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時期吳國國君,曹操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讓孫權之名傳遍天下。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辛棄疾曾作詩“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把孫權當做千古難有的英雄,元好問以“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吒生雲風”詩句來讚揚孫權乃是人中龍,可見後人對孫權的評價之高。孫權對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孫權去世對於吳國來說絕對是大不幸之事,為什麼又是吳國的大幸呢?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皇帝萬萬人之上,集權力與財富於一身,作為皇帝一般都有自己的個人嗜好,有的皇帝費錢,有的皇帝費軍隊,還有的皇帝費美女,然後孫權與眾不同費兒子。晚年的孫權變的昏聵,自己精心培養的太子孫登病逝後,孫權對於未來繼承人的飄忽不定導致朝廷內部的爭鬥不斷。太子孫登死後,孫權雖然冊立了三兒子孫和為太子,可是孫權又比較喜歡四子魯王孫霸。孫霸有了與孫和爭奪繼承權的籌碼後,兩人開始長達數年的繼承人之爭,朝廷內部也被分為兩派,不斷的內鬥把吳國搞的烏煙瘴氣的。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公元250年,孫權感覺自己時日不多,兩個兒子的爭鬥也沒有個結果,孫權對兩人都失去了耐心。繼承人的問題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不然國家必出內亂,孫權的解決方式讓大臣們大跌眼鏡。廢了孫和,賜死孫霸,冊立只有九歲的小兒子孫亮為太子,同時召諸葛恪入朝進行託孤。選擇諸葛恪託孤已經是孫權為後人做出的最好安排了,吳國群臣因皇子爭鬥被迫選擇站隊,期間相互詆譭誣陷,身死者不計其數。他自己明白最終選出的託孤大臣諸葛恪並不是最好的人選,但正如孫峻所言“當今朝臣皆莫及”,剩下的其他人還不如諸葛恪。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孫權的這番精心的安排並沒能讓吳國獲得安定,反而讓國家陷入更大的亂局之中,以後的亂局變成大臣與君王之間的爭鬥。孫權剛死就有人開始發難,中書令孫弘本來就和諸葛恪不和,諸葛恪執政後對其更加不滿,孫弘準備設計諸葛恪入宮刺殺。但孫峻把訊息提前透露給了諸葛恪,諸葛恪領兵保衛皇宮誅殺了孫弘。掃清了政治上的阻力,孫亮順利繼承王位,諸葛恪升任太傅全面智障吳國朝政。諸葛恪能力還算是出眾的,執政期間革除苛政,一系列的養民惠民的政策非常適合吳國當時的情況,獲得臣民的一致好評,吳國的國力也得到了提升。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諸葛恪

好日子沒過多久,諸葛恪發動伐魏戰役並最終失敗,導致吳國元氣大傷,剛剛轉好的局勢瞬間扭轉,反對伐魏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彈劾諸葛恪的聲音不斷出現在朝堂之上,政局又開始了新的動盪。諸葛恪排除異議決定第二次伐魏,沒想到支援諸葛恪的孫峻和幼主孫亮也開始阻止諸葛恪伐魏,阻止的方式居然是將諸葛恪騙入宮中謀殺了。吳國在邪路上越走越遠,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透露出殺氣和怪異之相,政見不同就要致對方於死地,後面變得更加愈演愈烈。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十一歲的孫亮把孫權給他的託孤大臣殺死了,自己卻無能力掌管朝政,只能委任孫峻為丞相主持國家朝政。孫峻是宮廷侍衛出生,一介武夫沒有治國理念,更不知道如何穩定朝局,根本就得不到當朝大臣的支援。孫峻解決方式很直白,誰反對我殺誰。孫峻無才更無德,孫亮年幼無法掌管後宮,這件事情孫峻也代勞了,經常淫亂後宮,甚至強上了孫權的女兒全公主。這些事情傳出來,可謂是天怒人怨,最後再次發生宮廷政變,這次政變牽涉甚眾,政變結束後吳國朝堂之上再無能臣良將。

孫權去死,既是吳國的大幸,又是吳國的大不幸

孫峻死後,吳國又經歷了孫綝專權,孫綝廢了孫亮改立孫休為帝,孫休又設計誅殺孫綝,孫權死後六年吳國的亂局才算結束。六年的亂局可以說是孫權一手造成的,繼承人問題上的猶豫讓朝臣分幫分派,最終演變為宮廷鬥爭,自己的兒子在宮廷中死傷殆盡,孫休只能算是穩住了朝局,人才的凋零和人心的背離最後讓吳國滅亡。孫權的死,既是吳國的大不幸,失去了英明的國君;也是吳國的大幸,早早結束了朝政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