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的“走馬觀碑”和“目識群羊”,在東漢末年只有他可以媲美

眾所周知,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在筆者歎服其外交能力和謀略之外,更想分享的是他兩件軼聞典故。走馬觀碑和目識群羊。

走馬觀碑,

講的是蘇秦有一次騎著高頭大馬,路過一座石碑。那匹馬跑的比較快,而蘇秦在快馬經過碑的短暫時間內,斜眼一掃,就把石碑上的碑文全都記下來了。我們現在用這個典故形容看書反應快,有點兒一目十行地意思。

蘇秦的“走馬觀碑”和“目識群羊”,在東漢末年只有他可以媲美

走馬觀碑

目識群羊,

講的是蘇秦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群羊走過,在短時間內,就分別說出了黑色羊和白色羊地數目。(另一種說法是蘇秦能夠立刻數出有多少隻羊)

藉著這兩則軼聞典故,筆者突然想起了漢末時期建安七子之一地王粲。

王粲出身名門,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漢朝三公的職位。在王粲年輕時,曾受到蔡邕的讚美。初平四年之後,王粲加入了劉表勢力可惜不被重用。建安三年,王粲寫出了著名的《三輔論》一鳴驚人。再之後於兩袁相爭時還分別寫過勸解袁氏兄弟的信,被評為“詞章縱橫”。曹操大舉進攻劉表,劉表病逝,王粲勸諫劉琮投降曹操,自己也平穩過渡到曹操手下。在曹操帳下時,王粲多參與禮儀制度的確立和重擬典章制度。另外根據《決疑要注》王粲懂得玉佩學,漢末時玉佩技術幾乎斷絕,幸好王粲瞭解這門學問。甚至在西晉時期的玉佩製作方法,都參考了王粲的創新和改良。王粲去世於建安二十二年,享年四十一歲。

王粲和曹丕曹植關係都非常好。王粲和曹丕有詩賦往來,王粲去世時曹丕還率領自己的朋友學驢叫表示哀悼。當曹植聽到王粲去世的訊息後,親自寫了一篇名為《王仲宣誄》的誄文。

蘇秦的“走馬觀碑”和“目識群羊”,在東漢末年只有他可以媲美

曹丕

根據《三國志》記載,王粲年少成名且博聞強識,最讓人驚奇的是,他還有數個絕活。

1:王粲的算術特別好,它能迅速在算出正確答案。

2:王粲善於寫文章,每次都是洋洋灑灑讓人讚不絕口。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提前寫好的,但質疑之人無論以同樣的題材怎麼提前構思,寫出來的文章還是沒有王粲的好。

3:有一次王粲和朋友一起走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座碑,王粲就上前去朗讀。他同行的朋友直接問王粲:“你能讀出來嗎?”話音未落王粲的朋友就讓王粲轉過身來,結果王粲全文背誦,一字不差。

4:有一次王粲在圍觀別人下棋,結果有人碰亂了棋子的位置。在大家無比惋惜之時,王粲卻表示自己可以把棋局重新擺好。大家根本不信,於是用手帕把整個棋盤都封上,找到一個新的期盼讓他“覆盤”,結果連一個子兒的午查也沒有。

這四點,被結結實實地記載在了陳壽的《三國志》中。

作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除了在詩賦上的優勢之外,還對歷史記錄很有興趣。後人曾整理王粲的一些對當時漢末“英雄”的記載,合輯為《漢末英雄記》(《英雄記》)。這本書中的內容雖然有較多孤證的嫌疑,但卻可以成為我們還原漢末三國時期事件的參考資料。

蘇秦的“走馬觀碑”和“目識群羊”,在東漢末年只有他可以媲美

曹操

王粲去世前有兩個兒子,但後來都因魏諷謀反事件而連坐處死。而下令誅殺的,正是王粲的好友曹丕。曹操當時在征討漢中,聽說王粲兩個孩子被殺死後曾感嘆:“我當時如果在場,不至於讓王粲無後。”

曹丕這一下,清剿了鄴城之中“荊派集團”,樹立了威望。曹操用一句話,假裝一惋惜,也並未完全否認曹丕這次肅清的大方向。有些站在權力頂層時才能看到的東西,筆者恧然,只能靠猜想了。

文:正聊三國XXY

瞭解更多三國趣事,請多多關注,正聊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