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歐陽修編的家譜,合理嗎?

您看歐陽修編的家譜,合理嗎?

提到歐陽修,您會想起<醉翁亭記>,想起“唐宋八大家”,可能還會想起一個不太常用的成語:畫荻教子。

“畫荻教子”這個成語,出自歐陽修小時候的勵志故事。說是歐陽修從小就沒了爸爸,跟著媽媽長大,家裡很窮,買不起文具,媽媽教他認字,只能用蘆葦稈(荻)當筆,在泥土地上寫寫畫畫。生活如此艱苦,歐陽修仍然發奮學習,後來考中進士,當上大官,還成了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和中國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

就像大多數勵志故事一樣,以上故事也有虛構的成分。歐陽修四歲那年,他爸爸歐陽觀就不幸病逝,然後歐陽修的媽媽鄭氏開始守寡。所以,歐陽修自幼喪父是歷史事實。但即使在喪父以後,歐陽修也沒有斷絕經濟來源,因為他和他媽媽去投奔了另一個做官的親人——在湖北做官的叔叔歐陽曄。宋朝官員俸祿優厚,一個大官可以養活整個家族,一個小官也可以養活好幾個家庭,叔叔歐陽曄雖是小官,卻能讓歐陽修母子衣食無憂,並且給歐陽修提供了學習條件。畫荻教子的場景,可能是媽媽帶歐陽修郊遊時偶爾為之,絕非常態。

現在網上能找到<歐陽修墓誌銘>,是北宋名臣韓琦寫的。按韓琦描述,歐陽修自幼絕頂聰明,過目不忘,一覽成誦,長大後參加科舉考試,三次考中第一。這種描述也有誇大成分,真實情況是,歐陽修第一次參加解試(類似明清時期的舉人考試)落榜了,第一次參加省試(類似明清時期的會試)也落榜了。落榜以後,他透過叔叔介紹,拜訪文壇老將兼朝中官員胥偃,做了胥偃的學生兼女婿,然後由胥偃推薦到國子監就讀,又過了兩年才考中進士。

中進士後,歐陽修走上仕途,升官很快,降級也很快,一生當中幾起幾落。他被下放到安徽滁州,寫成千古流芳的<醉翁亭記>那一年,其實還不到40歲,卻自稱“蒼顏白髮”,意思是官場坎坷,頭髮都白了。每當讀書至此,我都竊喜,自以為比歐陽修強得多——我已經過了40歲,卻沒有一根白頭髮,全刮光了。

為了打發退休生活,歐陽修開始編家譜

歐陽修65歲退休,退休時官職不小,是“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特進、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實封一千二百戶”。前面那些頭銜都是虛的,只代表朝廷恩寵和社會地位,但“食實封一千二百戶”是實打實的,意思是每年能從朝廷那裡領到1200戶農民繳納的公糧。有了這麼一大筆補貼,歐陽修晚年完全不用發愁過日子的問題。吃喝不愁,衣食無憂,做什麼事情打發退休生活呢?他編寫家譜,自己家的家譜。

在歐陽修編寫的家譜上,第一代祖先是唐初書法家歐陽詢,歐陽詢生歐陽通,歐陽通的孫子叫歐陽綜,歐陽綜生活在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時曾率領鄉民抵擋土匪。從歐陽詢到歐陽綜,總共5代人,卻跨越整個唐朝將近300年曆史,平均代際間隔將近60歲。奇不奇怪?非常奇怪。

再看歐陽修家譜的後半部分:從唐朝末年的歐陽綜算起,到北宋中葉的歐陽修為止,區區150年曆史,竟然多達16代人,平均代際間隔還不到10歲。更加奇怪,對不對?

我們知道,父子之間相差20歲或者30歲左右是正常的,十幾歲就生育也不是沒可能,五六十歲再生育也完全沒問題。問題是,歐陽修家譜上的前面幾代平均相差近60歲,後面十幾代平均相差又不到10歲,這就違背了人類繁衍的客觀規律。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歐陽修考證和梳理家譜時,工作不夠仔細,前面漏掉了幾代人,後面又多寫了幾代人。

南宋後期有個太學生,名叫周密,也發現了歐陽修家譜裡存在的錯誤。他評價道:“後世譜牒散亡,其難考如此,歐陽氏無他族,其源流甚明,尚爾,矧他姓也?”朝代更迭,戰火綿延,老輩人要麼把家譜弄丟,要麼根本就沒有家譜。在這種情況下,後輩再想編家譜,困難重重,容易出錯。像歐陽修的家族,同姓不多,名人不少,編寫家譜相對容易,還搞出這麼多錯誤,更何況其他姓氏編寫的家譜呢?錯誤肯定更多。

周密的意思是,歐陽修的家譜之所以出錯,是因為年代久遠,資訊丟失,考證難度極高。這樣分析對嗎?對,但還有別的因素。什麼因素呢?故意編造。為啥要故意編造呢?容我講個故事。

假造家譜最有名的,當屬“狸貓換太子”的劉娥

北宋前期,四川鬧災,有一個姓劉的小姑娘,父母都死了,在外婆家長大,十幾歲時嫁人,嫁給一個銀匠。小兩口為了掙錢,千里迢迢來開封打工,有一回到太子府上打造銀器,被當時還是太子的宋真宗相中了。宋真宗給了銀匠一大筆錢,於是她改嫁宋真宗。真宗登基,她備受寵愛,從美人升為嬪妃,從嬪妃升為皇后。雖然貴為皇后,但她卻沒有生養兒子,倒是身邊一個宮女給宋真宗生了兒子。她又妒又恨,將宮女的兒子奪走,當做自己的兒子來撫養。後來真宗駕崩,這個奪來的兒子登基,就是宋仁宗。

相信您已經聽出來了,這個姓劉的小姑娘,就是傳統劇目<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宋真宗最寵愛的皇后、宋仁宗最懼怕的母后、北宋時期垂簾聽政時間最長的章獻明肅太后,名叫劉娥。<狸貓換太子>屬於傳說,但劉娥父母雙亡、先嫁銀匠、後嫁真宗、奪走皇子、垂簾聽政的故事,在<宋史·后妃列傳>和多種宋人筆記當中均有記載,絕對屬於史實。

劉娥本是平民,一步登天成為貴妃,進而成為皇后,進而就覺得自己的出身是個短板。她想跟朝中姓劉的官員攀親戚,將自己的門第掛靠到別人家,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因為她找的那位劉姓官員太耿直,太實事求是,不願意冒認皇親。劉娥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假造一本家譜,直接跟死人攀上親戚,說她父親就是早已犧牲的開國大將劉通,說她祖父就是五代十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武將劉延慶。宋真宗當然知道她假造家譜,但並不揭穿,甚至還主動幫她圓謊,因為讓開國大將的女兒做皇后,比讓平頭百姓家的孤女做皇后更有面子。

編造家譜長盛不衰,胡人也不例外

類似的故事,在南宋也發生過。南宋有一個楊皇后,出身更加貧賤,無父無母,沒有名姓,是教坊司一個張姓女演員撿來的孩子,於是跟著姓張,取名張桂芝。張桂芝長大以後,被宋寧宗相中,一路升為皇后。成了皇后以後,張桂芝不想讓世人知道她是戲子收養的,於是跟朝中一個姓楊的出身很好的官員攀親戚,改姓為楊,成了楊桂芝。就像劉娥劉皇后一樣,楊桂芝楊皇后的權力也很大,後來也曾垂簾聽政。她垂簾聽政時,大修楊氏家譜,以至於元朝人撰寫<宋史·后妃列傳>時,誤以為她本來就姓楊,誤以為她是貴族出身的大家閨秀。

古人編造家譜,不僅僅是為了虛榮,也絕對不是宋朝兩個皇后的專利。早在魏晉時期,官場上最看重門第,平民子弟為了做官,有時不得不將祖上十八代都換成貴族。為了讓這種編造顯得更有說服力,他們還會請專業人士編造家譜,或者從貴族手裡高價購買家譜。直到隋唐時期,編造家譜仍然是一門長盛不衰的產業。到了唐朝後期,“安史之亂”平息過後,原本歡迎西域移民的唐朝開始轉向排外,胡人感受到了強烈的敵意,那些留居長安的突厥人、粟特人、契丹人、回紇人都紛紛改成漢姓,並假造家譜,讓外人以為他們自始至終都是中華士族。

最後我必須說明,我不認為歐陽修故意編造了家譜,我只是想借家譜出錯的故事闡述兩個觀點:第一,我們後人查閱歷史文獻時,家譜未必可靠;第二,當很多人都開始在某個事物上造假時,就不是道德問題了,而是制度問題。

文並供圖/李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