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耳聾是正常現象?

專家建議:儘早治療,以免身心受損

本報訊(記者陳敏 通訊員陳君豔)在很多人看來,老年人聽力下降是自然現象,認為“聾了就聾了”,沒有引起重視。真的是這樣嗎?耳科專家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提醒,聽力下降不但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避險能力下降,而且還會引發很多的心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腦萎縮,使老年痴呆提前到來,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所以要儘早治療。

昨天是全國“愛耳日”。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60歲以上的聽力殘疾老年人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耳聾引起。老年性耳聾在老年人致殘的主要疾病中全球排名前十,而在中國和法國等國家成為排名第一的殘疾性疾病。因此老年性耳聾需要全社會給予足夠重視,積極進行干預。

寧波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學科帶頭人徐明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進入老年以後人的聽覺系統出現退化現象,並導致聽覺系統功能障礙,這種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聽覺系統退化與聽力下降,在排除中耳感染等因素外,被稱為老年性耳聾。聽覺系統的衰老和機體的衰老一樣,是一種組織細胞衰老的結果。但是不能因為這屬於生理衰退就置之不理,聽之任之,讓聽力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不管是老人自己,還是家屬都應該對老人聽力下降徵兆有所警覺。這些徵兆包括:只聞其聲,不懂其意;經常要求他人重複說話;經常聽錯他人說的話;經常要求把電視音量開大;對一些常人感覺正常的聲音敏感、難受,往往不喜歡嘈雜的環境,而喜歡較為安靜的環境。

徐明說,如果出現老年性耳聾應積極面對,而不是消極地任其發展。雖然老年性耳聾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還是可以透過及早預防來減輕延緩其發生的。他建議,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清淡食物,少吃可增高血糖和血脂的食物,避免接觸噪聲,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改善腦部及內耳的血液迴圈;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可減少老年性耳聾的發生率,減緩耳聾的發展速度。

即使出現聽力障礙了,改善聽力在當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佩戴助聽器(宜早不宜遲)、做人工耳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