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唐詩名篇無數,人才輩出,這個在中國歷史上輝煌的朝代被譽為“詩歌的天堂”,它有冠絕古今的李白、杜甫、王維,更是將詩仙詩聖詩魔詩鬼詩豪詩佛等與詩歌有關的所有高階稱謂全部收入囊中,令其他朝代望塵莫及。

畢竟是一個詩詞大家輩出的年代,除了年代又先後以外,對於絕句界以及律詩界的排名之爭可以說從未停止過。律詩中有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對於七言律詩而言,普遍認為排行第一應該屬於杜甫的《登高》。究其原因無外乎這首詩的對仗極其工整,每聯皆成對,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首《登高》通篇全部是千古名句,就憑藉這一點,其他七言律詩便以甘拜下風了。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既然是有爭議,那麼肯定有與這首詩相比不相上下的,它就是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的稱號是“詩佛”,可見在王維的詩中充滿著禪意。這首詩也不例外: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這首詩是往往老年時的作品,詩中的輞川是王維隱居別墅。這首詩雖然讀起來貌似比較平淡無味,但是卻照樣給人以心醉之感,況且能與杜甫的《登高》不分伯仲,必然有其特別的一面。可以看出,晚年的王維用筆較其年輕時更加沉穩,不再追求所有的驚異和出人意料,而是迴歸本真,晚年的詩中無不透露著王維恬靜自然的生活態度與遠離世俗的佛性。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首聯寫自己在山上看見的情形。

連續下了幾天的大雨後,村子裡面升起了村民們燒火做飯的炊煙,可能是因為連日不斷的潮氣,讓木柴不太容易被點著,故而每家每戶做飯都比較晚。做的飯就是為了犒勞村東頭在地裡忙活著的人們的。

幾個簡單的詞語將雨後家家戶戶婦女們生火做飯,迎接丈夫們回家的情形,看起來頗有點“俗”的成分,不太像此時已經佛性無比的王維的手筆。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頷聯的兩句是本詩的名句,其實表面上看來不算是千古名句,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你得品,你得細品!

茫茫的水田上時不時地飛過幾只白鷺,遠方幽靜的叢林中能聽到黃鸝鳥在鳴叫著。

短短14個字,將幾種不同的顏色雜糅在一起,不僅有視覺也有聽覺,有蒼茫的水田也有幽深的樹林,這種簡單的高階描法,是否能夠讓你有置身山水間,聽黃鸝看白鷺的感覺呢?這兩句也真正體現了王維出神入化的寫詩功力。

《昭昧詹言》評這兩句:

景極活現,萬古不磨之句。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寫完了眼前所見耳中所聞的情景,後面的頸聯和尾聯則將王維自己的生活狀態與此事的悠然心境表達了出來。

因為山裡的人們起得很早,我也養成了早起觀花的習慣。平時呢也會在松下吃著蔬食,採些露葵來當作小菜,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王維用“朝槿”和“清齋折露葵”展現了自己在這裡悠然自得的鄉村生活,在外人看來,似乎覺得這樣的生活乏味至極,不見葷腥的飲食更是沒有滋味,但是對於王維這樣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人而言,這樣的悠閒時刻正是他最喜歡的,他也從中領略到了極大的興味。對於王維而言,這裡就是天堂,這裡充滿了閒情逸致。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尾聯實在是調皮:我現在已經是一個不再追名逐利的鄉村野老了,可是那天上的海鷗還是在懷疑我是不是真的歸隱了呢?(這兩句引用的是《莊子》

楊朱

和《列子》

海鷗

的典故。)

王維的這首七律中,他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句子的精彩程度上,顯然沒有《登高》驚豔,只有一個算得上名句的“白鷺、黃鸝”之言,但是讀王維的詩,細品是上不了的,否則是不會理解當時王維那種“明鏡亦非臺”的妙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