燧明的人,用火燒東西吃,他便去了燧人氏所主之國,認識了燧人氏,便有了伏羲。華胥氏回到華陽後,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燒飯,因此華陽人讓華胥氏主政華陽的國事,不久又生下女媧,後人稱華胥國,因而華胥之國有可能是燧人氏的一個分支。

一個夢幻般的國度:它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還是現實中的烏托邦

這些都是傳說故事,即使是對歷史特別嚴謹的司馬遷都把黃帝作為中華之祖,反而忽略了中華之中的華字的由來。在藍田華胥鎮以北有一個華胥陵,這是大賢大能大聖的華胥氏祖母的陵墓,不知道是不是真?華胥鎮紅河下游有媧氏村。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而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華胥之國應該真的存在,只是太久遠了,久到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