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據《中國姓氏大詞典》收錄統計,中國姓氏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約有3000個左右,現在常用的姓約400個,前100個姓氏: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範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歷代姓氏不斷髮生變化,很多舊的姓氏不復存在,同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姓氏。臺灣也有油、鹽、柴、米、醬、醋、茶等特別的姓氏。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關於姓氏起源可以追溯至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皇天即指道教神話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舊時常用於“后土”並用,合稱天地。 )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軒轅黃帝所生二十五子,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姬(jī)、酉、祁、己(jǐ)、滕、蒧(zhen)、任、荀、真、僖、佶、儇(xuān)、衣。其中有四人分姓二姓,祝融之後,曹姓、彭姓、禿姓、董姓、妘姓、斟姓、己姓、羋(mǐ)姓,史稱祝融八姓。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由於人口的繁衍,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部落為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本部落共享的代號,這便是“氏”,“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姓”是不變得,“氏“是可變的。愛國學者顧炎武先生也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秦朝漢朝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姓起源較早,形成後也較為穩定;氏起源較晚並不斷髮生變化。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對中華文明的影響深遠姓氏在我國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一個代號,更是一種文化和血脈傳承。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姓和氏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古代姓氏還有一些特別之處,戰國前,貴族才有姓氏,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為“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通志·氏族略序》)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那麼男子稱什麼呢?貴者稱氏;賤者則以職業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醫和、優孟,這些職業名後來才成了姓。

如今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許多以前不常聽說的稀有姓氏漸漸被被大家熟知。例如鞠婧禕:讀音作jū,鞠姓排名第284位,“婧”字寓意著好品質,美女,才貌雙全的意思,“禕”字寓意著美好,幸福,從容自得的意思。闞清子:讀音作kan,“清”用作人名意指明白、純潔之義。可形容女孩知書達理。“子”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龍鳳、才華、品質高尚之義。撒貝南:讀音作sa(第三音),貝有很多意思,可以是貝殼,可以是樂器,也可以是飾品。“寧”本作“寍”。後世假“寧”為“寍”,本義:安寧,平安。

隨意從百家姓裡挑出一個姓氏來,都有一段傳奇般的故事。

尋姓,名副其實的稀有姓氏,全國不到9萬人,如果以中國十三億人口來看,那尋姓可真是大熊貓級別的姓氏了呢?說起尋姓的來源,聞者傷心,見著流淚,這裡面可有一個慘烈的故事,夏王朝時期,當時的文字記載僅限於甲骨文,姓氏也在形成當中好兄弟不分你我,當時有兩個親如兄弟的諸侯國,它就是斟鄩(繁體:鄩 ,簡體:尋阝)和斟灌國,物極必反,夏朝第三任皇帝太康貪戀酒肉美色,因為荒淫無度,太康被后羿起兵政變,太康逃到了斟鄩國。《萬姓統譜》記載:“尋,河南古斟鄩之後,封於尋,與夏同姓。”西晉有御史大夫尋曾。斟鄩國滅亡後,後人將鄩氏的“鄩”字去掉“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旁後變成 “尋”,以氏為姓,作為本族新的血緣徽志。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邑”字,據《說文解字》講:“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在漢字結構理論中,代表著國都、城市、土地、國家。“去邑為尋氏”即表示他們是失去了國家的“尋國人”。從此尋姓便脫穎而出,形成獨立姓而流傳至今。

複姓司馬,關於他的來源,相傳是由官職演化而來,司馬在古代與司徒、司空、司寇併為西周六官中的官名,後世流傳為姓。在古代司馬氏可謂一個開掛的複姓,曾先後出過司馬遷、司馬相如、司馬懿、司馬光等一大票響噹噹的人物,不過如今據統計司馬氏家族已經不到3萬人。

扶姓位於百家姓第299位,傳自上古至君夏禹的大臣扶登氏。得姓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另外,扶姓還有另一支起源,傳說西漢初年劉邦打天下的時候,有個叫嘉的人能施巫術,他幫助劉邦立了很多功勞,後來劉邦做了皇帝,封嘉做延尉的官,並賜給他扶姓,取輔佐有功的意思以表彰他。

有個稀有姓氏是種很特別的體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亓(qi)姓,在現代是極罕見的姓氏,不在百家姓之內。亓姓出自春秋時期諸侯國大夫亓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古代,亓、丌和笄 是同一個字,同義通假。《姓氏尋源》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孔子19歲結婚,娶的一個夫人便是宋國的亓官氏,她是宋國笄官的後代。春秋時,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亓官複姓,後來演化成單姓‘亓’。

仝(tong)姓是中國的一個特有姓氏,祖訓上有不亂祖、亂輩的建議,仝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至今已相傳約600多年。起源於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於(今陝西省大荔縣境內)建立同國,為商朝附庸,商亡後,同國亦隨之滅國,其後人以國去邑為同姓。後來,同姓為分別支庶,一支以同字音「仝」為姓。

臺灣罕見單姓多為少數民族,如哀(西拉雅族)、豐、剛(阿美族)、秋(泰雅族)、勤(排灣族)、日、風、楓、根、獅(賽夏族),偕(噶瑪蘭族)、愛、筆、電、鹽、停、增、全。

姓氏是一筆珍貴的資源,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見的姓更是一種珍稀的資源,姓氏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