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在上次課解釋電信基站定位原理時,假設已知三個參考點的位置和待定位點到參考點的距離,然後才能對待定位點進行定位,而這一切都只能在二維平面內實現。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在高中幾何裡,講到“2點確定一條直線,3點確定一個平面,4點確定一個空間”,其中3點確定就是一個二維平面,4點確定的就是一個三維空間。關於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的轉換過程,可以藉助3D電影來解釋:在觀看2D電影時,人物僅僅在電影幕布上移動;當觀看3D電影時(佩戴3D眼鏡),可以感覺到到人物似乎從幕布上“跳”了出來。也就是說:

在垂直於熒幕的那個平面,也有人物在移動,這就是新增加的一個維度(Dimension)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電影院宣傳的4D、5D是一種噱頭,與幾何學無關

所以,在瞭解了2維平面和3維空間的區別後,定位的核心問題就是:

在兩個已知條件(參考點的位置、未知點到參考點的距離)的基礎上,如何定位未知點?

在二維平面上,需要3個參考點的資訊,使用“三圓交會”法;在三維空間裡,需要4個參考點的資訊,使用的是“四球交會”的方法。

如果參考點是衛星,未知點是待定位的手機,

那麼已知條件就是①衛星的具體位置②手機到衛星的距離。

在一個三維空間裡,以衛星為中心畫一個球,球表面上的任意位置都可能是手機的所在地。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當兩個球面相交時,它們的交點形成了一個土黃色的“圓環”,在圓環上的任意一個點都可能是手機實際位置。當三個球面相交時,手機的位置就只剩兩種可能,即圖中的紅色點位。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如何排除其中一個點位呢?這就需要用到上次課二維平面定位所用的邏輯:當以父母為中心各自畫了兩個圓圈之後,走丟的孩子只可能在兩個位置出現。到底在哪個點位呢,只需要畫第3個圓就行了。以此類推,在四維空間裡,為了從2個紅色點位中最終鎖定手機的位置,只要畫第4個球面即可。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現在能解釋“距離已知”這個假設嗎?

不僅是距離已知,還得知道參考點的位置,要完成定位,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而這兩類資訊的獲取,無需他人告知,手機裡面的電子裝置自己就能解算出來。首先講講手機如何計算出自己與衛星的距離。

在上一堂課的最後,告知光速是每秒30萬公里,所以圖中的衛星訊號運行了0。08秒之後,才能到達2萬4千公里外的汽車上。同理的道理,我們可計算出GEO衛星(距離地面35786km)發射的訊號到達地面的時間大約是0。12秒。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導航衛星每分每秒都在發射導航訊號,每次發射訊號的同時都會給訊號“打”上一個

時間標記

,告訴地面上的手機“我是什麼時候發射出來的”。當手機接收到這個導航訊號後,與當前的時間相減,得到的時間差乘以光速,自然就得到了導航衛星與手機的距離。一般情況下,這個時間差不足0。1秒,人體是無法感受到這種細微差別的,只能藉助精密的電子儀器。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至於說衛星的具體位置,這個更容易理解了。在上一篇文章中講到,電信基站的安裝位置是固定不變可查詢的,將基站搬到太空上去以後,其位置也是可查詢的,只不過

一個是靜止可查詢,一個是動態可查詢。

因為每顆衛星都有自己固定的執行軌道,某個時刻衛星執行到哪個位置,是能直接查詢到的。

衛星在發射導航訊號的同時,除了“打”上時間標記之外,位置資訊也附加到導航訊號上。

當手機接收到某個導航訊號後,馬上就能讀取衛星的具體位置。

三維空間定位原理:3D電影的啟示

眾多衛星表面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按照各自既定軌道按部就班

導航衛星的定位原理如下:

地面上的手機一旦接收到導航訊號,瞬間就能查詢到是哪顆衛星發射的,在哪個位置發射的,也可以同步計算出與這顆衛星的距離。

只要接收到4顆衛星的訊號,手機就完成了定位。

W | 距離的計算方法現在能夠理解,可衛星在天空的位置能精確的預知嗎?

嚴格意義上來講,確實沒有人知道衛星在某一個時刻的精準位置,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導航衛星的定位原理,因為任何複雜的科學道理都來源於生活,科普文章的責任就是“化繁為簡”。如果執著於知曉衛星的真實精準位置,那就涉及到衛星的測控原理,請關注下一課《衛星測控原理(一):圍觀出軌》。

總結

| 導航衛星利用“四球交會”的原理實現定位。

|| 導航訊號包含有時間標記和衛星的位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