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河西地區。

河西地區處在連綿的祁連山和北山山脈之間,東西長達1000多公里,其形狀類似一條狹長的走廊,因此有河西“走廊”的名稱。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區地勢較為平坦,武威一民勤平原、張掖一酒泉平原、玉門一敦煌平原等平原東西排列。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該地區雪山儲水量豐富,土地肥沃,很早以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今年來的考古資料可以證明這一點氣漢武帝從戰略的高度,果斷決定武力佔領河西走廊使之成為打擊匈奴、控制西域的通道,曾多次發兵主動岀擊,最為顯著的是公元前121年的漢匈“河西決戰”,更具決定性的作用。

漢武帝派遣騾騎將軍霍去病率數萬騎,“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旋越居延,過小月氏,至祁連山,殺死及俘虜共三萬餘人。元鼎六年(前111年),又使將軍趙破奴出令居,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西漢取得了對河西地區的絕對控制權,並進一步擴大戰果,為河西農耕區的拓展打下了基礎。

1、移民。

河西設定郡縣,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調整武威郡設定張掖郡,調整酒泉郡設定敦煌郡。居延漢簡等資料表明,漢代河西四郡建制同內地基本一樣,以郡轄縣,縣下大量設定鄉里等機構。

至東漢,河西地區的郡縣設定稍有調整,一方面是郡下轄縣數有所減少,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兩個郡的建制,分別是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這裡的屬國相當於郡,是專門設定的少數民族管理區。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為了開發河西、鞏固河西,西漢政府曾多次從內地移民以充實該地區,根據相關統計,河西地區人口逐漸增多,到西漢末期河西四郡共有戶61,270戶,280,211口。同河套地區一樣,西漢政府對內地徙民釆取了許多激勵和幫扶政策,內容涉及田宅的賞賜,農具、籽種的發放等。

大量內地平民進入河西地區,由地狹人眾的“狹鄉‘進入地廣人稀的“寬鄉”,所有人都擁有自己的耕地,並傾盡全力開闢新的農田,一時間河西地區的私有土地迅速增加,張澤鹹研究認為史料中所記載的河西各地的“民田”應為百姓自有的田地。

2、屯田。

屯田,特別是軍事屯墾是邊地開發的重要手段之一,河西地區的農業開發同樣如此,為了快速開啟河西農業開發的局面。漢朝在河西的軍屯開展情況從考古發掘中也可以找到證明,居延漢簡中多有“田卒”、“戍卒”等名稱記載。

另有“……酒泉、張掖農官田卒”,以及“……謹案居延始元二年戍田卒千五百人為驛馬田官穿涇渠……”等相關資訊,可見軍屯的是一種臨時的非常舉措,戍卒農時種地,戰時參軍,還擔負著正常的守衛任務。除軍屯之外,民屯的現象也多有記載,如應劭載:“武帝始開三邊,徙民屯田,皆與犁牛”。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類似的漢簡還有很多。對於漢代河西地區的“民田”、“私產”情況,居延漢簡中亦有:“三隧長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區……田五十畝”;“候長得廣昌裡公乘禮忠年卅……宅一區……田五頃”。

東漢初年,河西地區屢受匈奴、羌人襲擾,“民畏寇抄,多廢田業“,武威郡守任延出兵反擊,該地區得以恢復正常秩序,這從一個側面同樣反映出武威郡轄區內多私田的情況。

總之,河西地區郡縣的建立,移民遷入,大量平民奮力耕作,成為了開發之主體,使河西地區由過去單一的遊牧經濟,變成了“風雨時節,谷氽常賤,少盜賊”的農牧結合多樣經濟發展局面。

4、

農耕區的擴充套件。

經過漢代的開發,大量中原移民的遷入充實了河西地區的農業勞動力資源,軍事屯墾所拉開的大規模的農耕區,形成了農業發展的基地,先進的生產工具、水利設施的興建,這使得河西地區農業取得爆發式的發展,當地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出土的漢簡裡記載了河西地區的糧食作物有粟、麥、麋、黍、豆等,“入谷六十三石三鬥三升少,其卅三石三鬥三升,卅石粟”,該資料凸顯了漢代河西的農業發展水平,結合其他相關資料可知,漢代河西農業的發展,糧食生產不僅滿足了當地軍民的糧食需求,而且還存在有盈餘的狀況。

河湼地區。

武帝時期才正式開始了中原王朝對對河湼地區的經略。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河湼地區多個羌族部落悄然結成聯盟並與暗中勾結匈奴,聯合十萬兵力,以浩大之勢攻擊漢朝邊關,朝野大為震動。

從而向西驅逐諸羌,同樣築令居塞,為了鞏固該地區的管理初次在該地設定了護羌校尉,致使許多羌人被迫遷徙到青海湖地區。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漢庭派遣趙充國率軍平定先零羌之後,充國罷兵後在河湼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屯田活動,首先設定了“金城屬國”。

隨後相繼設定了允吾、允街、河關、臨羌、安夷、破羌等七個縣,得益於趙充國的恩威並用,很好地把握了剿和撫的尺度,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並且因此將河湼地區成功地包括進了中原王朝的郡縣管理體系,而且拉開了河湼地區農業開發的大幕。

1、

移民。

移民是西漢開發河湼地區的重要舉措之一,漢元鼎年間朝廷武力征伐羌“……河西地空,稍徙人以實之”。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有關此次移民的來源問題,據賈偉等人研究,西漢中期大規模從內地向河湼地區移民發生在漢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在河湼地區設定西海郡並在郡下設定5個縣,於是大批的內地平民被組織遷徙補充到新設的郡縣中,“又增法五十條,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萬數”。西漢末年,羌人發生叛亂,之前的中原移民大都逃回內地;

東漢建立之後朝廷組織得力人員平息了羌人之亂,並且再次積極向該地區補充人口,遣返從金城郡遷徙到武威郡的人口三千餘口,以充實河湼諸縣,並積極進行水利建設,勸民稼穡。

2、

屯田。

河湼地區的屯田活動最早見於漢宣帝神爵時期,史載:趙充國曾多次上奏皇帝,請求在河湼地區屯田,提出了“屯田便宜十二事”。在趙充國的強烈要求之下,漢宣帝最終同意“下詔罷兵,獨留充國屯田”。

這樣一來

,趙充國得以率領戍卒10000多人在河湼地區開展屯田活動,效益較為可觀。據相關研究,趙充國屯田的範圍較為廣闊,其西起臨羌,東到浩門,涉及兩千多土地,並且在“地勢平易”的河湼流域兩岸開闢出了大量的荒地,進行農業生產。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東漢時期針對河湼地區羌人多動盪的實際情況,在軍事行動的同時,同時又重新開始了屯田活動。漢和帝永元年間,鄧訓戰敗燒當羌,使之向西遷徙千里之遠,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金城西部都尉曹鳳率領兵卒在青海湖、大小榆谷屯田駐紮。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可知東漢政府在河湼地區曾先後共設屯田點多達39部:首先是上官鴻於青海海南州東部地區修建歸義、建威兩城,屯田二十七部;侯霸於東西邯設屯田5部,於逢留河地區置屯田2部;馬媛又增設5部”。

3、農耕區擴充套件。

河湼地區在很早的遠古時期就出現了原始農業的萌芽,至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基礎,再經秦漢兩朝的全力經營與開發,河湼地區農業發展迅速,農耕區得到極大的拓展。

特別是兩漢政權對河湼地區的移民、屯田等有效措施的實行,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技術及農業生產工具加以推廣,使河湼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與內地相差無幾。可見其規模之大。

漢朝時期,“河西決戰”,對河西農耕區的拓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東漢時建武11年(公元35年)馬媛出兵平服羌人之亂後同樣向朝廷提出了屯田的請求:“破羌(今青海樂都東)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今羌在湼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馬媛所提到的“湼中”指的是湼水流域,羌人老早就在該區域開墾土地,修建灌溉設施,甚至出現了水田。

史載,大、小榆谷同樣“土壤肥沃”,適宜進行農業生產,又“又有西海魚鹽之利,緣山濱水,以廣田蓄”兩漢時期,湼水流域和大、小榆谷地區的均有大面積的麥類作物的種植,相關記錄表明麥產量客觀。

《後漢書》中多處載有東漢派軍搶奪羌族所種之麥,動輒掠得麥“數萬斛”、“數十萬斛”之多;《水經注》載:“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貫友代聶尚為護羌校尉,攻迷唐……收其熟麥數萬斛於逢留河上,築城以盛麥”。

結語

這些資料是羌人農業發展的證明,更是農耕區擴充套件的有力證據。結合考古成果和文獻資料,秦漢時期河湼地區的農業發展發展速度極為迅猛,河湼地區成為西北重要的農耕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