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最後一戰,鄧艾擊敗諸葛瞻,成功消滅蜀國!

公元260年,司馬昭弒殺了皇帝曹髦。誠然,這導致曹魏皇室的虛弱暴露無遺。不過,不管怎麼樣,弒殺皇帝的行為,還是讓司馬昭承受了比較大的壓力,甚至連司馬昭的叔叔司馬孚,都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因此,在曹髦被殺後,司馬昭希望建功立業,以此打消人們的非議。

於是,在蜀漢和東吳之間,司馬昭決定先對蜀漢用兵,這一方面是因為蜀漢的實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攻打東吳,需要打造船隻,耗費太長的時間。

蜀漢的最後一戰,鄧艾擊敗諸葛瞻,成功消滅蜀國!

到了公元263年,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正式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司馬昭派出了鍾會、鄧艾等大將,這體現出他勢在必得的態度。其中,鍾會率領10多萬大軍進攻漢中。誠然,鍾會突破了漢中防線。不過,在劍閣一帶,鍾會卻被姜維所阻擋,無法繼續前進了。當然,趁著鍾會和姜維僵持的機會,鄧艾偷渡陰平,越過數百里荒無人煙的地區,從而朝著蜀漢腹地前進。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綿竹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了。

早在魏滅蜀之戰爆發前,姜維因為得知了鍾會在關中屯兵的訊息,就已經提醒劉禪早做準備了。可是,因為黃皓的讒言,劉禪沒有將姜維的提醒放在心裡。因此,現在得知鄧艾偷渡陰平的訊息後,後主劉禪可謂非常緊張。於是,他讓諸葛瞻率領大軍前去迎敵。

蜀漢的最後一戰,鄧艾擊敗諸葛瞻,成功消滅蜀國!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於公元227年出生。在諸葛瞻出生的第二年,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中原的戰役。並且,公元234年,諸葛亮就病逝了,這導致諸葛亮的一生本領,也沒辦法傳授給諸葛瞻了。當然,在蜀漢後期,諸葛瞻還是獲得了後主劉禪的重用。公元261年,諸葛瞻獲得衛將軍這一官職,從而執掌都城成都的禁軍。

因此,等到鄧艾偷渡陰平後,諸葛瞻成為劉禪的最後的希望了。如果諸葛瞻沒能抵擋鄧艾大軍,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彼時,姜維率領蜀漢的主力,在劍閣和鍾會對峙。因為鍾會率領了10多萬大軍,這促使姜維很難分出兵馬來支援成都。而就羅憲、霍弋等將領,則因為遠離成都,已經是遠水難解近渴了。

公元263年的冬天,諸葛瞻帶領張遵、黃崇、李球等人來到了涪城。對此,黃權的兒子黃崇,多次勸說諸葛瞻搶佔險要的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到平原地區。不過,非常可惜的是,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早在公元222年,黃崇的父親黃權,跟隨劉備參加了夷陵之戰。在劉備被陸遜擊敗後,黃權因為退路被東吳大軍切斷,不得已歸降了曹魏。不過,劉備依然善待了黃權在益州的家人,這促使黃崇甘願為蜀漢拼盡全力。

不久之後,鄧艾大軍來到了涪城,並擊敗了諸葛瞻,後者丟掉涪城後,只能退守綿竹。對於綿竹來說,可謂都城成都最後的屏障。到了這個時候,諸葛瞻已經領教了鄧艾大軍的戰鬥力,所以,他最好的對策就是堅守不出。進一步來說,鄧艾雖然身經百戰,但是,他率領的大軍已經是疲憊之師,又缺乏糧草的供應,一旦僵持下去,無疑會不攻自破。

當然,鄧艾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派遣使者勸降諸葛瞻,意思就是你如果願意投降,我一定上表朝廷,冊封你為琅琊王。對於年輕氣盛的諸葛瞻,認為自己受到了鄧艾的羞辱,於是,他不僅斬殺了鄧艾派出的使者,還決定率軍出戰,這可謂中了鄧艾的激將法。當初,諸葛亮曾用這個計策來對付司馬懿。現在,司馬懿提拔的鄧艾,則用類似的手段來對付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並且取得了成功。

伴隨著諸葛瞻的主動出擊,綿竹之戰正式爆發。在這場戰役中,蜀漢大軍同仇敵愾,一度佔據了上風。比如跟隨諸葛瞻出戰的張遵,是張飛的孫子,而李球則是李恢的侄子。對於這些蜀漢功臣的後人,和益州本地計程車族比起來,無疑對蜀漢更加忠心耿耿,不過,鄧艾也激勵手下和對方決戰,最終,老辣的鄧艾取得了綿竹之戰的勝利。

在吃到敗仗後,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一沒有除掉黃皓,二沒有制衡姜維,現在又沒有守護疆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於是,諸葛瞻寧死不降,最終和黃崇、張遵等人、李球等人一起戰死一場。並且,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在得知父親被殺的訊息後,也選擇衝入戰場,同樣為了保護蜀漢而犧牲。

蜀漢的最後一戰,鄧艾擊敗諸葛瞻,成功消滅蜀國!

最後,攻佔綿竹之後,鄧艾成功包圍了成都。因為此時的成都,已經沒有繼續抵抗的兵馬,再加上諸葛瞻等人陣亡的訊息,也讓文武百官震動不已。所以,譙周等人力勸劉禪放棄抵抗。於是,公元263年十一月,劉禪接受譙周的意見,開啟城門,歸降鄧艾,這促使蜀漢正式走向了滅亡。而這,也開啟了三國時代結束的序幕。

總的來說,綿竹之戰無疑是蜀漢的最後一戰。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因為缺乏指揮作戰的經驗,再加上沒有采納黃崇等人的正確意見,所以錯失了擋住鄧艾大軍的機會。但是,作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對於蜀漢的忠貞,還是令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