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崇禎十七年,甲申,也即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帝國首都北京,末帝崇禎在景山自縊身死。

大明王朝滅亡了(南明之類的割據政權很難被認為是王朝正朔) 。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崇禎皇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歷經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自始皇帝嬴政橫掃六合,於公元前221年建立大一統的秦帝國以來,神州大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興衰更替不斷。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一家一姓的天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縱觀古今,一個朝代的敗亡原因不外有二,一曰外敵,二曰內亂。而倒黴的崇禎皇帝則是兩樣都趕上了。

明朝末期既有外敵入侵,也有內部作亂,滅亡有其必然性。

正因為如此,對於明之亡,不少歷史學家對自殺殉國的崇禎持同情的態度,認為主要責任並不在皇帝本人身上,實在是大明氣數已盡。就算明帝國的締造者朱重八重新上崗,或許也只能讓明朝苟延殘喘十數年,絕對是無力迴天的。

當然,也有不少史家認為明亡的責任還是在皇帝身上,只不過不是崇禎,而是他的前任們。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意見同樣是不統一的,有人說明亡其實亡於天啟,也有人說明亡亡於萬曆。

一言以蔽之,明朝滅亡早就埋下了伏筆,朱由檢同志(即崇禎帝)只是個不折不扣的背鍋俠。

應該說,崇禎皇帝確實不太走運, 他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更要命的是,因為他原本並非皇儲,所以沒有機會接受過正規的帝王教育,於治國之道其實瞭解不多。

而治國術的教育對於帝王,是很重要的。要知道,他的哥哥天啟皇帝朱由校,可是由大戰略家孫承宗等人親自指導的。

朱由檢同志的人生理想,原本是要做個逍遙王爺。沒想到哥哥朱由校英年早逝、後繼無人,結果把皇位傳給了他。

突然被接班的朱由檢,無論是政治經驗還是帝王之術的學識,都算得上是一窮二白。他又明顯缺乏老祖宗嘉靖皇帝的天賦,沒法子無師自通。

所以,剛一上臺,崇禎皇帝就犯下了一個錯誤,致命的錯誤。

他,除掉了哥哥天啟手下的第一紅人,魏忠賢。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魏忠賢

可能有人要說了,幹掉一個禍國殃民的死太監,不是為民除害麼?怎麼就成犯錯誤了。

這,需要從當時的政治生態說起。

明代自宣宗朱瞻基開始,司禮監的地位大幅上升,直接協助皇帝處理政務。這等於是動了內閣的乳酪。因此,以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與秉筆太監為首的宦官集團之間,一直處於一種對抗的關係。

這顯然是皇帝們所樂見的。他們往往在二者之間大玩平衡術,利用雙方的互相制衡,維持皇帝作為仲裁者至高無上的地位。

毫無疑問,天啟皇帝朱由校,也是個中高手。

在繼位之初,17歲的朱由校對東林黨信任有加。因為,沒有東林黨人的擁戴,他這個皇帝可能會成為李選侍的傀儡。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東林黨人的一大痼疾。

這些人雖然擺出一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架勢,實際上乾的卻是黨同伐異、排斥異己的勾當,是朝廷黨爭不斷的罪魁禍首。

他們藉著掌握“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之便,把拒絕依附的同僚貶謫出京,甚至罷官奪職。

其結果是“東林勢盛,眾正盈朝”。東林黨人完全把持了朝政,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了。

這顯然是不能容忍的,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保證皇權的穩固。

但是,高明的玩家是不需要衝鋒在前的,朱由校同志雖然年輕,但卻深諳借力打力之道,自然是不會親自出手的。

他決定啟用一個人,讓這個人,同那些結黨營私的文官們鬥法去。

這個人就是魏忠賢,天啟皇帝奶媽客氏的”對食“,也就是相好。

藉著楊漣等人要求誅殺魏忠賢的機會,小皇帝做了一回叛逆青年,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

這個秉筆太監,相當於皇帝陛下的秘書長,統領內廷,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從小混跡街頭的魏忠賢,雖然說不上有多大的才幹,但卻是個人精,對老闆的心思洞若燭火。

當時的朝中,東林雖一黨獨大,卻不是唯一的政治力量。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備受其打壓的,以地域凝聚的齊、楚、浙三黨。這三黨互不買賬,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東林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魏忠賢的第一步,就是拉攏齊、楚、浙三黨,整合資源,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這股勢力有個不太好聽的名字,閹黨。

閹黨的名字雖然不好聽,但辦事效率還是相當高的。在魏忠賢的正確領導下,他們很快通過幾個大案要案,向東林黨人發起了總攻。

衝在最前面的,是魏忠賢的養子、閹黨五虎之首,崔呈秀。

此人將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的名單分別彙集到《同志諸錄》和《天鑑錄》之中,然後按圖索驥,大肆打壓、清洗東林黨人。

之後魏公公又指示手下,借審理“王文彥之獄”的機會,以貪腐之名整死了東林黨領袖楊漣。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楊漣

楊漣此人鐵骨錚錚,官聲一向很好,還為天啟立過大功。但是魏忠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捏造罪證處死了楊漣。這是他本人和閹黨飽受世人詬病的一大原因。

不過,從天啟帝這個角度來看,現在東林黨聲勢大挫,基本喪失了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應該算是有功之人。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帝的家奴。因此他們都謹守本分、從不僭越,唯皇帝之命是從。

對於天啟帝來說,魏忠賢其人基本屬於你辦事,我放心的那一種。所以閹黨雖然勢大,但是天啟皇帝卻並不在意。

更重要的是,耳邊沒了東林黨人的喋喋不休,他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專心做他的木工活了。

身為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居然做起了木匠,不務正業也算是登峰造極了。

這也是後世之人對他頗多非議的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不過,對於朱由校來說,皇帝是職業,而木匠則是愛好,兩者皆不可拋。

這實際上是可以理解的。

關在紫禁城內,除了那點聲色犬馬的事情,實際上是相當無聊的。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天啟皇帝

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只能幹好一件事情,做什麼事都需要心無旁騖才行。

但是,這一規律顯然是不適用於朱由校的。因為他是個天才, 不管是當皇帝還是做木匠,他的天賦都是很高的。

所以他能一邊做木工,一邊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一般情況下,魏忠賢要幹嘛,皇帝基本都是支援的。但是有些地方、有些人,是不能動滴。

比如遼東,比如孫承宗。

當時的遼東,努爾哈赤的後金已經崛起,對大明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薩爾滸一戰之後,明朝實際已經基本無力征討,只能採取守勢了。

天啟皇帝雖然忙於加工木器,但也一直密切關注著遼東的局勢。因為他知道,這是關係到帝國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他的領導下,大明準備了兩件利器對付後金:一是關寧錦防線,一是皮島的毛文龍(大明東江鎮總兵)。

肇始於孫承宗的關寧錦防線,採取堅城固守的策略(後期在袁崇煥手裡變成了積極防守、穩步推進),常常讓後金的劫掠無功而返,在其不擅長的攻城戰中消耗掉軍事力量。

而以皮島為根據地的毛文龍,則不斷趁後金軍主力伐明之機,深入後金腹地襲擾,逐漸成其心腹之大患,後金方面必欲除之而後快。

“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可以說,毛文龍之於大明的遼東戰略,猶如水之於魚,不可或缺。

所以,天啟年間,明朝一直都在遼東權力制衡上向東江鎮傾斜,甚至賜了毛文龍一把尚方寶劍,以確保他不會受制於遼東總兵。

事實證明,天啟朝的遼東戰略,是成功的。後金的發展勢頭,受到了有效的遏制。

然而,不幸的是,這個高明的佈局,最後卻毀於袁崇煥之手。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帶兵打仗雖然有一套,但卻過於剛愎自用。而且他還有個特點,喜歡忽悠領導。

比如,在崇禎平臺召見的時候,這位仁兄就輕許了“五年平遼”的諾言。

這明顯是欺負領導不熟悉業務,信口胡說,遼東是不可能在5年內平定的。

事實上,幾年前,他在天啟哪兒,也有過類似的表態,宣稱自己可以輕鬆搞定後金。

不過那一次,他栽了跟斗,捱了老大的批評。

因為天啟雖然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卻對遼東的局勢瞭如指掌。

他知道,解決後金的問題,非旦夕之功,是急不得的。

然而崇禎皇帝明顯缺少哥哥的智慧,他相信了袁崇煥,大力支援他的平遼方略。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最重要的是,要權給權。

督師薊遼之後不久,袁崇煥就用御賜的尚方寶劍,擅自殺掉東江鎮總兵毛文龍,毀了天啟年間經營多年的戰略佈局。

失去了毛文龍這個重要的牽制點,遼東局勢急轉直下。

因為後金這回徹底沒了回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長途奔襲大明的後方了。

兩次北京之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袁崇煥自己也最終死在了北京之圍上。

另一方面,為了支援袁崇煥積極進攻的戰略,朝廷不得不追加鉅額糧餉。這給明帝國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引發一系列惡性迴圈,為大明王朝的最終覆滅埋下了伏筆。

比如,崇禎為了壓縮財政支出,決定裁撤公務員,這其中就有各地驛站的驛卒。

結果這一裁,就裁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李自成。

李自成原是陝西的一名驛卒,失業後加入了到造反大軍之中。後來他攻入北京,逼得崇禎上吊殉國,終結了明帝國的王朝正朔。

而崇禎帝之所以要裁員,一方面是由於遼東開支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家的財政收入出了問題。

朱由檢同志一上臺就雷厲風行,解決了魏忠賢和他的閹黨。

這一舉動自然是獲得了一片讚譽之聲,“鳥生魚湯”之聲不絕於耳。

但是,問題很快就來了。

朝廷,沒錢了!

以前魏忠賢在的時候,雖然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像個江湖幫會。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須給皇帝辦好差事,而搞錢,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

魏忠賢出身窮苦,他知道窮人家底薄,早已不堪重負,不能打他們的主意。

所以,他徵稅、收錢的目標,主要是地主士紳和商人階層。收上來的錢雖然沒有多少富餘,但總算還能維持國家正常的週轉。

魏忠賢倒了之後,朝廷很快就窮得底朝天了。很多時候就連士兵的軍餉都發不出,遼東甚至為此還發生了兵變。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魏忠賢一死,東林黨人就從五行山下跳出來了。而他們,是地主士紳的天然同盟,自然不會像魏公公那樣,讓這些富人出血了。

但是,要在當時已經困頓不堪的窮人身上打秋風,除了將他們逼得走投無路外,實在是沒多大作用的。

這樣一來,朝廷的財政收入銳減,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就連崇禎的皇后,都要做針線活補貼內庫。

更要命的是,明末又趕上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頻發,比如西北連年的乾旱。

由於沒錢賑災,導致流民四起,一步步將國家拖入了深淵。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李自成

客觀地講,崇禎雖然算不上雄才偉略,但是做個守成之君還是可以的。

遺憾的是,他偏偏趕上了明末的多事之秋。雖然一心勵精圖治,無奈其時大明已是江河日下、大廈將傾。而他本人也不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缺少足夠的能力和手腕來支撐危局。

想當初天啟皇帝臨死之前,特地拉著朱由檢的手,對他說:“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這可以算是朱由校的政治遺囑了。

但是崇禎並不認可天啟的話,他覺得是哥哥糊塗,受了魏某人的矇蔽。

所以他一上臺就幹掉了魏忠賢,又大量啟用被天啟帝打壓了一輩子的,“寬於待己,嚴以待人”東林黨人。

其結果是,皇帝的前面沒了魏忠賢這道防火牆,做什麼事都會受到東林黨人的杯葛。

其中有那麼兩次,事關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

一是崇禎想與皇太極講和,先安內而後圖攘外;

二是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時候,崇禎想要遷都、暫避鋒芒。

這兩次足以改變明朝和崇禎本人命運的決策,都被假道學的東林黨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攪黃了。

明朝和崇禎也就只剩下死路一條了。

等到李自成逼近北京,朝廷卻拿不出軍餉。沒有錢,自然不會有人願意拼命打仗了。

萬般無奈之下,崇禎只好內部挖潛,向文武百官官募捐,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那些“道德高尚、以天下為己任“的東林黨人,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拔毛。

崇禎只好動員自己的老丈人,希望他帶頭捐款。

畢竟是自家人,面子還是要給的。國丈狠了狠心,捐出了5000兩銀子。

5000兩,不少了吧?可是你要知道,後來北京城破,在李自成的威逼之下,他交出了白銀70萬兩。

在國丈的帶動下,這次募捐一共得到20萬兩,這其中還包括了皇后娘娘所捐的那1萬兩。

崇禎很傷心,國家到了這步田地,忠臣在哪裡?

他身邊的宦官也不禁感嘆:“忠賢若在,何至於此。”

崇禎默然,良久無語。

後來,在上吊前5天,他叫人偷偷將魏忠賢的遺骸重新收葬。墳墓就建在香山碧雲寺,魏忠賢生前屬意的地方。

1644年3月18日,崇禎最後一次敲鐘召集百官議事,沒有一個官員前來應卯。

這個時候,他最後悔的,應該是殺了魏忠賢吧。

臨死前,崇禎皇帝憤恨的丟下一句話:“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看來,他至死都未能明白,自己的問題到底何在。

事實已經證明,正是由於他缺少政治經驗又剛愎自用,加速了明朝滅亡的過程。

如果天啟還在,大明的國祚或許還能延續十數年。

明朝亡於天啟?你可以同情崇禎,但不要低估了那個木匠的智慧

東林黨人榜

天啟皇帝的歷史形象之所以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他得罪了東林黨,而輿論一向掌握在以東林黨為首的讀書人手裡。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明史,是清朝人寫的。

滿洲人入關,統治漢地,權力的合法性需要建立在對前朝抹黑之上。而“不務正業”、讓太監掌權的天啟皇帝,無疑是黑化的最佳物件。

所以,歷史這個小菇涼,就這樣被上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