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規矩中的“見面禮”(中)

北京老規矩中的“見面禮”(中)

大家好,我是京師玩兒主,今兒咱繼續來聊聊老北京老規矩中的

見面禮”。

現在來說說女子相見時的見面禮。在清朝時,因為實行的是“男從女不從”的政策,於是漢族女子得以保持明代的萬福禮的禮儀。故此滿族和漢族女子之間,各自的行禮方式略有不同。漢族女子相見,所行的見面禮,

最常見的,就是萬福禮。其動作為:正身肅立後,雙手半抱拳。因古人講究“女之吉拜尚右”,故

右手在上,

壓住左手,或右手手掌覆蓋左拳上,置靠於腹部正前,右腿後撤半步,

雙腿微屈,

躬身,

頭微微低下,

目光下視,口

萬福,禮畢起身保持肅立。

這是標準的萬福禮。

滿族女子所行的見面禮為“請安禮”,也叫蹲禮。旗人入關時,它也被引入了中原。其有兩種形式,一為單腿安禮。此為

女子所行的大禮。它的

姿勢,與男子有所不同,行禮時,女子上身要保持挺直不動,即不能前探,也不能後仰。頭略低下,面帶微笑,併攏手指,雙手左在上,右在下相疊握,置於身體左側。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同時左腿曲膝,右腿下跪於地面,整體幅度不能太大。口稱“請安”。

約一呼一吸時間,

再直起身來,禮便告成

。施禮時,女子必保持長衣拂地,拖襟四開,緩而且深,從而凸顯出女性高貴典雅的氣質。另一種形式為半蹲式,其

動作為:女子上身直立,

兩腿併攏,低頭,目視正下方,

雙膝再向下微曲,呈半蹲狀,(但腿並不跪於地面上)左膝微高於右膝,

同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相疊,搭在

左膝上。停頓片刻後

再直起身來,禮畢。所以說,滿族女子所行的這

套見面禮的動作,

不叫“萬福禮”,真確的稱呼為“蹲安”,俗稱“蹲兒安”。

蹲安禮本來是在旗人中流行,然而到了清朝中葉,由於滿漢交融,不少漢族官員,在家裡會客經常有滿族官員,因而蹲安禮,開始在漢族官員富紳之間流行,從而逐漸取代了漢族的萬福禮,唯一保留的是“口稱萬福”,而在民間,漢人依然在延續漢族的萬福禮。

到了清代中後期,由於被漢化,滿族女子也開始行萬福禮。不過,她們的萬福禮,無論是腿、手的動作、位置,還是屈膝幅度上,和漢族還是不太一樣。這種萬福禮,其實是和她們的“蹲安禮”相結合的一種產物。

由於這二者比較相似

,因而現在很多人,誤以為蹲安禮就是萬福禮,並且由於一些影視劇也粗製濫造,經常張冠李戴,清明不辨,左右不分。再加上辛亥革命後,徹底取消了跪拜禮和萬福禮,因而,如今的老百姓,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行標準姿勢的萬福禮了。

其實在清朝,有些滿族女子,

如果已經“上頭”,(“上頭”:是滿族成年女子,所獨有的一種髮飾。滿語稱為“達拉翅”。造型為在頭飾兩側,分別套戴一頂形似“扇形”的冠,也有稱

“兩把頭”、

“大拉翅”、“架子頭”的)

,就可以行“撫鬢禮”,或叫“摸鬢禮”。其也是女子見面時的一種請安禮。

滿族女子,尤其是皇家或貴族女子,喜歡穿長到腳面的旗袍,並且還多愛穿那種“花盆底”的鞋,從而並不方便前屈下蹲。她們

頭上,還經常帶有許多的頭飾,因此跪下叩首的時候,沒辦法低頭,於是就用

“撫鬢禮”

代替。

具體禮節就是:先完成立正姿勢,上身挺直,右足略向後引,

左腿和右腿之間,保持個很微小的間距,

兩膝併攏前屈,呈半蹲姿勢,同時右手五指併攏抬起,手指從眉上額頭至鬢角,連續撫摸三下,然後點頭目視對方,同時言語間要請安問好,停頓幾秒後,復原禮成

,故此也叫做“摸頭”

。然後

受禮者同樣,

也多

以撫鬢禮回拜

還禮。

但因為旗人女子,平時並不都梳兩把頭,只是在頭上挽旗髻,(就是把頭髮挽在頭頂上)故此只好摸鬢,也就是怎麼方便,怎麼來了。

這裡強調一下,“撫鬢禮”中,是絕對沒有甩手絹兒這個動作的,因為在舊時,只有風塵女子,才喜歡用揮舞著的手絹兒,來吸引主顧、招攬生意。而大家閨秀,是絕對不能有這種動作的。所以大家千萬別再被現在的一些清宮劇給忽悠了。

滿族婦女之間,因親屬關係的不同,還有種叫“雙拉手”的禮節。在滿族人的規矩中,姑嫂,也就是小姑子和大嫂之間,是不能用請安禮的,只能用“雙拉手”禮。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倆個人是很要好的、至親摯友,兩人見面,也要先雙雙拉手,再請蹲安,從而表示異常親熱。這種“雙拉手”禮,有時還會出現在不同輩分之間,這是說明晚輩兒非常尊敬長輩兒,長輩兒也非常疼愛小輩兒,從而表示出雙方感情非常親切的意思。不過如果是弟媳婦和大姑子見面,那就必須得行“蹲安”或

“摸鬢禮”,而不能用

“雙拉手”禮了。

到了晚晴時期,隨著西方文化開始融入我國,

相抱”、“親面”、

“握手”這些外來禮儀,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清人之間,不論男女的那種,以半蹲半跪的請安姿勢逐漸消失了。但“請安”作為一種禮節和家庭規矩,在滿族人家中,卻依然流行,只不過,它更多的是變成了一種問候,這個“請安”,相當於“問安”,那意思是:“我這兒向您問好兒了。”與此同時,請安這個詞兒,也納入老北京土話之列。平時,老北京人見了面,往往都要來上怎麼一句“某某爺,(這裡切記,要加上個稱謂,不然會視為大不敬的!)好久不見了,我這兒給您請安了!”

您說這都跪安了,總得有個接安的回禮吧?好了,這接安的方式也有很多,如有雙手、單手、點頭、微視等幾種。這些接安的方法,都是按照輩分和地位而決定的。

受禮者除上級和家中尊長外,親友長輩兒,或還半揖,或扶持行禮者之臂,平輩則同禮相還。

比如,子女向父母請安,必須先叫阿瑪、奶奶或者額娘,再行請安,父母只微視,低應,以表示知道了。侄輩向叔伯父母請安,叔伯父母接安是點頭。外甥、表侄、族侄向舅父母、姑父母、姨夫母請安,就是單手接安。如果是遠親、遠祖子弟,那麼長者就要雙手接安了。一般來說單手接安都是站著接的,雙手接安的時候呢,要稍微彎腰,以表示謙虛客氣。弟弟向兄長請安,兄長要雙手接安。弟弟給兄長拜年、拜壽叩頭的時候,兄長不能坐著,弟弟必須先請兄長坐下,再來行禮。弟弟稍加行禮,兄長就要馬上攙扶弟弟起來,還說:請起。接安回禮中,還有種

扭頭禮,它就是當嫂子的年齡,小於小叔時,小叔子給嫂子請安時,嫂子臉要扭向一邊,不能直視,即用扭頭方法表示還禮。並說:兄弟請坐。

說到老北京人之間的見面禮,這裡要強調一點的是,我聽到現在很多人講,如“您吉祥”這句話,也是老北京人的見面打招呼時的一種方式,如兩個人見面後,彼此之間會說到“爺,您吉祥”。其實準確的說,它不是老北京人之間傳統打招呼的用語。這句話的出處據我所知,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的幾位演員,也是我非常欣賞的幾位老藝術家,所主演的一部叫《太后吉祥》的喜劇電影。由於當時這部影片在北京上映後反響強烈,並且“吉祥”二字,還有一層“好彩頭”的含義,所以裡面兒的這句經典臺詞兒,也就從那時起,在北京的街頭巷尾流傳開了。

其實說到

“吉祥”二字,

在清朝時,它僅僅是在太監圈裡流行的、一種

彼此之間

見面時的問候

方式

。後來內務府一些低階的官員,也會與當時的有些權利、地位的太監互道“吉祥”,從而以示親近。但在皇帝、后妃、

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以至於平民百姓

之間,是絕不會用下層太監之間的這種問候

的。所以說在北京,這個打招呼的“詞兒”呢,就別再用了。

說到老北京的見面禮,那真的是太多、太複雜了,如子女向父母請安、還有弟兄、叔伯、叔侄、弟侄、外甥、表侄、叔媳、弟媳、侄媳、舅父母、姑父母、姨夫母、遠親、遠祖子弟等等之間的請安,這裡面兒的規矩和區別大了。請完安,還有各種各樣的“接安”呢,這要是聊起來,那就沒個完了,所以說,今兒個和您聊的,也只是些皮毛了。老舍先生是滿族旗人的後代,他在自己未完成的遺作小說《正紅旗下》裡,就對當年老北京的各種見面禮,有過詳細的描述。您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那好了,今兒個,就暫時和各位聊怎麼多,咱們回頭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