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老百姓得知嫪毐造反,下1秒舉動,詮釋了秦國人的可怕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11期

我大秦的父老兄弟們,秦法有令,帶甲見王不跪,你等今日雖無甲冑在身,但你們即將成為真正的大秦銳士,你們都是我大秦的熱血男兒啊!—秦王政

《大秦賦》中嫪毐趁秦王政在雍城正式加冠親政,咸陽守軍空虛的情況起兵造反,圍攻呂不韋府邸的同時攻入秦王城。與此同時嫪毐勢力把持的驪山大營數萬軍隊向雍城進發,試圖以此廢掉秦王政。

雍城的秦王政聞訊連忙下令邊境駐軍回防平叛。考慮到當時雍城僅數千守軍,出去下達王令計程車兵途徑郿縣時靈機一動,衝入郿縣縣城,然後沿街高喊“逆賊嫪毐叛亂,速速前往雍城護駕”。

此話一出,現場百姓先是交頭接耳討論,不久就紛紛回家。而這個回家並不是我們常見劇情中的老百姓們都躲起來,生怕自己被牽扯進動亂中。

老百姓們從家裡面拿出能傷人的利器,然後結隊向雍城進發,與此同時郿縣的軍號聲長鳴,全縣進入備戰狀態,最終約2500人成功到達雍城護駕。秦王政為安定軍心,就發表了文章開頭那段氣勢十足的講話。

郿縣秦人在得知自己的君主有難,不但不躲,還主動上戰場殺敵。在君國一體的古代社會,秦人心中的那股愛國情懷讓人十分動容,

當《大秦賦》演到沒有鎧甲的,僅著麻布的郿縣誌願軍深情地望著秦王政,口中高喊著“大王萬歲、大秦萬年”時,內心不禁感嘆秦國在面對危機的時候,盡然有如此凝聚力,秦國不統一六國,可謂是天理難容。

相對的也正是這股凝聚力,完美詮釋了秦國人的可怕。俗話常說“林子一大啥鳥都有”,凝聚力這東西我們說著感覺很容易,不就是讓一群人達成共識嗎?

但若我們親身去做,就會發現只要是跟人相關的工作,凝聚共識就是這個工作中最難的環節。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且這些想法有時各自間是南轅北轍,人心是深似海的。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當面對危難之時,還想凝聚人心可是難上加難。而在《大秦賦》中,嫪毐造反,秦王政陷入可能輸掉戰爭的危難,但是當王令傳達到普通老百姓耳中,他們幾乎沒有猶豫,高呼“大王萬歲、秦國萬年”的去護駕秦王政。

由此可見在日常的生活中,秦國的老百姓對這個國家以及政府有著極強的信任感,願意把自己的身價性命託付給這個國家。

國民同體、君臣百姓上下同心,這正是能讓東方六國風聞喪膽的秦國人可怕之處。

至於為什麼秦國人會有如此強的凝聚力?在史料中,需要感謝1個叫商鞅的男人,它在各行各業制定詳細的行業標準,同時設計完備的晉升空間,打仗足夠勇猛的人可以靠軍工成為貴族,種糧食種的好的人,也可以靠給國家貢獻的糧食產量,受到榮譽表彰以及各種補貼。

商鞅讓整個秦國的國家機器,都最大程度上處於透明化下運作,老百姓看得到晉升的希望,對自己的生活有盼頭,而不像東方諸國的百姓,一朝為奴,此後可能代代為奴。

與此同時商鞅在城門的“立木為信”,用不可思議的獎金,讓全秦國的百姓清晰的明白,秦國政府是一個說話算話的政府,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組織。

政府有信,國家讓老百姓有生活的盼頭,這樣的國一定會讓老百姓信賴,國、民也就自然而然的同體,形成利益共同體。

綜上,國家、百姓都心往一處想,秦國人的凝聚力不強才見鬼。而有了凝聚力,舉國心往一處使,若秦國不強是讓人難以置信的。

作者:袁載譽,文史作家,著有《網際網路簡史》,專注科普歷史知識,分享公版史料,傳播人類瑰寶。關注並私信我回複數字“01”,分享給您我珍藏的1000G歷史文獻資料,包括老照片、歷史文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