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1967年,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在她的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兩難思想實驗”,即我們熟悉的“有軌電車難題”:

假設你看到一輛剎車壞了的有軌電車,即將撞上前方軌道上的五個人,而旁邊的備用軌道上只有一個人,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五個人會被撞死。你手邊有一個按鈕,按下按鈕,車會駛入備用軌道,只撞死一個人。你是否應該犧牲這一個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個人?

這道難題,經過許多年的推理,演變,甚至更改條件,卻依然無解。

但其實,答案也是因環境而定,因條件而定的。

在正文之前,小兮之所以提這個難題,原因就在於,這裡面所涉及的“選擇”,是死1個,還是死5個,甚至更多?

而本文的主角,以“真相論”的包拯,他所面對的正是一樣的難題,只不過,他的選擇,始終帶著“個人主義”的倔強和狹隘,而他這個人,也始終帶著爭議。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01、天子犯法,何曾與庶民同罪?

按照劇情設定,包拯出場的時候,是一個年紀還小的少年,他的一舉一動,有來自單親家庭的成熟,但又有年輕人的血氣方剛和純粹。

所以,當高麗太子開始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罔顧出使大宋的使命,對大宋的子民(小艾)行不軌之事的時候,耿直Boy包黑炭也就上線了。

大宋歷來,重文輕武,國力積貧積弱,內有龐太師把持朝政,太后垂簾聽政,皇帝猶如傀儡,行事總要顧忌龐太師的眼色;外有高麗,大遼虎視眈眈,在邊境時不時屯兵侵擾。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和高麗聯姻,就是為了阻止高麗與大遼的結盟,避免腹背受敵的困境。

當小艾的事情發生以後,包拯憤憤不平想要為小艾討個公道,他想的很簡單: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能放過他。

可這就真的是很簡單,且不說大宋此時和高麗的外交形勢焦灼,八賢王和龐太師都在朝堂上一次次意見相左,光是高麗太子的身份,就沒幾個人敢輕易對他動手。

在這小小的廬州城,誰有那個能耐對他“問罪”?

面對這樣的包拯,包大娘第一次苦口婆心地對他做了勸導。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天子犯法,何曾與庶民同罪?隋煬帝荒淫無道,唐太宗殺兄屠弟,要問罪,有幾個皇帝逃得了啊。”“難道就這樣算了不成?”

“兒子,你見勢不趨,見威不惕,娘很高興,可是現在,大宋有求於高麗,高麗太子更是國賓,有誰敢得罪啊。”

高麗太子被殺,死在了大宋境內,戰事一觸即發,護送著他們出使大宋的數千軍隊堂而皇之地在城外駐紮。

這時候,隨著包拯調查的深入,逐漸有一些線索浮現出來,小艾和楚楚的關係也被揭發,矛頭都指向了楚楚。

這一次危機,眼看著就要落幕,可接著,包拯推翻了自己的理論,不依不饒地往下查,好傢伙,七皇子也死了,駐紮在城外的將軍,帶著他的軍隊直闖廬州城,打著接回郡主和崔尚書的名義,在城裡燒殺搶掠,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這時候,包拯將線索查到了郡主跟崔尚書身上。

郡主和崔尚書是兇手的結論,有動機,有身手,還有崔尚書的那把劍作為證據。

這樣的結果,無疑對大宋和高麗的子民都是最好的,既避免了兩國的戰禍,兩國百姓的流離失所,也讓大宋的處境不那麼被動。

高麗內部矛盾,卻禍及廬州城和邊境百姓,他們心虛,兩位皇子死在了大宋,大宋於理有虧,雙方的結盟,只會更順利,更和諧。

事情到這裡,其實就該暫時告一段落了,大家要的“真相”也都有了,誰都沒把握繼續往下查,會查出什麼樣兒的結果,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借用龐太師對小艾的死的形容:這個女子,死的太是時候了,真兇是她也是她,真兇不是她也是她,謀略上,她必須死。

從謀略上看,真兇是崔尚書他們,那就是他們,即便真兇不是他們也是他們。

可包拯哪管這些,他只堅持自己心中的“正義”。

包拯拿自己和包大娘做賭注,拼上性命想要一個公道,但這些公道,都是建立在“犧牲”另一部分無辜者的前提下的,這種“正義”,這種“公道”,其實就是一種死迴圈。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02、真相從來都不只一個

小時候看,包拯堅持的“真相只有一個”,這是對的。

但經歷過許多事以後,回頭再看,這才發現,“真相只有一個”,那從來都是在“理想化”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包拯的做法很耿直,是非觀也很純粹,深刻秉持著,是非對錯,沒有灰色地帶,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道理。

這個時候的包拯,從思想和處事上,其實都處於成長期。

在家有包大娘給他兜底,對外,得到了八賢王的賞識,這種年少時的義氣和耿直,八賢王大約也有過,所以他感嘆自己也年輕過。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他從包拯這裡,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所以他對包拯有一定的縱容和期待,在高麗太子皇子的案件中,自覺地替包拯承擔了許多壓力和危機。

但在大局面前,是非曲直,是需要些“糊塗的取捨”的,人在做事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分寸感和界限感。

顯然,包拯是沒有的。

他沒有做事情適可而止的分寸,更沒有在其位謀其政的界限。

在高麗使節這個連環殺人案件中,不純粹是追查真兇的問題,兩國邦交才是重點。

往嚴重了說,包拯這不依不饒的處理方式,時不時朝令夕改的言論,導致高麗方一次次上書高麗王,發動戰亂的後果,都是他承擔不了的。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類似的一點,其實在後面“殿前揚威”這一塊,也有很深的體現。

那就是,在賽中原寒窗苦讀十餘載,盼著“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金榜題名的時候,他帶著自己查到的蛛絲馬跡和無數沒法解決的疑問,指控賽中原殺人。

賽中原錯過科考,只能灰溜溜地回鄉。

要知道,那是三年一次的考試,那是一個舉子乃至一個家族興旺的機會,誰知道三年後會是什麼光景呢?

他一路莽撞,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的方式,成全自己的“正義”,這樣的堅持,是不是真的合適?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03、通羅馬的大路,他只認一條

包拯這個人,說好聽點,是耿直,說難聽點,是不知變通,這樣的人為官,其實很難說是好是壞。

但不可否認,他在很多事的時候,耿直的讓人無法理解。

最直觀的一件事,那就是皇帝給他許以要職。

這件事,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龐太師把持朝政太久,勢力龐大,崔明衝雖說一心為國,但礙於身份,他有時候也束手束腳。

八賢王則傾向於穩固社稷,保住趙家江山。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崔明衝原本就打算拉一群人為國效力,如今他一死,等於砍斷了龐太師的一條臂膀,皇帝和八賢王都需要拉攏人脈,建立自己的勢力,不屈不饒的耿直包拯就是很好的人選。

此外,包拯跟八賢王提過,他參加科考是為了百姓,皇帝和八賢王都相信他會是一個好官,願意給他開一個綠色通道。

走捷徑,有時候不見得是壞事,至少,在這件事上,就不是。

偏偏,包拯拒絕了,不留絲毫餘地的那種。

我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要當官為名請命,不是隻有堂堂正正參加科考這一條路,但包拯顯然就是打算這條路走到黑的。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八賢王曾經勸他,只要他堅持初心,早日進入官場,也可以早日為百姓謀福利,為百姓做事,顯然,包拯在拒絕的時候,想的,依舊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正義”。

走捷徑,違背了他心底裡的義氣,個人的堅持,佔了上風,為百姓做事這個目標也就落了下乘。

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包拯很好,他身上的優點很多是別人沒有的,所以才會有網友那句:公孫策常有,而包拯不常有。

但他的缺點,也極具爭議,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他身上強烈的“聖母光環”,當每個兇手被抓以後,他對他們大義凜然的勸慰,批判,全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

有句話說得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被迫送到大宋的大遼高官之子沈良,他被“拋棄”十多年,何嘗願意挑撥兩國的戰亂?

設計殺人的蒙放,自小滿門一百多人被滅,兄妹倆沒有長歪已經不錯了

……

可包拯大道理一個個兒地往外蹦,頗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自我。

《少年包青天》唯“真相論”的包拯,雖聰明,但終究太自我了!

結尾

這部劇之所以完勝另外兩部,很大原因,就在於人物的設定立體而豐滿。

沒有完美的好人,也沒有徹底的壞人。

包拯再好,他身上也有著強烈的“聖母”光環;龐太師再壞,他也有回到家裡,面對女兒們的柔軟和溫情。

說回包拯,他這個人,很容易對別人交付真情,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

只不過,包拯這個人設,不管多聰明,但他其實都是很自我,很缺乏大局觀的,這一點與從小就看慣了父親官場做派的公孫策,是天差地別的。

好在,包拯的性格,是隨著他後期的經歷慢慢成長改變的,他不會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