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南山經》之“堯帝的兒子竟然和豬生活在一起”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小豬,長著一雙雞爪,叫的聲音如同狗叫,名稱是狸力,哪個地方出現狸力而那裡就一定會有繁多的水土工程。山中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鷂鷹卻長著人手一樣的爪子,啼叫的聲音如同痺鳴,名稱是鴸,它的鳴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哪個地方出現而那裡就一定會有眾多的文士被流放。

《山海經·南山經》之“堯帝的兒子竟然和豬生活在一起”

狸力大概就是一種喜好挖洞挖坑的動物,“見則其縣多土功”。“縣”本是“懸”的古字,讀xuán,是懸掛的意思。周代制度:“天下地方千里,分為百縣而繫於國。”通俗點就是其上是國家,其下是地方,數百地方懸掛於國家之下,這也是分封制度比較形象的畫面。直到秦朝的郡縣制頒佈,“縣”才逐步接近於我們現在熟知的縣城含義。文中的“縣”就是代指某一個地方。狸力有冬眠的習慣,喜歡挖洞居住,並且應當有很大的工程量,否則古人不會將其和“多土功”聯絡起來。

《山海經·南山經》之“堯帝的兒子竟然和豬生活在一起”

狸力挖的洞道長達幾米至十餘米不等,縱橫交錯而又相互連貫,大約有2-3個出口。狸力白天在洞內休息,晚上出來覓食。不過比較特殊的是狸力有一雙雞爪,這畫面似乎有點不太協調。狸力,按照“力”的甲骨文來看像是一個一端有柄,另一端是尖的農具,古人用“力”字來給它命名,本意應該就是狸力的四肢很尖,並且挖土很擅長,而雞爪就是來形容狸力四肢堅硬,這樣就更有利於挖土。總的來說,狸力其實就是一種很普通的動物,文中記載也不多。現代也有很多動物和狸力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水獺、山獾等。

《山海經·南山經》之“堯帝的兒子竟然和豬生活在一起”

傳說“鴸”是堯帝兒子的靈魂所化。他出生的時候全是紅彤彤的,堯帝給他取名“丹朱”,寓意紅紅火火。丹朱不僅身為長子,而且小時候堯帝非常寵愛他。不過丹朱卻沒有好好把握機會。那時候洪水氾濫,出行基本乘舟,漸漸習慣了水上的生活。時至大禹治水,人民們都在努力搶險,而丹朱卻和他的狐朋狗友坐在船上哈哈大笑。後來水患被平息了,丹朱想要坐船,卻沒有適合行舟的水域,於是丹朱就讓人推著船在陸地上前進。人民怨聲載道,而丹朱卻不以為然。

《山海經·南山經》之“堯帝的兒子竟然和豬生活在一起”

堯帝知道丹朱不適合繼承帝位,但是又擔心他會搗亂,於是將他封到南方做諸侯。丹朱到了南方以後,越發變得喪心病狂,他的眼裡只有帝位,為了帝位他要孤注一擲。於是拉攏南方几個部落,準備推翻堯帝的統治。堯帝收到訊息之後便親自掛帥,他沒有想到竟然會和兒子兵戎相見。在經歷了幾次戰鬥之後,丹朱節節敗退。最後帶著少量的隨從,一路逃到南海,丹朱望著茫茫大海,進不能進,退也不能退。覺得自己沒有顏面活在世上了,於是跳進大海自殺,但是魂魄仍然心有不甘,化作鴸鳥一直念著自己的名字。所以《山海經》中說到,只要這種鳥一出現,便會有眾多的文士被疏遠甚至流放。君子去朝,自然小人得勢。

細細一想,古人把丹朱和狸力放在一起,是不是認為丹朱已經無地自容了,正好狸力擅長挖洞,這樣好讓丹朱能有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