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晉文公重耳繼位之後,大事一樁接著一樁。

先是幫助周襄王平定叛亂,接著又收到了宋國遞過來的橄欖枝。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對於這件事,晉國內部沒什麼分歧:既然宋國示好,那咱們接受就是了。

可這番作為,惹怒了南方的楚成王。

宋國作為一個弱國,被楚國欺負得可是老慘了。

我在前文中寫過,宋襄公先是在楚成王面前大放厥詞,然後被當場俘虜。

後來,楚國藉此興兵討伐宋國,結果宋國內部眾志成城,楚成王眼看佔不到便宜,於是便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回國之後的宋襄公越想越氣,居然準備收拾楚國的盟友。

結果不用說,自然是宋國被楚國胖揍一頓,宋襄公傷重而亡。從那以後,宋國就習慣了看楚國的臉色行事。

可誰都知道,宋國的這種服軟,顯然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於是在重耳顯露出準備爭霸的意圖之後,宋國立刻示好。

對於楚成王而言,這種局面是不能接受的。否則,今天跑個宋國,明天跑個陳國,要不了幾天,這些中原諸侯國就都團結到晉國身邊了。

所以,楚成王決定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前往宋國興師問罪。

宋國一看這副架勢,差點被嚇癱,立刻聯絡重耳,希望他能救救自己。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要我說,前面救援周襄王頂多能算開胃小菜,應對楚國才是對重耳的第一道大考。

後世不少學者引經據典,反覆論證宋國投靠晉國多麼有理。但我希望大家明白,春秋戰國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所謂的禮儀就是幌子,一切都要靠實力說了算。

如果楚成王不打宋國,日後可能會有更多國家背楚投晉;如果重耳不救宋國,就有可能令眾多攝於楚國淫威的小國心寒。

而且在這個時候,秦國受制於地緣,暫時無法東出;齊國內亂連連,也沒工夫管中原這檔子事兒。

晉國和楚國,都不用擔心其他強國插手,這固然可以讓他們集中精力,但也迫使他們必須硬碰硬,誰也無法退縮。

因為這種原因,所以重耳在接到宋國的求救信之後幾乎沒有猶豫,立刻決定派兵迎戰楚國。

可下定決心之後,重耳還是覺得心裡沒底,無他,只因楚國實在是太強大了。

想當初,周天子為了制衡南方勢力,專門在漢水以北的大片區域安排眾多同姓諸侯國,史稱“漢陽諸姬”。

楚國崛起之後,很快就把“漢陽諸姬”全部吞進了肚子,好像一隻潛伏在南方的猛虎,惡狠狠地盯著中原大地。

齊桓公當初率領多國聯軍趕到漢水,面對嚴陣以待的楚軍,一時不知該怎麼辦,於是便派管仲前去問責。

管仲一會指責楚國不上貢,一會又說他們有謀害周天子的嫌疑,結果楚國大夫屈完把話說絕之後,管仲又率軍後撤,給足了楚國面子。

也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後世很多人在說起齊桓公首霸的時候,都會拿楚國來說事:“你齊桓公有什麼了不起的,面對楚國不也慫了嗎?”

要知道,此時晉國可是孤軍,而楚國卻帶著聯軍前來,重耳心裡沒底,也是情有可原。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拉齊、秦兩國下水。

可我們前面也說了,齊、秦兩國各有問題,根本沒法幫忙;就算能幫,我估計他們也會消極怠工,畢竟這涉及爭霸,誰願意給晉國當小弟呢?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一計不成,重耳再生一計。

重耳對外宣佈,在自己流亡的時候,曹國和衛國的國君都對自己不敬,現在這兩個國家又幫著楚國欺負宋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隨後,他便派兵滅掉了曹國和衛國,俘虜了兩國的國君。

當時,楚國確實糾集了一支多國聯軍,但參戰國分別是陳、蔡、許、鄭,沒人家曹國和衛國什麼事,重耳這純粹是借題發揮。

可春秋戰國是一個比拳頭的時代,曹國和衛國的國君也不敢跟重耳講理,只得連聲哀求,希望能留條活命。

曹國和衛國雖然沒有參與這場戰爭,但他們的確對楚國俯首帖耳,所以在晉國滅掉曹、衛之後,楚成王派人與重耳交涉,希望他別為難這兩位國君。只要曹、衛能夠復國,自己就願意解除對宋國的包圍。

重耳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結果卻在背地裡對曹、衛兩國的國君說:“我可以讓你們復國,但你們復國之後,就必須和楚國斷交。”

曹、衛兩國的國君本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現在非但不用死,還可以復國,頓時大喜過望,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重耳的要求。

隨後,曹、衛復國,並立刻寫信給楚成王。

在沒拆信之前,楚成王還以為這是曹、衛兩國國君寫來的感謝信呢,可開啟一看,卻是與楚國斷交的宣告。

這一下可把楚成王氣得夠嗆,命令前線大軍繼續攻城,爭取早日滅掉宋國。

在重耳看來,策反曹、衛的行為,可算是佔了楚國的大便宜,這個時候出兵恰其時也,於是便命令大軍開拔,到前線與楚軍對峙。

可當晉軍來到前線之後,重耳又有些擔心了。原因也不難猜,還是因為楚國太強了。

但軍隊已經到了,總不能一仗不打就撤退吧,這種影響比不敢出兵還惡劣。

於是重耳又想出了一個妙招:他聲稱,在自己流亡的那些年月裡,曾經受到了楚成王的優待,現在雙方雖然互為對頭,但自己是一個有恩必報的人。

說完這番話之後,重耳命令晉軍後撤九十里,以示對楚成王的尊重,並當眾表示,如果楚成王不想讓晉楚兩家翻臉,就應該立刻罷兵;如果楚成王執迷不悟,那就請過來交戰吧!

按照春秋時期的路程換算,三十里等於一“舍”,後退九十里,就是後退三“舍”,成語“退避三舍”就來源於此。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重耳這種做法,可真是夠機靈的。

面對強大的楚軍,後退一些,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戰場,本是無可厚非的。

可如果一仗不打就直接後退,哪怕是尋找優勢地形,也未免會令人喪氣。

所以,這種以報恩為名、破局為實的做法,等於是把皮球踢到了楚國一方。

就好像在當初齊楚對壘時,管仲先行率軍後撤,你楚國要是真想打一仗,那麼就請過來;要是不想打,就請你回去。

重耳的想法,應該也是這樣的。

可重耳只算到了自己一方的情況,卻沒算到楚國那邊的情況。

當初和管仲對壘的,是楚國名臣屈完(有一種說法認為,屈完是屈原的先祖);而與重耳對壘的,卻是楚國軍方的鷹派代表成得臣、鬥勃。

在利用曹、衛兩國戲耍楚國的時候,成得臣就一直很不爽,認為重耳這傢伙不是東西,找到機會非要好好收拾他一頓。

所以當晉軍退避三舍之後,成得臣立刻率軍追趕。

這種做法其實不太明智,因為晉軍所謂的“退避三舍”,並不是真退九十里,而是找到更適合己方發揮的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成得臣一旦追擊,勢必將陷入不利於自己的戰場中。

可我們也得說明,楚國在曹、衛問題上被晉國暗算了一次,如果不想辦法找回這個場子,外界會普遍預設楚國失敗,正如當初管仲撤軍之後,屈完同樣撤軍一樣。

人家都後撤了,你還不敢追,看來你也害怕對方嘛。

這真是很有趣,當初齊國不敢和楚國打,所以有人說齊桓公這個霸主有水分;而楚國不敢和齊國打,又有人說楚國懼怕齊國。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向後世的讀者證明,所以成得臣無視了己方可能面臨的困難,選擇了率軍追擊。

追過去的結果很慘,楚軍中了埋伏,被打得大敗,成得臣僥倖逃得性命,後又因羞愧而自盡。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

取勝之後,重耳立刻召開盟會,中原諸侯國盡皆擺脫楚國的控制選擇參會,周襄王居然也親自出席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齊桓公雖然是春秋首霸,又東征西討地露了大臉,但含金量顯然不如晉文公重耳這個霸主,畢竟人家有天子親自捧場。

到目前為止,重耳的事業達到了輝煌的頂點,可這個時候的重耳,也已經六十二歲了。

先拉盟友、後使離間計,為打贏城濮之戰,重耳費了多少心思?