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引言

歷史的軌跡伴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對於歷史的研究也從未停止,歷史是對時代變遷最好的佐證,探究在不同朝代背景下的社會的發展,能夠讓人們學習前人的經驗,早在春秋時期,儒家的孔子對歷史就所感悟,提出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歷史論點,最早確立“述”和“作”兩大觀點,理智客觀地看待歷史中出類拔萃的地方,從中吸取經驗,進而深入研究。在歷史長河中,“史書”就成為專家們研究歷史的大方向,在現存的歷史著作當中,以《二十五史》為主,為首的就是司馬遷編撰的《史記》,其中記載了漢武帝至黃帝時期三千年的歷史軌跡。但很多人奇怪的是,原本在漢朝以前沒有系統的史書著作,為何《史記》會突然問世,究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司馬遷要編寫《史記》呢?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司馬遷編寫《史記》最早的初衷

司馬遷出生於西漢時期,家族歷代都是朝廷顯貴,祖父司馬昌為秦朝的鐵官,主管冶鐵事項,父親司馬談則擔任太史令,進行修史工作,他的父親從擔任官職以來,就以修史為榮,一生從未放棄史學工作,想要編寫一部記載千年的史書,就是抱著這份對編寫史書的決心,影響到了年幼的司馬遷,在司馬遷少年時,就開始系統性的接受古文知識訓練,鑽研各類書籍,並且拜了思想家董仲舒和孔安國為師。西漢時期,百姓的安居樂業,西漢和平繁盛,這些時代背景也給司馬遷創造優異的寫作環境。

長年的文學薰陶,讓司馬遷在一眾大臣中脫穎而出,頗受漢武帝的賞識,他跟隨在帝王身邊,遊走於大江南北,觀察探索當地的環境和民風,記錄下各地的風土人情,增長自身的閱歷。但天有不測風雲,他的父親司馬談在元豐三年去世,臨終前父親的唯一遺言就是讓司馬遷一定要完成一部史書。

此時的司馬遷看到了父親的執著,也被父親臨終前的話語所震撼,他沒有想到父親對編寫史書是這樣的堅持,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他決定接手父親的工作,開始編寫《史記》。開始的時候,編寫史書是父親的心願,但在後期,編寫《史記》卻成了司馬遷一生的使命。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直言勸諫 忍辱負重寫《史記》

作為太史令,司馬遷能夠翻閱當朝的所有典籍,他掌握了編寫史書確切的資料,但就在他完成收集,準備開始編寫時,意外發生了,他因替降將李陵辯護,直言勸諫,惹惱了漢武帝,從而被判死刑,當時漢朝有規定,如果犯人被判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免除,第一是上繳五十萬銀錢,第二是判處宮刑。司馬遷為官以來,一直都清正廉潔,根本沒有多餘的收入,自然付不起五十萬銀錢,但如果執行第二種宮刑,則是對人格的極大侮辱。

想到這裡,悲憤的司馬遷想自殺了此殘生,但人固有一死,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這意義就不一樣了,想到歷代受辱的義士能堅強活著,自己卻承受不了,這是一種失敗,所以他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價值選擇了宮刑。在接受完宮刑之後,他在獄中堅持編寫《史記》,一刻沒有停歇,歷經磨難之後,司馬遷用十四年的光陰終於完成了鴻篇鉅著《史記》。

寧願忍辱偷生,受盡異樣的眼光,也要完成《史記》,這時候的司馬遷不單是為了父親的遺願,也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不管後世之人是如何評價,在人生意義和屈辱面前,他選擇了前者,完成了一生的夢想。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完成《史記》的三大原因

總結而言,促使司馬遷堅持完成《史記》是這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司馬遷的家族歷代都是史官,對於歷史的典籍非常熟悉,從小司馬遷就受到歷代英豪的薰陶,有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明白身為史官的責任,也知曉自己身上承擔的使命。

其次是父親的遺願,編寫史書,始終是父親交託給他的任務,司馬遷是有強烈責任感的人,無論遭受到什麼挫折,都要完成父親交代任務,司馬遷也是將挫折化作磨鍊意志力的動力,堅持信念,完成《史書》的創作。 最後是人生價值,他心中有一團火焰,想要活得有價值,和歷史偉人一樣,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名垂千古。

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初衷,背後隱藏太多心酸

不管司馬遷的編寫的《史記》背後有何深意,《史記》的問世,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作為我國曆史上首部紀傳體通史,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著作,魯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來評價,可見其文學價值也是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